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为历经八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交上了令人感动而幸福的答卷。2021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调研小组前往已从135个贫困村正式摘帽的重庆市合川区小谭村进行实地考察,感受脱贫攻坚战后,当地居民生活上的实际改变。
自然地理处劣势,脱贫攻坚需在即
当队员问及该片区为何贫困落后时,唐大哥解释:由于地处位于海拔2046米的高山之上,自然灾害频发致使交通发展滞后,教育、医疗无法得到保障,青壮年单靠农业无法满足生活,且获得就业机会渺茫。种种因素导致了贫困、落后的现状。
脱贫攻坚取胜利,路长且阻毋松懈
到达小谭村便民服务中心后,队员与村支书唐明祥书记通过访谈形式交流,村支书向队员讲述了小谭村脱贫攻坚取得的阶段胜利成果。
自2020年脱贫攻坚任务取得全面胜利后,重庆市合川区小谭村的村民已全面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小寨村村民已全面脱离贫困线,至此现在村民每年人均收入达到14000元以上。
据唐书记介绍,为解决小谭村村民的就业问题,政府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村民们每年都有免费的技能岗位培训和技能考试,使得他们对不同岗位的熟悉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也帮助其能更熟练地运用工作技能。同时,政府也会为外出务工者报销往返车费,以此来支持村民们外出就业。
此外,区政府也与山东省滨州市的企业进行对口帮扶,向小谭村村民提供就业岗位,并且在岗位上工作六个月以上,还会给予村民稳岗补贴。
小谭村眼下取得的成就已然提升了村民幸福感。但唐书记依旧对现如今脱贫工作抽丝剥茧:贫困是动态的。现在的问题不是如何帮助村民脱离贫困,而是如何将一个家庭长时间稳定在脱贫线之上,且越来越好。如今大部分村民都有稳定且收入尚可的工作,但疾病依旧是其担心经济状态发生变动的因素之一,部分家庭甚至因为大病问题跌落至监测贫困户。所以如今的脱贫工作的难点已然变成了医保问题。
唐书记随后告诉队员:我只能是让队员们对于脱贫攻坚带来一些新的角度去认识和启发大家,想要真正的了解,最终还是要走进基层,去了解乡民们的实际生活和想法。
齐头并进共奋斗,美好生活在前方
为更好地走进脱贫攻坚后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听取村民们的内心想法,告别唐书记之后,队员前往奉节高速的一处施工现场,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
队员与工地一位正在休息进餐的大伯拉起家常。经了解,大伯家里有五口人,其儿子和儿媳都在缅甸务工,每年过年才回家一次。家里就他的妻子和孙子在家,自己时常不固定地去工地干活,补贴家用。
谈及生活的改变,大伯朴实的脸上满是兴奋:“以前这边的路都是泥巴路,道路不通,喝水也得到井里面去挑水。现在家的房子也翻新了,18年也喝上了自来水,泥巴路也全部变成了水泥路,现在这个工地也在修奉节高速路,以后的日子肯定是红红火火的!”
在实际调研途中,队员听闻小谭村在脱贫之后,掀起了一阵生猪养殖热潮,许多农户家里都开始饲养生猪。随后队员又前往到当地一位养猪的大娘家里进行短暂交流。大娘告诉队员,养殖场的300多头猪就是家里的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平日里起早贪黑地饲养就是为了能卖个好价钱。”由于这两年村里面养猪的人越来越多,生猪收购的价格也逐渐呈降低趋势。现在又逢疫情反弹,市场价卖一头生猪,大娘有时还要亏损500元,言语间希望疫情平息,行业也能早日回归正常。
此次的社会实践,使队员了解到了平日里接触不到的扶贫基层工作和民生百态,也正是扶贫基层工作者的努力付出,乡村振兴工作才能深入贯彻下去。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1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