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红星不灭,精神永存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田双嘉

党史学习活动——红星不灭,精神永存

2022年8月4日,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星不灭,精神永存”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疫情的影响下以原定的线下集体的形式更改为线上分工协作的形式来完成的。虽然小组成员不能及时地联系彼此,但每位同学都有着极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素养,又快又好地完成了这次特殊的社会实践任务。

在此期间,小组成员就近参观了当地的红色文化中心或者先烈的纪念馆,同时响应了国家的号召,积极投入到抗疫的队伍中来,为当地的抗疫贡献了自己微薄的一份力;最后一天小组成员在线上浏览了红色网站,如中国共产党员网(www.12371.cn)以及社会观察网(www.588110.com)等,在此期间小组成员确确实实收获了以往都不曾了解的知识。这三天小组成员采取线上线下轮动,讨论发表感悟等形式,重温了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的传奇经历。

第一天,小组成员们驱车前往南阳的唐河革命纪念馆。出生在新时代的小组成员们知道那段峥嵘岁月,也从老一辈人口中得知那段一穷二白但人人锐意进取、破旧立新的光辉岁月。直到今天,小组成员们再一次近距离地走近了记录了那一段历史的地方。古人有云:“温故而知新”,确实是这样的。当小组成员们再一次走近它时,小组成员们又发现了小组成员们不曾了解到的光辉历史和高大的品格。

唐河革命纪念馆正如其名,是在唐河解放64周年落成的纪念解放的建筑。它的附近便是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冯友兰的纪念馆,南面有着湿地,树木郁郁葱葱,人不算多,尽显安谧祥和。广场上有着象征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大型烈士群雕像,生动逼真,栩栩如生。上面伫立着的伟岸,意气风发的革命者,下面正是记录他们不朽事迹的“永远的丰碑”。小组成员们看着那些英雄们的生平,短短的几句话,说尽了一个人的一生,却也说不尽一个人的一生,历史书没有写下他们的名字,但是史册里他们的事迹永远熠熠生辉。

疫情当前,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十几亿人都是这场战斗的战士,小组成员们作为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星银队实践小组的成员,有责任也有义务以抗疫者身份投身于这场战斗中来。为祖国早日回归正常秩序做出努力。

由于小组成员们加入的地方老年人比例较高,在目前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有很大一部分老年人是无法及时跟上科技进步的步伐的,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小组成员们一定要帮助老年人,苦留给自己,把方便留给他人。小组成员们为老年人解决手机操作问题以及未携带身份证的问题,也贴心地为未戴口罩的人准备好了口罩。一天下来,小组成员们累得腰酸背痛,试想一下小组成员们仅做了一天就如此,那那些时刻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呢,他们肯定更加劳累辛苦。所以借此机会所有的小组成员想为广大的医护人员表达全体小组成员最深的敬意。

疫情当下,稳住心态,不做谣言的“制造者、信任者和传播者”。为清朗、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而出力营造,以党为中心,听党话跟党走。小组成员相信属于小组成员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就在前方!

在实践的最后一天,小组成员将党史学习作为本次实践的最后一项,这一天小组成员采访了于老。出乎小组成员意料的是,小组成员本以为老一辈的党员都是不苟言笑,雷厉风行的人,而于老却是充满活力,热情的同志。

当小组成员叩响他的家门时,小组成员看见有一块“光荣之家”的荣誉牌笔挺地站立在门楣之上。原来于老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老党员,还当过人民子弟兵。这让小组成员更加敬佩,同时小组成员也更加紧张,小组成员在想,如此一位老一辈革命同志,会不会觉得小组成员的采访仅仅是走形式而拒绝接受呢。正当小组成员犹豫之时,于老开开了门,不同于小组成员印象中老同志的面貌,小组成员见到的是一位精神矍铄,热情的老人。他牵着小组成员的手,把小组成员领进了客厅。先开始小组成员局促不安,慢慢的,随着采访的进行,小组成员们也放下心来。对于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他一定是有问必答,而且还讲述了年轻时做过的事情。小组成员都震惊于他能把抗险救灾说的如此轻描淡写,在小组成员心中,这种事情是人生中能宣传一辈子的事情。疑惑之中,于老深情地对小组成员说:“咱们入党啊,不能逐利不能贪名,老老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也正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了于老当时入党的动机,于老年轻时就是想把国家建设起来,让人民过上好日子。”当时于老的眼中闪着光,小组成员仿佛又看见了一位充满斗志的中华好儿郎正撸起袖子,用力砸出来了如今繁荣富强的国家。这次,换小组成员热泪盈眶了。

当小组成员走出“红色小屋”时,于老嘱咐小组成员一定要好好学习,未来建设出更加繁荣富强的中国,小组成员记住了,同时,青年人不会让他,和老一辈的革命家失望的。将来属于小组成员,小组成员要把它建造成绚丽夺目,独一无二的时代。诸生共勉!

(撰稿人: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红星不灭,精神永存”社会实践团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1091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广海学子三下乡——大手牵小手 红色文化进课堂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讲好井冈革命精神,赓续红色文化血脉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千里赴井冈,共铸旗帜魂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追赤仰望队|千里赴井冈 筑牢新时代青年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重温峥嵘岁月 寻红军印迹点亮教育航灯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燎原星星之火 筑牢红色井冈情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传承井冈精神 谱写时代新章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最新发布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为何选择“躺平”及其产生的背景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为何选择“躺平”及其产生的背景年轻人的“躺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年度热词和社会热点,绝非偶然因素所致,它象征着社会心态和文化价值观正跟随社会变迁而悄然改变,…
中药材知识拓展三
由于采收的时间性对药材本身的质量、疗效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自古以来我国的医学家和人民群众都强调采药季节的重要性。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指出:“夫药采取,不知时节,虽有药名,终无药实,故不依时采…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躺平”产生的原因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当代大学生“躺平”产生的原因年轻人的“躺平”能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年度热词和社会热点,绝非偶然因素所致,它象征着社会心态和文化价值观正跟随社会变迁而悄然改变,“躺平”流行…
泰顺廊桥,中国遗梦——温州大学拾线实践队探寻世遗泰顺廊桥
经过昨天一天的录制,访谈和体验。我印象里刻板的木偶形象,晦涩的木偶表演内容和方言也不复存在。提线木偶变成了有趣生动的,我愿意主动讲述给他人听,介绍给他人的一种文化。当我真切的看到听到感受到,参…
湘潭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寻访红色足迹 学习先辈光荣事迹”活动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培养“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青年学子,同时宣传家乡的红色文化,让湘乡龙洞镇的红色文化走深,走广,走远,进一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持续巩固深化“…
武汉学子三下乡:红色故事传新篇
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在他们真诚、好奇的目光注视下,我将红色故事娓娓道来……2022年7月23日,是曾都区府河镇“希望家园”暨武汉理工大学“红心筑梦”成长助航暑期实践活动开始上课的第一天。武汉理工大学…
咨询农业单位 了解粮食信息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粮食安全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为进一步了解粮食有关问题,2022年8月19日,南京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粮食质量安全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徐桥镇…
武汉学子三下乡: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
8月1日,武汉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红心筑梦”暑期实践队在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府河镇开展暑期托管班上,为随州府河的留守儿童讲述红色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实践队…
于彩虹的尽头期待美好
三岁前我于农村长大,三岁后我年年回到乡村,但从未真正了解过乡村,乡村究竟是何种模样,我仍是没有看透,但我想并非仅仅是单调的自建房和房前屋后的田野与菜地。伴随着一个月的支教的结束,乘上巴士踏上归…
请守护他们的炬火 ——关于2022年暑假阳新支教
鲁迅先生曾有一句话:“不必听自暴自弃者之流的话,只是向上走,有一分热便发一分光,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那唯一的光。”我想,在支教的一个月里,我们就是那些孩子们的炬火,至少在我看来是的。在六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