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小队”威海分队前往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威海市威高民俗文化村“磨爱麦”工坊进行探访学习。
参观非遗中心,品味千年文化
7月27日上午,小队成员前往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参观访问,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及其文化扶贫和乡村振兴状况。
井然有序的文化馆的展厅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工艺品,向小队成员诉说着时代的故事。小队成员见到了多种与当地文化有关的工艺品,包括海草房,威海古建筑,造船工艺等;还有多种当地特色吃食,如海参晾晒工艺、海鲜鲅鱼饺子等。当问及游客的参观感受时,一位老人回答说:“来参观文化馆参观,看到像海草房这样的建筑,就像回到了小时候一样。这里的建筑都是一比一还原,真实性很强,也感谢有机会在现在还能看到这样的景象。”的确,这些非遗技艺和文化承载着我们的情怀和记忆,能唤起我们的回忆,既是历史的,也是当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有义务、有责任保护传承这些非遗技艺,让更多的人领略非遗文化之美。
小队成员采访了古家具修复传承人。关于非遗传承与保护,传承人说:“像古家具修复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可以通过居委会,引导老人和热爱木艺的人浸入到文化氛围里;居委会提供场地,传承人定期辅导,传播文化。而且可以进行商品化,带来经济效益。”通过各种各样的普及方式来吸引更多人了解非遗,让非遗传承望见了不一样的未来。
走进非遗工坊,传承非遗薪火
7月27日下午,实践队员前往威海市威高民俗文化村“磨爱麦”工坊,拜访“吉昌花饽饽”传承人孙海燕,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传承的新出路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小队成员跟随孙海燕女士走进“磨爱麦”工坊。一进门就被扑面而来的古典气息迷住,不大的房间里排放着几面屏风,窗沿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房间的桌面上摆放着造型各异的“花饽饽”,活灵活现、五彩缤纷。很难相信这些如同雕塑般的艺术品竟都是由面粉制成。据孙海燕介绍,花饽饽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属于食品类,但上升到一定高度即为面塑艺术,既可作为食品,也可作为工艺品。传统馒头制作工艺经过一代代的手艺人创新,通过与时俱进的方式,可以制作传世的作品,就算10年甚至20年,也可以保存,在保留祖辈手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为花饽饽的未来点亮了一盏明灯。
“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歌。”顺应时代的潮流变化,花饽饽也不断创新、传承、发展,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花饽饽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更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巨大助力。在问及“吉昌花饽饽”是怎样助力乡村振兴,孙海燕这样回答:“首先是鼓励下岗职工再创业。其次由于部分家庭主妇外出工作受限,可由此创业,获得经济收入,发挥社会价值。再就是现在农民收入不算高,农民在农闲时可以做花饽饽来增加收入。”花饽饽的学习周期较短,简单易上手,同时制作的时间也相对较短,这便有利于充分利用空余时间来获得一份收入。“吉昌花饽饽”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让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学习制作“吉昌花饽饽”,至今,“吉昌花饽饽”已经拥有数以千计的学员,不仅仅解决了这些人的生计问题,也助力了乡村振兴,更是传承了这门技艺。
采访的最后,孙海燕嘱咐实践队员道:“吉昌花饽饽至今已传承到第五代,有了一百五十年的历史,但是下一代显得异常艰难。现在的年轻人想安定下来做手艺很难,太浮躁了,网红的影响太大。我希望你们能够去宣传吉昌花饽饽,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传承吉昌花饽饽。“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确实是对非遗的关注越来越少。如何更好传承非遗,如何阻止非遗文化的遗失,已经成为所有人不得不面对的命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的源泉和稳定剂。将非遗的传承融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确实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既能够保护非遗,也能够实现国家政策。但是如今非遗的传承仍然面临很大的困难,我们应该深刻学习非遗传递给我们的文化内核,牢固精神根基,让非遗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才能避免城乡记忆消失。只有让非遗真正成为百姓生产生活的一部分,非遗才能有新的归宿,新的生命力、新的魅力,并更好地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1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