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23日至26日,外国语学院旧“语”新知实践队来到了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洞雷村,对这里的语言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走访调查。
洞雷村地处通道县和陇城镇的西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中心地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南片重点地段。2014年10月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
本次实践得到了陇城镇政府、洞雷村委会以及驻村社工的大力支持。据社工介绍,本村常住人口约为2600人,主体民族为侗族,通用侗族南部方言,在陇城侗文化体系中具有显著代表性。
发挥专业特色,精准施策调研
作为校级重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旧“语”新知实践队秉持着“着重专业,服务乡里”的精神理念,在洞雷村开展了具有专业色彩的走访活动,实现与当地村民的零距离互动,强化专业性与针对性,透过语言保护的视角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立足于发掘、保护与弘扬三大主题,针对以洞雷村侗语方言为代表的通道侗语开展语音调查与研究。队伍采用问卷调查及筛选后录音的形式,在洞雷村社工站的帮助下,分别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层抽样展开调研。调查总数达53人,以当地人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对侗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侗语传承保护的态度、当地普通话的使用和掌握情况四大方面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完成采集276条语音资料共3000多个词汇发音片段,为形成初步的、具体的实践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洞雷村,实践队在陈飞、郭承禹和范浩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被分为了不同的小组,分别走进村民家中。期间,实践队与当地村民共话家常,不断丰富侗语及侗族文化知识,感受侗寨的山川风月。
在走访途中,实践队也注重工作搭配与组内分工,将队员的工作细化为调研、宣传、后勤三大板块,使实践活动更加紧凑、严密,做到“专人保障供给、相互协调记录、人人参与调研”的工作格局,促进实践活动的精准施策与提质增效,确保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除了专业性,队员本身过硬的专业素质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实践队除带队老师之外由2名研究生与7名本科生共同组成,人员配置精细,专业学术性强。各小组由老师或研究生带队,本科生队员在进行走访调查的同时也接受了详细的专业指导,旨在丰富学术研究经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队员均能做到审慎思考调查条件、统筹兼顾调查内容、细致缜密把控调查进展,在录音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环境,自觉推进工作有序进行,展现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大精神。
结合干部、社工、村民力量,推进侗语保护工程
顺利的洞雷之旅背后,除了陇城镇政府、洞雷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外,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坚持,更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信任。
19岁的小浩是洞雷本地人,目前在长沙读大学。在实践队待在洞雷的三天时间里,他与哥哥杨浩以及整个洞雷社工站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小浩本身是实践队在洞雷进行语言文化保护现状调查的第一个参与者,在社工站,郭承禹老师亲自向其请教不同词汇的侗语发音,并为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示范。
从录音时的害羞,到后来能够将半天的时间用在帮助实践队工作,再到开始与队员们亲切交流,小浩的变化对于实践队而言是一件值得去回忆的事,因为这样的转变也发生在了洞雷村村民身上。从一开始对实践队的疑惑,到后来能够与穿着红色T恤的实践队员亲切地打招呼,再到后来愿意关闭风扇,为队员们创造有利的访谈和录音环境,尽管有时沟通不畅,但村民们都接受了这群身着红色T恤实践人员的到来,也明白有这么一帮从学校里出来的人关心着洞雷、想着洞雷。
比小浩更加辛苦的,还有他的哥哥杨浩、社工云姐、社工小冯和他们所代表的洞雷村社工站。数年前,从重点高校毕业的杨浩回到家乡,开始以社工的身份扎根基层,服务村民,凭借着本地人的语言优势让大家由陌生开始慢慢了解村里设立的这个社工站,从而可以将信任交付于在村里跑前跑后的社工们,在村民与社工之间搭建起了信任的桥梁。
实践队队员们如今也在回想自己在洞雷村的三天,不停地掂量着这份信任的厚重。有的信任藏在村礼堂前的篮筐下,有的在与小孩子的牵过的手上,有的则在一个阿公的那句“多久回来”里酿成一杯时间的美酒,却让人品尝出了洞雷山泉水的甘甜。
在实践结束后,湖南大学旧“语”新知实践队将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交回洞雷村,为当地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振兴,讲好中国乡村新故事,铺展乡村新画卷做出新的贡献。(通讯员 梁云迪 顾冠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