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非遗之路,品文化传承之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作者:吕倩倩

我们走过了辉煌的历史,历经了沉默的夜,我们睁开双眸,面前是滚滚的波涛,不知将我们送向何方。——题记

太阳,初升于东山之上,正如我们的国家,以强健而有力的步伐向着更高更远的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在这路上,我们经历了太多挑战,其中之一便是乡村的振兴与发展。为此,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浓墨重彩的一笔不仅为乡村产业带来了希望,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照亮了前方的路。为了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发展的新出路和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非遗探查小队,踏上了寻找非遗之路。

从城市中的非遗文化馆到乡村里的非遗项目,我们共走过了2处非遗中心和5处非遗项目;见过了“凿”出万千气象的三庄石刻石雕和以面“塑”万物的吉昌花饽饽;观赏了舞出新气象的鼓子秧歌、以及独具民族地域特色的彝族花鼓舞;品味了传承悠远、文化深厚的泰山女儿茶。这些,都在我们的心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尤其是在与传承人的交流中让我们明白,在如今时代奔涌的浪潮中,非遗正以她独特的方式熠熠生辉。

当我们走完这一程,我们对非遗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文化的传承也有了更深的理解。非遗,在乡村中孕育而生,是乡村文化的代表,蕴含着民间一代又一代流传下来的智慧与精神品质,也代表着一个地方曾经的历史与足迹,更是一代又一代人的记忆。但是为什么现在一些非遗项目出现传承困境?是因为这些记忆在一代又一代人的脑海中逐渐消失了,城市生活中看不到了或者见得少了。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年轻人疑惑传承这些完全可以被机械取代的技艺到底有什么用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对这些非遗缺乏认同感。

不知何时起,这些老一辈从生活中得来的艺术正与现在的生活逐渐分割开,变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年轻人们总是读着文章里的非遗,却又不肯真正地去看、去了解非遗;许多读书的年轻人只是知道她们属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传承,但要真的让他们说出理由来,却又只是白白的大空话。正如我国非遗的现状,也面临着如此困境。

文化的传承,需要耳濡目染,而不是仅仅学会了“果”,而不知其“因”。文化的传承往往有时候过程会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只有亲身去体会了这个过程,才能够理解这个文化真正的内核在哪里。正如我们喝茶,自己亲手种茶、采茶、炒茶、沏茶后所喝到的茶,与店里直接喝别人给你端上来的茶,喝完后的感受绝对是不同的,感悟也是不同的。我犹记得日照文化馆非遗中心的张金亮主任说道,他每次在为不同的非遗写文章时,总要自己先去学会这个项目,之后才能写出好的文章,不然总觉得会缺了点什么。的确是这样,一种文化记忆,如果想要准确地表达出来,必须要先对其有深刻的了解,那么这种了解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曾经亲身体味文化记忆的感悟里。那么回归到非遗本身,这也就是非遗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内核。

为什么年轻人很难参与其中,原因其实多种多样。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发展让社会面貌日新月异,由农村向着城市发展,是一种巨大潮流。曾经诞生于乡村,发展于乡村的一些非遗项目,在城市中出现的少了。年轻人对她们了解也就少了;尤其是出生在一个与乡村文化不同环境的人,对乡村文化和非遗记忆的理解会有差异。这是年轻人在了解、传承非遗时的困难,这不仅影响到传承的质量,也同样影响着传承的人数。此外,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多元的文化不断彼此碰撞交汇,现代的年轻人承受着更多的不同文化之间的冲击,如何去辨别什么是有价值的文化,对于现代的年轻人来说也是一种挑战。甚至于爆发式的信息输出,让部分年轻人逐渐沉浸在快餐式、短时快感里,尝到了坐享其成的“甜头”而不愿意深挖其背后的东西,浮于表面而无法深入。只顾结果而不管过程的传承是不完整的。当然,在如今的年轻人群体中,也不乏愿意花费时间与精力去传承一个文化的年轻人。但是在我们的访谈中,传承人感叹最多的问题仍然是非遗传承缺乏新鲜血液。

“文化是生命的花朵。”学者周国平如是说。文化是生命存在的另一种象征,记录着我们的过去,我们的“本源”,如果忘记了这些文化,我们便会在前行的时候被时代湍急的河流冲走,找不到前进的方向,或忘记了我们本来的路要去哪。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自身的文化是前行的重要动力。如果把国家比作一个人,那么文化便是她的思想,影响其所走的每一步路。因此,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的传承对于国家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优秀传统文化被呈现到大众眼前。那么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便成为了我们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在这一次的实践中,我们通过脚步与眼睛,看到和深刻理解这些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为之感到自豪;同时更加深了对非遗传承和发展的理解。我想,这便是社会实践本身的意义所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48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重走长征壮志凌云之志
为进一步落细落实“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学习教育,7月13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乘风”党史宣讲实践团队赴黔江区濯水古镇开展“学习百年党史,传承红色基因”三下乡基层宣讲活动,旨在进一步增…
桑梓难忘建设情
乡土之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一方难以忘怀的土地,它所承载的,是亲情,更是一份难忘的养育归属之意。华夏,是我们每个人的乡土,这是一方承载了五千年文明与数亿人口怀思的发源地,它值得每个人的传承记忆,…
“圆梦•红色育人”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赵杨志感悟
时光匆匆,留不住过往,却留下痕迹与怀念。2021年7月,“圆梦•红色育人”实践团在我不过二十的青春岁月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同实践团十几位队友经过多次会议决定的实践方式是实践团传承至今第一次大胆尝…
请祖国放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师生组成“青春向党、强国有我”环资学子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在重庆市忠县磨子乡和石柱中益乡,开展“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们将自己在课堂上学到的环境工程、食品工程、…
山东学子三下乡:走进人民政府,了解相关政策
李彦纳“圆梦·红色育人”暑期社会实践感想
忽觉盛夏,已入初秋。“圆梦·红色育人”社会实践,这个暑假一抹靓丽的色彩。无论是在社会实践能力还是思想水平上,这都是我前所未有的体验,在这次社会实践钟我收获的不仅仅是一份调研报告也不只是社会实践…
探寻非遗文化,共助乡村振兴——“非遗探查小队”威海分队探访纪实
为深入学习非遗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7月27日,曲阜师范大学“非遗探查小队”威海分队前往威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威海市威高民俗文化村“磨爱麦”工坊进行探访学习。参观非遗中心,品味千年文化7…
脱贫攻坚战的新生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领导和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为历经八年的脱贫攻坚任务交上了令人感动而幸福的答卷。2021年7月14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千秋禁”2021年“三下乡,返家乡”调研小组前往已从135个贫困村正式摘…
陈丽莎暑期社会实践心得
7月17号我们出发啦,我人生的首个支教实践拉开了序幕。我曾经只在电视与报纸上看到过支教事迹,当时崇拜不已,没想到如今我成为了我一直敬佩的角色。本次社会实践,我以技术部人员的身份参与其中,主要负责视…
熏陶红色文化,传承红色记忆
红色传承,本身便是对于国家优秀精神的传承与学习,这对于群众而言,是一次近距离接触历史的机会,更是一次培养自身对于奉献国家精神的机会。在本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首先做的便是提高自身对于红色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