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学子三下乡:探索革命老区中的奋斗精神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 作者:梁俊

长期以来,我国多省坚持土地粗放型利用模式,土地利用率低,有限土地资源未能投入生产严重束缚地方发展。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泉头村直面“土地资源紧缺与低效闲置并存”的现实问题。鉴于此,“E行朐邑”实践团响应时代的号召,积极投身于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到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泉头村学习,以期努力掌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和专业技能,通过学习其发展模式,振兴道路总结经验并加以推广,不断培育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加速我国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进程。 泉头村,隶属山东省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区。包括泉头、局子两个自然村,共411户,1267口人。全村耕地1191亩,土壤为淋溶褐土和页岩风化土,耕地以山岭、沟地居多,占60%以上,多数耕地土质肥沃,能引水灌溉,粮食产量较高。过去,以种植小麦、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为主。20世纪80年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果品生产。2006年以来,在临朐县烟草部门扶持下,开垦荒山荒坡,建成500多亩优质黄烟基地,年收入达140万元。 近年来,临朐县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泉头村立足生态禀赋,以“山水田园、乐活泉头”为定位,深挖乡愁元素,以闲置农房“三权分置”为抓手,主动融入齐鲁嵩山乡愁经济示范带,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走出了一条发展乡愁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子。 在嵩山生态旅游发展服务中心的引领下,强化优质山柿发展和管理模式的同时,大力倡导种植富硒佛手瓜和优质蜜桃,收入超千万元。同时,利用当地优越自然条件和水土资源,种植黄小米、黑小米、红豆、绿豆及优质高粱米,并进行特色加工。为全面促进农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基础,先后成立泉头村劳务合作社和鑫泉果蔬专业合作社,周密组织运营农副产品加工及销售,持续提高村民收入,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展览馆的桌面上,陈列着一本本封面老旧的书,这是泉头村的历史。乡裔远来,本自周礼兴替。龙溪东去,尽衍渤海余波。西周、春秋的礼乐文化孕育了这片古老土地的勃勃生机;泉头河水汩汩流淌,源远流长,日夜滋润着群山的醇厚子民。山水在这里相会,林泉在这里繁盛。 2021年,中国共产党百年诞辰之际,这片土地迸发出无限的激情。践行习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党员干部带领人民群众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将绿水青山变成诗画田园、宜居宜业的“甲天下”。为E行朐邑实践团成员们细心讲解泉头村的历史先辈们的传奇故事。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们。服务中心、社区和村居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夜以继日,不舍昼夜,用奋斗和忠诚谱写了富民强农的华丽篇章,在富裕百姓、造福百姓、普惠百姓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小康目标已经实现,在党中央的带领下,泉头村全体居民与党员干部携手共进,朝着第二个“一百年”目标奋进。落其实者思其树,引其流者怀其源。泉头村人民感恩党,始终跟党走,振兴泉头,振兴嵩山。 最后,团队成员与同行工作人员一同在泉头村记忆馆前合影留念,记录下这美好而有意义的旅程。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少年青春,是一笔财富,我们拥有青春便是追求理想最宝贵的财富,有信念,有追求,起点时有雄心壮志,成长中也会有失意迷茫,所以要有张开双臂迎接挫折的勇气。只有经过千锤百炼、披荆斩棘的学习过程,终点处才会金光灿烂。 坚持就是胜利,相信付出就有收获,因为“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这便是少年信念的力量。少年的理想已放飞,在彷徨与朝阳中成长,最终将拥有奔向美好未来的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78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武汉市老旧小区改造实践专项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面积大约在200多亿平方米,涉及上亿人口。大部分老旧小区存在着基础设施老化问题,给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这些缺乏活力、与现代城市面貌…… 包颖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洪山区住保局调研实践专行

目前我国老旧小区数量已达17万个,涉及居民达上亿人。大多数老旧小区都存在服务功能不全、配套设施不完善、长期缺少维护、难以满足居民较高质量生活需求等问题。在受到资金、区域位置、功…… 王楠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华农学子赴房管局开展交流访谈项目

近年来,老旧小区改造成为一项热点民生工程,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如何更好地实现改造目的、提升改造效果,明晰多元主体的利益关注点成为老旧小区改造的重点问题。2022年7月12日,公共管理学…… 张萍萍 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电商经济:促进乡村经济重生
品牌化是农特产品实现市场化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工具之一,同时也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阶段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预防规模性返贫的利器之一。在品牌消费、品质消费的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地方开始…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李亚男
今天是“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圈头村的第十三天,十三天,是我们这个团队社会实践的收尾,也是对这十几天以来我来到圈头村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总结。距离回家还有三天,我们在领导的指挥下,画村子里的东…
重师学子参加三下乡——实验之趣,科学之美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验之趣,科学之美“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彩虹桥吗?”7月13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于石柱土…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第十三天心得体会——管宇辰
又是早早起床的一天,五点起床的日子,好像一天比一天少了。半个月的社会实践,也马上要告一段落。早上依旧是坐着小三轮去画画地点,这次走了一条不一样的路,看着大片大片的玉米地,结伴的队员跟我介绍说,…
重师学子参加三下乡——镜中世界,精彩纷呈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镜中世界,精彩纷呈“同学们,你知道什么是万花筒吗?”7月13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于石柱土…
湖南工商大学“聚新汇红”团队赴毛简青故居进行实地调研
为实现地方红色文化资源的整理整合,助推地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整合,7月11日,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三下乡“聚新汇红”队伍来到毛简青烈士故居开展以“湖南省地方性红色文化整理整合与数字化传播研…
重师物电学子三下乡:神奇的气压
重庆学子“三下乡“:神奇的气压(通讯员黄静怡)2022年7月12日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组织一支志愿者服务团,前往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华溪村村委会儿童社会服务中心开展以“神奇的气压”为主题的2022年…
重师学子参加三下乡——黏土塑泥塑,童生创未来
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开展2022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黏土塑泥塑,童生创未来7月13日上午,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三下乡”实践活动服务团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开展趣味手工黏…
追寻平江红色足迹,数字赋能红色传承
为了解和推进平江红色文化整理整合现状和数字化传播,7月10日,湖南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新汇红”研究团队赴往岳阳平江红色基地开展暑期调研活动,旨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采访调研方式增加对平江红色…
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第十三天心得感悟——王许一诺
今天是我们绘美逐梦社会实践团队来到周村区北郊镇圈头村的第十三天,今晨,起了大雾,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给人一种清新雅致的感觉。虽然不真实,但感到很美,情绪很舒服。也许雾能够考验我们的感情。当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