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社会实践团队于2022年1月20日参观了坐落于江苏省宝应县城县南街水巷口的周恩来少年读书处,追忆一代伟人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少年经历。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原为周恩来的外祖父陈沅的宅第,整个建筑为清代风格,1998年3月5日对外开放,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扬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分东西两个院落,占地面积7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18间房屋。1996年宝应县政府组织全面修缮,恢复原貌,东宅院复原了少年周恩来与嗣母陈氏曾经住过的房间,及周恩来表哥陈式周的卧室,同时西宅院设有辅助陈列。
团队在参观过程中了解到,1907年周恩来陪伴陈氏回到宝应娘家,并在此地学习生活了三个月,呼吸到进步思想的新鲜空气,阅读了陈家书屋现代书籍。在此期间内,他与长他16岁的表哥陈式周同窗共读,促膝畅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终生知交,陈式周也因此成为对他早期思想影响较深、交往最为密切的亲属。周恩来旅欧期间,与陈式周书信不断,交流思想、互通拙见、商讨国事,展厅的照片墙也记录着两兄弟之间一系列交集以及一些书信的照片。
参观完少年读书处后,团队又查阅了相关知识,对周恩来的少年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周恩来曾说过这样一段话:“我的一生,三个母亲对我的影响是最大的,是她们造就了我,也是她们让我学会了对待世间万物要有恻隐之心。”这三个母亲分别是周恩来的生母万氏、嗣母陈氏和乳母蒋江氏。万氏教会了周恩来处理分歧事务的能力和超强的沟通能力,陈氏造就了周恩来的谈吐、学识和情怀,蒋江氏培养了周恩来诚实、朴素的性格,让其对劳动人民充满了深深的同情。在这三位“母亲”的悉心教导下,周恩来学成后,投身革命事业,后来又和毛主席一起领导抗日战争,待新中国成立,成为国务院总理,忧国忧民,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2021年建党百年,2022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一百周年,在这漫漫的岁月长河里,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泰民安的中国已然以伟岸的身姿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周总理,现在的阅兵再也不用将飞机多飞一遍,山河犹在,国富力强,这盛世如您所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358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