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吴滩,韵味古街
——记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2017暑期“三下乡”“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之走访吴滩古镇
2017年7月14日下午3:30整,“青春飞扬,行在路上”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又出发了。虽是雨后初晴,下午的天气却不似早上那么温和,但炎炎烈日也减少不了志愿者们探索吴滩古街的热情。满怀期待的志愿者们踏上了探索古街文化的旅途。
吴滩古街,以“古”闻名,它经历了最开始的繁华,也经历了逐渐地衰败。踏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一排排木门房屋映入眼帘。在历史气息的环绕下,志愿者们结伴走进了这里。吴滩古镇东街74号的一个零食摊铺的老人,在这老街生活了一辈子,看着老街近年来所经历的沧桑变幻。根在哪里,人就在哪里。老人有一对儿女,都不在老街,只剩老人独自留在了这里,经营着小食铺。在老街古镇一陈旧的木屋里,堆满了刚扎好的扫帚。五位老人围坐在一起,其中一位老人说:古镇西街外的那条河边,已经新修了路,古镇许多旧房的住户都搬迁了,老街剩下的住户,已经不多了。
顺着东街尽头走,就是西街。一个朴实的理发店让志愿者们停下了脚步。理发店的店主是位82岁的老人,他自小就在古镇长大,从解放后开始学习剪发这门手艺,经营这家理发店已经50年了。临走前,来了一位年龄相当的老顾客,与老人熟络的打了个招呼,老人虽然已经步入耄耋之年,但他剃发时那专注的表情和熟练的手法,都无不彰显着老人对这一项记忆的热爱。对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坚持到底,这不只是为了物质利益,更是为了让自己的手艺可以造福他人。
老街的古朴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古”是带着历史气息的房屋,“朴”是人们这么多年依然驻守在老街,对老街不离不弃。这不仅是真实生活的写照,更是淳朴百姓对生活的执着。探索老街的文化,历史的印记呈现在眼前,古街的韵味留在每个志愿者的心中。
记者:陶佳祺 唐隆影 周倩
摄影:刘文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63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