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大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振兴,推进少数民族语言文化开发保护

来源: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梁云迪 顾冠青

2021年7月23日至26日,外国语学院旧“语”新知实践队来到了通道侗族自治县陇城镇洞雷村,对这里的语言文化保护现状进行走访调查。

洞雷村地处通道县和陇城镇的西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的中心地带,与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乡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距镇政府驻地20公里,距县城45公里,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是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南片重点地段。2014年10月申报国家“传统古村落”。

本次实践得到了陇城镇政府、洞雷村委会以及驻村社工的大力支持。据社工介绍,本村常住人口约为2600人,主体民族为侗族,通用侗族南部方言,在陇城侗文化体系中具有显著代表性。

发挥专业特色,精准施策调研

作为校级重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旧“语”新知实践队秉持着“着重专业,服务乡里”的精神理念,在洞雷村开展了具有专业色彩的走访活动,实现与当地村民的零距离互动,强化专业性与针对性,透过语言保护的视角助力乡村振兴。

实践队立足于发掘、保护与弘扬三大主题,针对以洞雷村侗语方言为代表的通道侗语开展语音调查与研究。队伍采用问卷调查及筛选后录音的形式,在洞雷村社工站的帮助下,分别从青年、中年、老年三个年龄层抽样展开调研。调查总数达53人,以当地人在不同场合与不同对象之间的语言使用情况、对侗族文化的了解程度、对侗语传承保护的态度、当地普通话的使用和掌握情况四大方面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完成采集276条语音资料共3000多个词汇发音片段,为形成初步的、具体的实践报告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洞雷村,实践队在陈飞、郭承禹和范浩坡三位老师的带领下被分为了不同的小组,分别走进村民家中。期间,实践队与当地村民共话家常,不断丰富侗语及侗族文化知识,感受侗寨的山川风月。

在走访途中,实践队也注重工作搭配与组内分工,将队员的工作细化为调研、宣传、后勤三大板块,使实践活动更加紧凑、严密,做到“专人保障供给、相互协调记录、人人参与调研”的工作格局,促进实践活动的精准施策与提质增效,确保实践活动的有序进行。

除了专业性,队员本身过硬的专业素质也是本次实践活动的一大亮点。实践队除带队老师之外由2名研究生与7名本科生共同组成,人员配置精细,专业学术性强。各小组由老师或研究生带队,本科生队员在进行走访调查的同时也接受了详细的专业指导,旨在丰富学术研究经验,提高学术研究能力。在走访调查过程中,队员均能做到审慎思考调查条件、统筹兼顾调查内容、细致缜密把控调查进展,在录音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努力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善环境,自觉推进工作有序进行,展现出“实事求是,敢为人先”的湖大精神。

结合干部、社工、村民力量,推进侗语保护工程

顺利的洞雷之旅背后,除了陇城镇政府、洞雷村委会的大力支持外,离不开每一位队员的坚持,更离不开每一位村民的信任。

19岁的小浩是洞雷本地人,目前在长沙读大学。在实践队待在洞雷的三天时间里,他与哥哥杨浩以及整个洞雷社工站都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小浩本身是实践队在洞雷进行语言文化保护现状调查的第一个参与者,在社工站,郭承禹老师亲自向其请教不同词汇的侗语发音,并为接下来的工作进行了示范。

从录音时的害羞,到后来能够将半天的时间用在帮助实践队工作,再到开始与队员们亲切交流,小浩的变化对于实践队而言是一件值得去回忆的事,因为这样的转变也发生在了洞雷村村民身上。从一开始对实践队的疑惑,到后来能够与穿着红色T恤的实践队员亲切地打招呼,再到后来愿意关闭风扇,为队员们创造有利的访谈和录音环境,尽管有时沟通不畅,但村民们都接受了这群身着红色T恤实践人员的到来,也明白有这么一帮从学校里出来的人关心着洞雷、想着洞雷。

比小浩更加辛苦的,还有他的哥哥杨浩、社工云姐、社工小冯和他们所代表的洞雷村社工站。数年前,从重点高校毕业的杨浩回到家乡,开始以社工的身份扎根基层,服务村民,凭借着本地人的语言优势让大家由陌生开始慢慢了解村里设立的这个社工站,从而可以将信任交付于在村里跑前跑后的社工们,在村民与社工之间搭建起了信任的桥梁。

实践队队员们如今也在回想自己在洞雷村的三天,不停地掂量着这份信任的厚重。有的信任藏在村礼堂前的篮筐下,有的在与小孩子的牵过的手上,有的则在一个阿公的那句“多久回来”里酿成一杯时间的美酒,却让人品尝出了洞雷山泉水的甘甜。

在实践结束后,湖南大学旧“语”新知实践队将形成完整的调研报告交回洞雷村,为当地干部群众做好乡村振兴,讲好中国乡村新故事,铺展乡村新画卷做出新的贡献。(通讯员 梁云迪 顾冠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41133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让战“贫”之花盛放神州大地

长河悠远,天地常新。总有一些不平凡的事间,沉淀着一个国家的记忆,熔铸成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伟大精神。通过几十载的努力,今日之中国,书写了最成功的脱贫故事。全球范围内,每100人脱…… 脱贫攻坚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脱贫攻坚,让民族希望永续发展

遥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让人民吃饱饭,躬耕科研,充实了稻田;又闻棉做科学家冯泽芳致力让百姓穿暖衣,浅心学术,烘暖了人间;更有数不清的科研人员,扶贫志士,为实现全面小康的…… 脱贫攻坚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让战“贫”列车驶向希望之春

遥见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立志让人民吃饱饭,躬耕科研,充实了稻田;又闻棉做科学家冯泽芳致力让百姓穿暖衣,浅心学术,烘暖了人间;更有数不清的科研人员,扶贫志士,为实现全面小康的…… 脱贫攻坚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让脱贫攻坚之花永绽神州大地

群峰环绕,耕地稀少,山高路险,交通闭塞。这是大多数贫困县乡的共同历史。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鲜活生动的脱贫故事轮番上演。一片春色,一片锦绣,一片清明,曾蜷缩在大山之中的十八洞…… 脱贫攻坚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让脱贫攻坚之花绽放神州大地

群峰环绕,耕地稀少,山高路险,交通闭塞。这是大多数贫困县乡的共同历史。随着脱贫攻坚战打响,鲜活生动的脱贫故事轮番上演。一片春色,一片锦绣,一片清明,曾蜷缩在大山之中的十八洞…… 脱贫攻坚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让战“贫”攻坚列车驶向希望的春天

“民亦劳至,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贫困是一个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必须踏碎的山石。与贫困的伟大斗争中,脱贫攻坚精神贯彻始终,带来胜利的捷报。正青…… 脱贫攻坚 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让生命之花永远绽放

青少年和儿童的死亡是一个很沉重的问题,可是也是我们急需关注的问题。随着夏季的到来天气炎热,许多青少年都选择到家附近的河边或者水库去游泳。可是危险往往发生在不经意中,即使他们…… 蓝色护航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蓝色卫士,与你同行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一直以来的心愿,在我上大学之前就一直向往着社会实践活动。这次暑假我终于有了机会,成为了蓝色护航防溺水宣讲队的一员。当我成为社会实践队员的时候,非常的荣幸…… 蓝色护航王灿晨 河南科技学院文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益”来义往调研团成员赴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参加爱心义卖

1月18日,山东大学“益”来义往调研团成员在云上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协助下前往杭州少年儿童图书馆,参加了“让星梦前行”爱心…

长安大学宣讲队到公安县第三中学高三十二班开展回母校宣讲活动

2025年1月17号,长安大学湖北省第10宣讲队来到湖北省荆州市公安县第三中学高三十二班进行了宣讲。本次宣讲旨在向公安县第三中学…

探寻方言非遗密码,韵语织乡实践团在路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生动体现,不仅是历史记忆的承载,更是地域特色与民众智慧的结晶。而方言,作为非遗传承的重要媒…

曲阜师范大学:原山精神燃志愿之火,热血奉献铸生命之河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国家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红色文化传承发展的大背景下,曲阜师范大学“探红寻…

曲园学子进四中,青春共鸣启新程

2025年1月16日,曲阜师范大学蓝天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莱芜第四中学,开展了主题为“根植母校情,共筑荣校梦”的宣讲活动。此次…

最新发布

“延”续薪火,“安”寻精神
“延”续薪火,“安”寻精神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推进及践行新时代下的中国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切实了解革命精神的红色底蕴与内涵,促进当代青年对革命精神的传…
科技支农,振兴乡村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21年8月8日,烟台大学探寻“薯”光,从“新”出发社会实践队一行6名成员前往山东省潍坊市与山东省济宁市开展社会实践。在…
精彩青春传承时代薪火,靓丽“林里”高举创新大旗
《十九大背景下开拓创新高校社团发展模式研究》中提到“创新社团的发展模式的过程中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将十九大的创新精神贯彻落实到社团发展模式当中去,通过创新社团的…
绿色生态文明宣传网站开发总结
整体团队介绍生态文明建设是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作为林大信息学院学子,结合“知山知水,树木树人”的校训,利用信息学院的专业优势,以互联网为媒介和载体,加强绿色生态…
湖大三下乡 | 洞雷二三事:藏匿山水中的小确幸(二)
7月22日至7月28日期间,湖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旧“语”新知实践队在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对侗族的语言及文化进行了科学详尽的调查研究。我们把语言调查重点放在了陇城镇洞雷村,在村里的那几天,我们与村民同吃同…
哈工大威海学子三下乡—传承延安薪火,赓续红色精神
红色血脉永赓续,延安精神代代传。7月27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寻迹逐梦实践队前往陕西省延安市,通过参观革命旧址、采访革命先辈、聆听延安精神讲解等感悟中国新青年使命与担当。202…
智慧领跑,养老新探—历史学院智慧居家养老服务实施情况随机调研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赴芜湖、南京关于智慧养老服务实施情况调研团队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圆满完成走访调研任务。团队成员共走访调研了芜湖市中央城、四湾社区、弋江嘉园等24个社区,以及南京盘城街道红叶林居…
青海中秋节情况走访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之年。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对地域经济发展、乡风文明建设、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影响,意义重大。在暑期我们小组对中秋节的传统文化习俗进行了走…
数说“贵”产青年实践队:在实践中成长,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4)
实践和理论永远都是我们每个人人生中的两大主题,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但是空有理论而缺乏实践只能是纸上谈兵,而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最终目的便是走向社会,社会实践是对我们所学理论的一个认知和检验,也是我们…
湖南工商大学学子三下乡:了解老人养老需求,响应积极老龄化战略
8月23日上午,湖南工商大学公共管理与人文地理学院“为霞尚满天”团队在张婷老师的指导下,由队长周亚淳组织队员前往望新社区开展实地调研。首先,调研小组成员通过实地考察和采访该社区工作人员了解到望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