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系 作者:青锋·弘缘志愿服

一个充满茶香的山庄展现在我们眼前。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恩施玉露及其制作技艺已经有342年的历史了,经历了数代人的传承和发展。随着现代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这一古老的传统工艺得到了丰富和补充,7月15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弘缘志愿服务队来到恩施市花枝山庄恩施玉露非遗传承体验馆。在负责人的带领下,仔细观看茶叶的生产工艺,了解生产流程,并详细询问一些技术质量问题。通过与传承人的对话,了解茶叶的生产技术、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队员们也从中学到了传承人身上的精神,也感受到了传承的不易。

民族文化不断发展

团队队员跟随负责人参观现场,了解玉露的历史、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非遗传承体验馆分为两层,加工和制作井井有条,没有花哨的装饰,也没有繁杂的工序。一楼是参观和生产车间,整个车间是一个透明的生产车间,可以随时参观生产过程中的任何环节,车间里每一流程就有工作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时刻观察整条生产线的运行情况。

能让参观的人任意查看生产情况,说明他们的品质是有保障的,负责人向队员们介绍了生产流程,负责人说:“现在科技的发展让生产线越来越快,我们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生产领域都被工厂化流水线代替了,所需要的工人也逐渐地减少。不仅提高了效率,还能比人工更加细致,减轻了劳动强度,而且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节约了原材料,降低了成本。科技进步很快,人类也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发现新的东西,不断的创新。我也认为创新是发展的前提,只有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才能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占据上风。

二楼则是茶艺室和传承人平时工作的地方,里面放着几张桌子和椅子,可以一边喝茶,一边聊天。每一个茶杯上都画着五颜六色的花鸟图案,充满了国画的味道,充满了时代的气息,看着看着,就让人浮想联翩。恩施玉露的每一步的制作技艺也都在此展现,传承人们拿着加工好的茶叶,再进行精致地制作,用流传下来的制作技艺做好恩施玉露。现在的制作工艺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选择范围也越来越大。

图为恩施玉露传承人指导团队队员如何泡茶。

社会发展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承

据队员了解,恩施玉露的传承人已经发展到了第11代了,他们秉承着祖辈们几百年前的理念,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不断地将自己的创意融入到自己的创意之中,将自己的技艺发扬光大。如果每一种文化都能够找到合适的位置,那么就会永远地流传下去。

团队队员采访了国家级传承人杨胜伟老师,他说:“恩施玉露已经发展有342年的历史了,原本不叫恩施玉露,很多原因是一代代地发展越来越好,玉露茶也跟着慢慢发展。”茶文化的发展也跟着时代一步步前进。泡茶也是茶文化的一种,会做茶的更会泡茶,队员们邀请到传承人指导团队队员如何泡茶。备具、洁具、赏茶、投茶、洗茶、泡茶,每一步都信手拈来。现在的社会发展也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将茶文化完完整整的保存了下来。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传递的越来越快,恩施玉露也被更多的人所了解,网络技术的通讯发达,也对传承这些民族文化和非遗技艺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传承人说:“一代代的传承人越来越多,向恩施玉露这种非遗文化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去了解、学习。”一门手艺能经过时间的洗礼,成为一种文化遗产并不容易,必须有人来传承,而且要做得好、做细、做实。在这些传统技艺的背后,蕴涵着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这也是工匠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团队队员通过传承人了解到,每一位传承人在背后付出了许多,这是中国传统技艺文化中不朽的智慧,应该被更多的人看到,被中国人传承下去。队员们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很多年轻人来这里,现在来的一般都是对茶文化有所了解的,而年轻人很多对这个不感兴趣,也没多少人为了茶愿意跑这么远的地方。

图为团队队员采访恩施玉露传承人杨胜伟老师。

队员们也针对这个问题与负责人探讨 。为推进大学生助力民族发展,学习非遗文化,队员们与恩施花枝玉露非遗传承体验馆共建实践教育基地。将花枝体验馆作为大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将非遗文化宣传下去,将茶文化发扬出去,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当地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的意识。基地负责人说,“有大学生在这里实践,这对保护,传承这种文化是很有意义的!”

图为团队队员与恩施花枝玉露非遗传承体验馆共建实践教育基地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85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人世“摆”态实践队社会实践感言

两会落幕不久,“地摊经济”迅速走红,引发社会关注。“地摊经济”可增加就业岗位,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是人间的“烟火”,是中国的生机。作为人世“摆”态实践队的一员,能在疫情的大…… 机191-2毛鹏辉 烟台大学j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感言

为响应烟台大学机电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人世“摆”态实践队毛鹏辉在2020年7月30日前往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北城国际街道进行地摊经济的调查,发现地摊经济兴起带来的问题并积…… 毛鹏辉 烟台大学j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人世“摆”态实践队赴菏泽地区调查地摊经济的发展情况

由于受疫情及全球经济整体不景气的影响,中央在积极引导发展夜市经济和地摊经济,各地的夜市夜游等夜消费项目或恢复开放或延长营业时间,地摊经济持续发力。为了调查地摊经济发展中存在…… 毛鹏辉 烟台大学j机电汽车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开展队内第二轮试讲

(通讯员杨纯吴曼妮)为提升实习教师教学能力,夯实课堂教学基础,4月8日至9日,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初中部成员于同升…

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3月份顺利开展兴趣课堂活动

2025年3月,山东大学学生唐仲英爱心社在济南市历城区实验小学、天桥区泺口服装城和历下区东关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顺利开展了…

撕下标签,做不被定义的她

本次妇女节线下活动以“撕下定义标签”为主题,聚焦大学生群体,旨在打破性别刻板印象,重新定义自我角色,展现女性多元魅力…

湖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实习队参与管理学校地震疏

2025年4月9日下午5点,长郡双语实验中学开展了一场紧张有序的地震疏散演练,旨在进一步规范地震逃生举措,拓展师生地震自救知…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最新发布

湖北学子三下乡:秉承祖先智慧,传播华夏文明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几代人传播下来的智慧与瑰宝,目前国家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重视,近几年来由于疫情等一系列原因,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从人们眼中消失,为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7月10日,湖北汽车工业…
青春志愿行,快乐七彩假期
2022年7月1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本禹志愿服务队“阿凡提”暑期志愿服务小分队到十堰市袁家沟桥社区进行“七彩假期”主题关爱互助志愿服务活动。此次爱心志愿支教服务不仅仅是爱心的奉献,更是一次…
非遗印象实践队:非遗技艺,纸上生花
为更好地了解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储运与建筑工程学院非遗印象实践队成员夏依依于8月19日前往安徽省巢湖市黄麓镇开展实地调研,拜访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纸…
湖北学子三下乡:进驻孤山村,探索帮扶模式
点对点帮扶能够凝聚帮扶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了解点对点帮扶模式,7月4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调研团来到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对口帮扶站点孤山…
湖北学子三下乡:乡村要振兴,互联网来助力
为了解”淘宝小镇“下营村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7月4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调研团走进并深入了解下营村。调研团成员通过参观和当地村民的介绍,了解到当地产业主…
湖北学子三下乡:户外的时光也很美好
透亮又温柔的光,照进了热烈的夏天。大自然的美好如期而至,7月12日,我与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青锋丶弘缘服务队一起带领学生们开展“阳光一小时”的主题活动。在学习之余放松心境,并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爱…
关爱老人健康,促进用药安全
老年人患病特点老年人由于组织器官老化和生理功能减退,容易罹患多种慢性疾病,疾病的种类及患病时的临床表现特点都明显不同于中、青年人。老年人患病有以下特点。(1)起病隐匿老年人症状和体征往往表现不…
湖北学子三下乡:了解七夕文化,寻根乡村振兴
为深入探索“淘宝小镇”下营村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模式,7月3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仲夏村镇行,文化梦之旅”社会实践调研团来到下营村进行实地调研。调研团通过采访企业带头人、聆听工作人员介绍、参观工作…
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开展“拾红色记忆,延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师范学院开展“拾红色记忆,延革命精神”暑期社会实践活动7月22日至8月2日,师范学院“拾红色记忆,延革命精神”实践团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由团队成员分别前往常熟、常州、苏州、盐城、驻马店等城市当地…
碳索未来团队实力书写创业故事——碳捕集分离与利用复合材料
碳索未来团队实力书写创业故事——碳捕集分离与利用复合材料“青年要敢于做先锋,而不做过客、当看客,让创新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创业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让青春年华在为国家、为人民的奉献中焕发出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