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青春行普法,法治入人心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 作者:南顾笙烟

中国青年网六安7月16日电(通讯员 周雨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比,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相比,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近年来,大学生群体作为青年群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却频频发生法律纠纷问题,相关的法律意识较为薄弱。为了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2022年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法润人心实践队来到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法院展开实践。

在实践前期的准备中,法润人心实践队成员通过网络平台等了解相关信息,搜寻相关资料,并设计相对应的调查问卷。实践队队长召开线上会议,和实践队员互相讨论,最终确定实践地点为日照市东港区人民法院,并对任务进行分工,为后期实践活动开展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随后,实践队队长通过电话联系上人民法院的相关人员,协商活动的实践时间和实践内容。

6月29日下午,实践队员到达人民法院门口后,在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的情况下,由值班人员带领进入会议室。在会议室中,实践队员对法院的三位相关人员进行采访。首先,实践队员表示,希望可以通过“普法+法律援助”的形式,通过自己的力量,进行相关的普法活动,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李庭长对实践队员的想法表示支持和鼓励。但他同时也指出,社会实践普法实施困难,首先是因为大学生自己的法律知识存储不足,在普法的过程中很可能会出现普法方向错误,给予不了合适的解决方案等问题。其次是因为民法典冗杂,大学生难以快速摘抄其中的法律法规去解决实际问题。针对实践队员希望通过法律援助的形式提高法律意识的想法,李庭长表示,法律援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给予人民群众法律知识,提高群众法律意识,让群众能够知法懂法,通过法律维护自身的利益。狭义上是指法律知识有限,经济有限的群众在遇到法律纠纷时,聘请律师来为自己解决问题。目前,大学生群体本身的力量较为弱小。李庭长建议实践队员可以先从处理校园周围出现的法律问题开始,一步一步慢慢来。

图为实践队员对相关人员进行采访。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雨珊 摄

实践队员在与法院的王主任交谈中,了解到法院也会开展相关的法律宣传。第一是以案说法,对特殊案子做特殊解答,某个案子结束后,法院给双方当事人答疑解惑,解答案子中的法律问题,而且法院会隐去案件中的当事人信息,将案件以例子的形式,将案件涉及的法律条文以及法院裁判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传播出去。第二,针对类型化案件,法院定期通过新闻发布会线上线下的方式传播,例如2022年5月份的物业合同类纠纷案,法院邀请相关部门参与进来。第三,在网络平台展开宣传:中国裁判文书公开网、庭审公开网。第四、定期进入学校,社区,机关,企业,农村,通过进入地区,主动去宣传法律知识。这为实践队员开展活动宣传提供了想法。

在告别法院的三位代表人员之后,实践队员整理所得的相关资料,听取专业人士的建议,对原有的计划方案进行调整。因此,实践队员又继续进行调研,主要面对大学生,大学生家长,大学辅导员以及律师相关人群,采用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线下走访的形式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现状进行探究。调研结果发现,大多数大学生只顾及自己的学习,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关注,以消极的态度对待法律,更倾向于通过“人际关系”解决问题,缺乏践行法律行为的经历,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有过维权经历。部分大学生对法制现状缺乏信心,法律信仰不高,法律意识薄弱,才导致大学生群体频频出现诈骗、劳动纠纷、合同纠纷、意外伤害等法律纠纷。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中的主体力量,提高法律意识,树立法治观念,增强法律信仰,刻不容缓。法润人心实践队也将会一直行动下去。

图为实践队合影。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周雨珊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899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教育“双减”,培养良好习惯
曲阜师范大学“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于7月1日至7月15日通过线下形式在威海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而习惯的培养也是有关键期的,所以家长要从孩子…
“双减”政策下,如何有效安排孩子的时间?
“双减”政策下,父母应该把握家庭教育的一个个关键:陪伴。曲阜师范大学“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于7月1日至7月15日通过线下形式在威海继续开展调研活动。父母是最好的老师,陪伴是给孩子最…
【管理学院】法润人心,与法同行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6日电(通讯员:李娅兰)近百年来,大学生一直都担当着全社会的先锋角色,大学生们已经认识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为进一步了解大学生…
教育“双减”,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偷懒
教育“双减”,并不意味着家长可以偷懒“双减”政策的落地反而凸显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曲阜师范大学“双减育新才,童心向未来”实践调研团成员于7月1日至7月15日通过线下形式在威海继续开展调研活动。教育双…
西农机电农机调研——第四站:绥德、吴堡农业局
榆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及农业机械需求情况调研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等重点工作的意见,解决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与乡村各级、各类型用户需求不契合的现实问题,…
追寻“晋江经验”,探索“工匠精神”,我们一直在路上
2022年7月11日至15日,福建农林大学交通与土木工程学院赴泉州晋江市“晋江经验”发展成就观察实践队抵达福建晋江市开展以“弘扬晋江经验,争当工科匠人”为主题的观察实践活动。7月11日,公交直达,实践队来到安…
西农机电农机调研——第二、三站:深入合作社一线调研
榆林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以及农业机械需求情况调研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等重点工作的意见,解决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与乡村各级、各类型用户需求不契合的现实问题,…
【管理学院暑假社会实践】普法以明道——普法模式下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提升
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14日电(通讯员刘锦阳)法律意识是“人们尊重法律(尤其是现行的法律)及相关法律现象的意见和一般态度。它主要表现为人们透过明确自身权利义务来体现对法律的了解和掌握程度,通过探讨与分…
西农机电农机调研——第一站:陕西果业集团
为响应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等重点工作的意见,解决农业机械生产制造与乡村各级、各类型用户需求不契合的现实问题,进一步推动全域农业的发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
【管理学院】法润人心,知法普法
中国青年网日照7月16日电(通讯员:邱婷婷)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大学生群体中出现的法律纠纷问题不在少数,涉法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其涉及的法律范围也在不断扩大。为了进一步调研大学生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