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2日,山东科技大学萤火公益第八支教队福渡助学团全体成员已踏上归途,至此,此次支教活动圆满结束。
仲夏之梦,始于长坝
14天,是336个小时,是20160分钟,也是1209600秒。这些时间足够短,短到还没来得及回看就已落下帷幕;这些时间足够长,长到值得用无数个春夏秋冬去回忆。怀着“用一个月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情”的愿景,十四名支教队员踏上征途,十四个背包装满了孩子们甜甜的梦,那梦里有知识铺就的遥远未来。
齐聚无为,福渡常安
故事的开始,满是坎坷,故事的结束,惊喜连连。萤火公益支教团队第一次来到安徽省无为市福渡镇开展支教活动,被队员们称为“开盲盒”之行,一切的未知都在到达长坝小学的那一刻解开了谜底。从住宿到饮食再到最重要的招生问题都需要从零开始逐一解决,虽然困难重重,但萤火公益的队员们绝不是孤军奋战,在福渡镇政府以及各方力量的帮助下,从最初空无一人的教室,到满是孩子们欢快的身影,从最初的队员们生疏地制作一次又一次“黑暗料理”到福渡镇政府预定中午丰盛的盒饭,正如支教地名“福渡”一样,支教队员们用幸运渡过了难关,困难也迎刃而解。
爱在南坝,情满芜湖
笔笔黑板字,铿锵读书声。从早读的古诗背诵讲解到丰富多彩的正式课堂,支教队员用一根根粉笔,描绘孩子们的梦想与未来。“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绘画课上,支教队员表扬有绘画潜力的小朋友,不善言辞的他露出了腼腆的微笑,勇敢地向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自信的种子便会从此发芽。队员们坚信具化的知识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爱的感化,鼓励比批评更有力量,于是课堂变得有温度,这个夏天吹过最温柔的夏风,就是摇曳着孩子们笑声的晚风。
不说再见,爱与希望同行
不说再见,与无为,与芜湖!记忆可能会变淡但永远不会消散,小朋友的那句“我一定会想你的”在所有支教队员的心中有着无比的重量,这段热泪盈眶的日子是所有支教队员一生中的宝贵财富,有爱就有希望,我们一路同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80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