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我与青山两相惜,共养牛羊换千金 | 新场村养羊大户郑启明专访

来源:湘潭大学 作者:三翼·青媒融媒体

(指导老师:龚鑫 张瑜,通讯员:王毅龙 黄俊力)

红日初升,万物灵眸微张,远山在薄暮中醒来。此刻,调研小组正乘车跨越一座座山头,前往养羊大户郑启明的羊场。

山路盘旋蜿蜒,纵深推进山谷,起伏跌宕的道路两侧是稀稀落落的村庄。一间平房落在山坡下,这是郑启明的家,在巨石深山之中寻找这样一方平地建屋并不容易,唯有依山而建,傍山而生。

(图为山脚下牧羊群)

谈到山,郑启明有着难以言说的情感。他的羊场,他的家,他的一切皆向背后的大山索取。他将羊场悬建在山坡上,令羊儿们恣意生长,羊粪随意从松柏木棚的缝隙渗下,滋润着树木丛草。牲畜雄壮,百草丰茂,自然与人和谐共生,这是他从祖辈里学到的生活智慧。

(图为团队成员于羊圈中采访郑启明)

郑启明似乎拥有着一丝超脱市井的淡然,更有一种遇事冷静的定力。他说话总是平缓有力,遇事也从不慌张,在二十多年的养羊历程里,大大小小的危机没有打败过他,餐风宿露,栉风沐雨,已是家常便饭。即使是谈及在平常人眼中最难解决的病害问题,他也淡然说道:“病害方面不用太担心,因为我们防疫工作做得比较好。羊患病很难治愈,但关键是可以预防。打了疫苗,就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疫病大规模爆发。”

不过,唯有一件事情,让这个湘西汉子感到最为心痛,每当谈起,眼中总会噙着泪花。

湘西的冬天偶尔会有大雪,在这样的天气里,保暖和草料对于羊群来说是很重要的。在2008年,大雪连续数日,山中气温骤降,植被因久不见阳而逐渐凋零,羊群遇冷遭饿而日益虚弱。虽然郑启明及时搭建保暖温棚,解决了温度问题,但储备的干草却难以长久维持羊群生存。尽管他努力四处回收干玉米大豆等精饲料,却还是没能使得所有羊存活下来,近两百只羊因暴雪天气死亡。那一年,他损失惨重。

巨大的损失并没有令他一蹶不振,反而使他愈加强大。面对生活的磨难,他勇往直前,继续养殖,从选种羊、配种、给羊接种疫苗一步步做起。这一次,郑启明更加坚定,也更加有目标,不但加入了养殖合作社,和大家一起交流研究,养殖规模也不断扩大,至今为止他已养过4000余只羊、300多头猪、200多只牛,营造了一个属于他的养羊世界。

(图为团队成员与郑启明兄弟二人交谈)

关于合作社,郑启明并没有说太多。但在他不多的话语里,我们还是可以感知他对于这个组织的情感。作为合作社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郑启明说道:“加入合作社后,大家给了我很多帮助,比我‘单打独斗’要好得多”。在这个组织里,每个人都毫不保留地分享自己养殖经验,时常碰面交流,一起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有时外村的人会来拜访,询问养羊的诀窍,郑启明总会细心地教给他们。人们争相请教他的成功经验,他把传授经验看作是交朋友的机会,在心与心贴近的过程中予人生存之道,富裕之道。

当谈及未来的打算,郑启明的回答令人惊讶,他对小组成员说:“养殖这个产业,我做到五六十岁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个羊圈也是刚刚修建的,可以容纳五百多头羊,不用继续扩大规模,我们兄弟俩也打理不过来。除了羊以外,我想再养一些牛,之前的牛因为体型过大,经常从山上摔下来,这次我准备养本地的黄牛。牛和羊都可以一起放养到山上,非常方便。”郑启明对于富裕的理解不在于认为要赚得盆满钵满,更多的是应量力而行,在劳动中换取财富,一步步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

在晨光熹微之中,调研小组见证了郑启明平凡一日里最幸福的时刻。一双饱经风雨磨砺的手打开圈门,羊群伴随铜铃清脆的声响冲向广阔的山谷,主人轻轻吆喝着,身边的黄狗时刻保持机警,蹄与脚一齐踩在密布薄而利的石上,人和羊沿着延绵不绝的小路不紧不慢地前进,最终在高峡陡峰之下的古木苍藤之中淡淡地隐去身影。

(图为调研团与郑启明夫妇合影)

青山不语知人意,人爱青山永不休。郑启明不曾辜负大山对他的期望,和羊群一起年复一年地行走在深山巨谷之中。这条路上,穷冬烈风不曾吹散他的信念,数尺大雪未曾压倒他的身躯,他同每一个怀揣希望的追梦人一般,以不屈的信念构建自己的富裕世界,却时刻保持着难见之满足。他在盐井乡的一处小屋里同温顺的羊儿一齐入眠,伴着虫豸与微风的轻语,做着幸福的梦。

责任编辑:袁芊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5039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线上支教,真情不惧远距离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小的时候起,我便觉得老师这个职业非常神圣,对老师这一职业情有独钟。而在今年夏天,我有幸加入了邵阳学院“一起云支教”返家乡志愿服务团,开启我人生中第一次线上…
探访红色故地,传承红色基因
时光匆匆又匆匆,有时淡如清水,搁浅了略带浑浊的泥沙,随着时间,随着阳光,然后慢慢地蒸发,有时又宛如春风,带着几缕忧愁,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无法散去。2022年6月24日,我跟随邵阳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团来…
“青”听百年团史,共创美好未来
在七月下旬,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院的学生们组成“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宣讲服务团,以个人为单位,围绕团史以及共青团相关历史事件或重要人物事迹,以朗读音频的方式,宣讲普及共青团的相关知识。…
访雨花英烈,得星火相传
适逢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成立了“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并于7月上旬在南京开展了有关共青团的相关活动,志愿者们踏上了前往南京雨花台的追寻之旅。初见毛泽东主席…
传承团魂精神,争当时代楷模
近代以来,中国共青团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再历史舞台上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在青春的寒城中,共青团犹如一座灯塔,给予人希望和力量,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勇向上。“星火传递,筑梦丹…
山东大学(威海)“脑语心声”团队对话山东省中心医院
为改善脑机接口在智能陪护方面的使用状况,山东大学(威海)“脑语心声”调研团成员线下采访了山东省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院长李峰,就以脑机接口为基础的智慧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交流。首先,李院长介绍到…
回顾雨花精神,重温百年团史
“烈士何归野?神名入壮天。凡登花雨处,涕泪慨当年。”为了响应共青团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委员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开展的“星火传递,筑梦丹青”百年团史宣讲活动,2022年6月25日,…
团史课堂伴成长,红色精神萦心间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团、祖国、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7月15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组织的“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展开的第三项活动——“传递百年团史,激昂奋斗青春”团…
南泰学子三下乡:公益团史课堂
为了培养学生热爱团、祖国、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7月15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组织的“星火传递,筑梦丹青”团史普及宣讲服务团展开的第三项活动——“传递百年团史,激昂奋斗青春”团…
传承红色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7月15日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委员会和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团总支开展的“星火传递,筑梦丹青”百年团史宣讲活动火热进行中。本次活动针对培养学生热爱团、祖国、社会主义的家国情怀,通过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