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团一大遗址,传承红色精神
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党史教育基地是发展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载体。2022年7月,常州大学机械与轨道交通学院、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新”火燎原队队员们来到了团一大纪念馆,了解历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
岭南元素再现东园神韵
团一大纪念馆的外观设计通过提取、意向化复现东园门楼形象,融入东园记忆,唤醒历史文脉。
纪念馆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以岭南园林式布局,巧妙提取庭院空间关系,打造多重轴线和灵动的节点空间,回字形庭院结合文化长廊串联四大展厅,环环相扣。
建筑设计以再现百年东园神韵为主题,简约干练的设计也映射出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活力。在尊重、保护革命老城区城市肌理脉络的前提下,溯源中国共青团百年历史与未来展望。纪念馆内采用顺时针的参观动线,契合观展舒适性感受,动静结合、疏密有致的安排有效引导参观人流。
红色木棉、小叶细榕、白兰、荔枝是具有浓厚岭南特色的花卉乔木,纪念馆还巧用“英雄花”等广州元素点缀其中,进一步提升了展览的观赏舒适度与亲切感,队员们肃然起敬的同时,心中更添平和之感。
丰富馆藏展现百年青运历程
团一大纪念馆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南路与东园横路交界处,其紧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主题,地上地下共有约1200平方米的展览面积,展示了党亲手缔造共青团、指导共青团创建的历程,其中包括有200余幅图片、70余件实物、6组雕塑以及10余个历史视频等,如实反映团的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和重要会议,展示了党缔造青年团和指导青年团的历程。
主题展览从序厅的浮雕开启。纪念馆基本陈列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建历史陈列”,纪念馆一楼的陈列品集中展示了广州市团委近40年来开展团一大历史研究、青年运动史研究以及海内外寻档成果,其中包括团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会议记录(复制件),团一大代表俞秀松的铁床、团一大代表叶纫芳的钱包和眼镜、向秀丽烈士的入团申请书等馆藏。纪念馆负一楼以竹棚为“原点”,采用场景重现的方式追溯团一大代表和团一届中央执委会成员的初心使命。
进入团一大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省港大罢工纪念碑,队员们纷纷站在纪念碑前了解该次历史事件。“每个人心中都应该有一座纪念碑,铭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路,照亮未来前行的道路。”唯有传承先烈风骨,才能挺起民族的脊梁;唯有铭记先烈遗志,才有更加光明的未来。
省港大罢工是反抗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政治大罢工,它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和奋斗精神,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了解到纪念碑背后的故事,队友们在纪念碑前深深鞠躬,表达对前辈们的敬仰之情。
进入馆内,解说员就省港大罢工事件进行了详细介绍,队员们也明白了这次事件的具体背景与历史意义。震惊中外的省港罢工事件将深厚的爱国反帝情怀投入中华民族抗争的潮流中,写下了壮丽的诗篇。
沿着纪念馆的长廊队员们依次认识了中华总工会第一届委员和英雄领袖。
紧接着大家跟随着解说员来到了二楼,不曾想二楼的展厅更是别有洞天,一进门所有人就被展柜里陈列的旧物所吸引。
看到这些保存完好的旧物队员们不禁纷纷惊叹。队员们认真听了讲解员的讲解,意识到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见证着英烈们不屈不饶的革命精神,他们的英名如他们为之献身的这片大地一样不朽,于是心中涌起一股对烈士们的敬意。
随后,解说员向队员们详细讲解了省港大罢工的历史性意义与中外反响。
省港大罢工毋庸置疑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最沉重最成功的一笔,无数的革命烈士为此付出了生命,但这些英雄们将永远留在人们心里。他们的英名与事业,将以国家的名义、以人民的名义,被永远铭记与传承。
接力奋斗续写历史荣光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进入新时代,青年一代对红色基因的传承,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命运,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
在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之际,在当今社会党情、国情、世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作为新时代的有志青年,他们深切感受到自身的历史使命和肩上职责,也在此次广州东园的社会实践中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希望队员们在红色之旅中,回顾团走过的不平凡历程,在红色教育中振奋精神,以党的优良传统为旗帜,以党的宗旨为使命,凝心聚力为人民群众谋幸福。
对于他们来说,这次红色之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旅游,也不是一项简单的活动,他们所看到每一件革命先辈用过的物品,听到讲解员讲述的每一个革命故事,都深深地让他们感动、震撼。作为革命的后继者,他们要把此次广州东园红色之旅作为提升自我的一个新起点,在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红色革命的精神与传统,在思想上坚定政治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9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