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探寻千年茶文化,激发共富新动力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亮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汪婉楠 朱杰

探寻千年茶文化,激发共富新动力

——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从茶文化看共同富裕”暑期社会实践团非遗文化主题实践活动

最近热播的《梦华录》,剧中多次提及“茶”,茶具、茶艺方面也算基本遵从了宋代特色,文化气息浓厚,为观众展示了北宋饮茶的美学。中国的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见于寻常百姓家,又凝结着华夏的文雅,更折射出中国人沉静稳重、以德服人的待人之道。同时,茶作为我国非遗体系中特殊的文化要素不仅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更在新时代迸发出更多的生机与价值,非遗茶文化作为相关文化产业的内涵灵魂,支撑和驱动着“茶”品牌建构和可持续发展,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方面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深入切身体会茶文化,感受“茶”在共同富裕、乡村振兴方面的推动作用,体悟“一带一路”中的非遗茶文化及其所彰显的文化自信,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暑期社会实践团第二小组与6月28日上午九点半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开展以“探寻千年茶文化,挖掘共富源动力”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一代茶文化,传承“中和”君子品格。

本次实践活动中,小组成员前往中国茶叶博物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馆中的《中华文化展》由茶史、茶萃、茶事、茶具和茶俗五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内容组成,从不同角度对茶文化进行诠释。小组成员们参观了茶史馆,其以茶文化的发展为主线,重点突出唐代宫廷茶文化、宋代世俗茶文化等几大亮点。在参观过程中,生动且详细的介绍,让小组成员们更加细致的了解到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从“点茶”“茶百戏”“斗茶”“茶点”“茶器”和“团茶、散茶”这六点来窥看宋代的饮茶生活,都处处皆是美学讲究。除此之外,茶的精神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贴合现代人的生活,中国人性格像茶,总是清醒、理智地看待世界,不卑不亢,执着持久,强调人与人相助相依,在友好、和睦的气氛下共同进步。其中蕴含着中庸之道,以德服人,谦逊平和,不骄不躁的君子品格,凝聚着“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国人们也自然而然养成了宽容谦逊,至善至真的品格。人们在泡茶品茶赏茶的过程中,清神静心,收获来自茶道中的一份心灵感悟。

打造品牌茶文化,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随后,小组成员们参观茶园,了解到茶园旅游业的发展。茶园旅游业不仅仅停留在采茶喝茶的层面,而是积极推动“茶园+”模式,促进茶叶经济多元化丰富化。例如“茶园+养生”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注重养生,以茶养生更是可以大有作为,不仅可以推出一些列茶休闲养生产品,还可以与养老产业相结合,适应国内的“银色经济”浪潮,依托茶园良好的自然环境,开展养老活动,提供养老场所,打好养生牌。“茶园+摄影基地”抓住了老年市场,年轻人这一主要消费群体也应注重,依托茶园茶山等茶园特有景观,形成具有特色的茶园摄影基地,依托当今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吸引广大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摄影。“茶园+民宿”的模式,将茶与乡村振兴相结合。在茶园中开设特色民宿,既有助于延长游客的停留时间,还有助于充分发挥茶农资源,既可以做游客采茶的向导,又可以利用自身的房宅稍作改造成为民宿,多通路提高茶农经济收入,推动乡村振兴,逐步迈向共同富裕。一片叶子可富一方百姓,茶叶兴了产业兴,产业兴了农村兴。深深扎根茶文化基础,不断创新产业模式,推动乡村振兴。

传播非遗茶文化,彰显国粹文化自信。

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2019年12月,联合国大会宣布将每年5月21日确定为“国际茶日”,以赞美茶叶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促进全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22年5月21日,在第三届“国际茶日”来临之际,中国茶叶博物馆更是围绕“茶和世界、共品共享”的主题,通过“线上线下并行”的方式,文化宣讲、知识科普、品牌活动、线下品鉴等形式,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弘扬和传播中国茶文化。诚然,茶文化的传播有国内纵向的传承,更有国际上横向的传播。早在西汉丝绸之路时期,茶就作为我国的一大特色在国际范围内享有盛名。而在新时代,我国在践行“一带一路”的倡议中,推动茶文化走出去,不仅仅是将茶卖出去,更要将茶中蕴含的文化传播出去,复兴中华茶文化,进行茶外交,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思路精神的同时,弘扬“清敬和美”的茶文化核心理念,彰显大国文化风范,树立文化自信。

此次实践活动在一个又一个展馆的参观中走向尾声,浙江省通过挖掘茶文化的价值,打造拥有本地特色的茶品牌,因地制宜,用“茶”来打造更多的产品,为乡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充分利用乡村资源,推动乡村振兴,迈步共同富裕。同时,践行“一带一路”国家发展战略,复兴中华茶文化、振兴中国茶产业,建设中国茶业强国的新的历史机遇,使中国茶和茶文化走向世界的大舞台。我们期待着茶文化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期待其在“一带一路”中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 汪婉楠 朱杰/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512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

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学习中国新时代青年精神(2019.7.25.)今日,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赴邵阳邵东魏家桥镇暑期社会实践团于报公铺小学开展红色论坛,本次红色论坛的主题是:纪念五四运动100周…… 叶思凯 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学社联三下乡队伍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竞选主干
既是为了更好的锻炼自己,亦是为了积极响应学院号召,在此,我想要竞聘易班工作站站长这个职位,而我对这个职位的工作设想如下。易班开展至今,在学校各领导主任以及易班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这几年来,取…
当代中国社会问题的特征及其成因
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绩令世人瞩目,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更加使国人振奋。中国正在经历着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但是,也面对着许多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而社会问题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实则是一种…
客观看待教师流动制
教师流动政策实质上是指教师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分配的规制。去年,北京就大比例推进干部教师轮岗交流,启动了多个区域的试点。这意味着,优质教育资源有了更大范围的辐射,参与流动的老师们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富裕
2022年7月1日,湖州学院人文学院党建中心“寻根乡行,青春助力”实践团对社会实践做了一系列前期准备,拉开了暑期社会实践的序幕。首先,上午9:00,在党建中心两位主任的带领下,团队成员在明知楼的一楼大厅内…
有关中小学教育相关的问题访谈内容及结果
我:车老师您好,我是陈慧薇,请问您现在有空吗,可以访问您一下吗?车老师:你好,慧薇,可以啊,有什么想问的呢?我:请问您认为中小学教师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有哪些呢?车老师:我认为教师专业素养,一是…
沿运河宋迹,悟宋韵精神
沿运河宋迹,悟宋韵精神——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运河边的宋韵迹忆”暑期社会实践团宋韵主题实践活动“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杭州作为一座“依水而兴”的城市…
打开老人的“窗口”,走在志愿的“路口”
打开老人的“窗口”,走在志愿的“路口”——记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史量才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建委“学党史,办实事”暑期社会实践团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为贯彻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方针,完善高质量的养老…
万里长征始于此
2022年7月1日上午,“寻根乡行,青春助力”暑期实践团队全体成员于湖州学院明知楼大厅进行了出征前的总动员,全体成员进行了出征合影,展现了成员们的风采。当日下午,暑期实践团队就“寻根乡行,青春助力”暑…
普智慧农机 利百万民生
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加快智慧农机在农村的宣传和推广,6月30日,“全面发展十四五智慧农机助新农”实践团继续进行社会实践内容的宣传工作,共同对农业发展变化进行科普。宣传方式为线下走访宣传和线上直…
科技助力,多样转型 ——走进金华两头乌猪猪乐园
在6月30号这一天,基于昨天了解到金华四大国家地理政治商标,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七团一队金华分队对其中金华“两头乌”特别感兴趣,因此去拜访了当地较为有名的5G两头乌养殖基地——熊猫猪猪乐园。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