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凤穿牡丹显东方风韵,一针一线扬传统文化

来源:苏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夏平平

苏州8月5日电(通讯员周可婕 夏平平)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旗袍文化全面复苏,西方人发现了旗袍的惊喜,逐渐开始关注旗袍的设计。只要旗袍一出现,中国味道就一蹴而就地浓烈起来。旗袍尽显东方神韵,一针一线都弘扬着中华传统文化。

2022年暑假,苏州大学“元气之旅”实践团队走进苏州,前往凤禧文化艺术中心,以“显东方神韵,扬传统文化”为主题,以“传统服饰文化底蕴”为抓手,记录旗袍这一中华民族艺术瑰宝的发展与传承。文化弘扬,青年当先,团队成员希望在党的二十大来临之际,以服饰文化放飞中国梦的青春梦想,释放艺术独有的魅力。

团队成员对凤禧文化艺术中心负责人胡经理进行了采访,她说凤禧旗袍以中国深厚的民族底蕴为基础,糅合了西方宫廷艺术,将古典和现代美学完美统一,旗袍是中国的艺术,凭借着悠久的旗袍文化,中国也应当有中国的文化自信。

团队成员观摩了制作旗袍的基本流程,并亲自参与制作旗袍装饰。亲身经历让团队成员们感悟到制作旗袍的传统手艺的不易。在文化中心负责人胡总的带领下,团队一行人来到工艺橱窗区,玻璃墙后面,坐着一位男士脚踏缝纫机,快速地在布料上下针。胡总带着一丝玩笑的语气告诉团队成员:“传统我们都称呼从事旗袍针织行业的师傅为‘绣娘’,但我们今天看到的这一位只能是‘绣郎’了。”她玩笑的语气中饱含了遗憾与忧虑。“虽然旗袍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深受国家关注与支持,但是愿意从事这一行的‘绣娘’与‘绣郎’还是越来越少。”胡经理表示。

进入缝纫区域,团队有幸与那一位绣郎进行了简单的采访。他告诉团队,接待外宾时,在为他们量身裁体后,做出的旗袍令每位外宾都啧啧称赞,那是他心中的高光时刻。因为他凭着自己的手艺,让外国人了解到中国传统的服饰文化,弘扬了中华文化,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虽然手艺传承的现状令团队成员忧心,但是他的乐观自信以及对自己事业的热爱深深打动了团队成员们的心灵。一盏灯、一幅针线、一双手,年复一年在柔软金贵的布匹绸缎上用双手绣出中华民族自己的图案故事。他的双眼微笑地看着团队成员们,平和的眼睛中诉说着对旗袍事业的热爱与对手艺传承的坚持。

除了亲身尝试脚踩式缝纫机以外,团队成员还在绣娘的教导下,学习制作手工盘扣和旗袍上的珠绣。

“绣娘的手轻轻覆在我的手背上,我能感受到她手心、指尖一层坚硬的老茧,在这一刻,我深深为她高超的手艺以及这手艺背后夜以继日的辛苦练习而折服、感动。”尝试制作盘扣的成员杨雨洁如此表示。

团队成员还注意到凤禧文化艺术中心处处充溢着红色元素。那是制作旗袍的老师傅用绫罗绸缎一针一线绣出的五颗红心,还有“红船精神”等字样。问及此,负责人解释到,凤禧旗袍正是以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为基础,而弘扬中国文化,宣传中国精神,无论如何都不能忘了听党话,跟党走。凤禧旗袍以艺术独有的魅力鼓舞着团队成员坚守初心,不忘使命。

参观结束,手艺人们传承的故事镌刻在团队成员的心底。团队也决心以青年学生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来推广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经理许可下,团队成员夏平平开始对凤禧文化艺术中心展馆开展网络直播行动。希望能够借助互联网媒体平台让更多的人关注旗袍文化、关注旗袍绣制的手艺传承。功夫不负有心人,本场直播共获得6.8万点赞量,收获了208个火苗,浏览量达到798次。夏平平表示:“我们团队的直播助旅活动在前两次经验累积下,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此前两次的直播尤其是这一次的直播实践给了团队所有成员极大的鼓励和信心,让元气之旅实践团队有底气以此为跳板,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为助力弘扬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

本次直播实践也得到凤禧负责人胡总的支持与赞赏。“旗袍手艺传承确实面临很多困境,我们中心也一直在寻找进一步弘扬的方法,苏大的学子一来,就给我们带来了直播推广的好办法!”凤禧文化艺术中心胡总这样表示。她赞扬道,团队成员的表现让她很难相信这是团队在直播助旅上的初期尝试。“看到你们青年一代能够这样扎根到基层生活中,用自身本领和青年人敢于创新敢于尝试的特质,来助力乡村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非常欣慰。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正是需要你们青年一代来做贡献!”她表示,希望能有更多有志青年能够投身到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来,坚守文化自信,以青年人活跃的思维与创造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国人乃至世界都瞩目于璀璨的旗袍文化。

未来,元气之旅实践团队仍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在实践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中发现并解决实际问题。在中共二十大到来之际,为传统文化弘扬传承、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出来自青年人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966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湖北学子三下乡:互联网下乡,助力乡村振兴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乡村振兴对于推动社会均衡发展,建设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高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是新时代农村发展新动力……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汉川湾潭乡,探索农产品新模式

中国武汉7月8日电(通讯员敖嘉慧)在中国这么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减缓,城市的经济发展已经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了扩大内部需…… Echo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青年力量越来越活
红色旅游常游常新,青年力量越来越活2018年12月,山阳县小河口镇袁家沟革命旧址被商洛市列为市级国防教育基地。红色,是袁家沟口村的名片。站在村口高大的门楼下,远远就可以看到崭新巍峨的袁家沟党性教育基地…
继革命精神
1988年7月25日,商洛地委行署在王柏栋烈士牺牲50周年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党和政府在中共商洛工委旧址——王柏栋烈士故居修建了纪念展馆,并确定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
旗袍新发展,工旅新传承
苏州8月5日电(通讯员许雨萱丁瑜玮)为探寻常熟凤禧旗袍的产业发展,推动凤禧特色工业文化旅游,苏州大学“元气之旅”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0日前往江苏省常熟市虞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展开实地调研,探寻凤禧旗袍的…
弘扬红色基因,继革命精神
1988年7月25日,商洛地委行署在王柏栋烈士牺牲50周年隆重举行了纪念大会。2011年,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际,党和政府在中共商洛工委旧址——王柏栋烈士故居修建了纪念展馆,并确定为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
播种阳光
我看到了风的脚步于是在这田野中寻找我张开了双手便拥抱了风我听到了光的踪迹于是踏进入深林追寻我们携手同行便播种了光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大多数都是教师讲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学习…
古味今承,新奇体验———2022在泰安泰山娃食品有限公司的暑期社会实践
2022年8月1日至3日,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耿业飞,前往泰安泰山娃食品有限公司进行了2022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完成了为期三天的个人志愿实践活动。在8月1日至8月2日两天内,在泰安泰山娃食品有限公司的工厂内…
走进新农村
6月15日至6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成都市双流区古佛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月15日上午8点“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目的地古佛村,来到这里后感受到了新农村…
走进新农村的日常生活
走进新农村的日常生活6月15日至6月18日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在成都市双流区古佛村开展了为期3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6月15日上午8点“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前往目的地古佛村,来到…
寻访斗争旧址
为追随红三军的革命足迹,重温那段峥嵘岁月,领略革命初期艰辛曲折,动科学院赴陕西商洛红旅文化调研团的队员们前往红三军肃反斗争旧址参观学习。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由于“左”倾错误路线的影…
青铜文化
从岷江上游随波飘下,穿越“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的传说,于富饶的天府平原一隅——四川广汉暂驻,追寻古蜀独特而璀璨青铜文明的踪迹。在三星堆出土的众多青铜面具中,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要算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