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州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李家展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沿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线,追寻筑路足迹,重温红色记忆,回顾修建历史,感悟工匠精神,传承铁路基因,献礼建党百年。

“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林梦凯指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胡渊带队,队员由学院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工程力学专业的在校学生组成。7月20日下午,实践团从学校出发,沿成渝铁路,到访沿线城市,实地调研、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访谈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引导号召新时代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穿越时代记忆,回顾成渝铁路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梦想能打通天堑,畅游神州。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上书奏请自办川汉铁路,成渝铁路为其西段。川蜀民众踊跃认股。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转而卖给英、法等国。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由此爆发,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索。

后来,国民政府重启成渝铁路,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成渝线依旧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四川百姓盼了近半个世纪,也没见着一寸铁轨。共产党没有让人民继续等待。开国大典后不久,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报告得到中央批准,成渝铁路成为国家战略。

1950年6月铁路动工,四川各界群情振奋。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还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要修铁路谈何容易。“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有力。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源源不断运到重庆。铁轨、螺丝钉、炸药、水泥等材料,全部自制。全川人民踊跃捐献枕木,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老人献出做寿棺的方材,有的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全川共献枕木129万根。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筑路主力军北调参加抗美援朝。他们留下的任务,由从各城镇招募的失业工人和沿线动员的农民工所接替。

当时党组织没有公开,民工就看干部、指导员如何做。饭不够吃,指导员先放下碗;工棚地下回潮,指导员把稻草让给民工多铺些;发生塌方,指导员让民工先出洞口,自己最后出来……好的干部带出了好的筑路队伍。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只用两年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的修建。

沿线调研访谈,汲取铁路发展力量

在前往成都途中,实践团成员对开往成都K198次列车乘客和乘务人员进行了交流采访。在谈到近几年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话题时,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乘客对于近几年列车提速,沿线服务质量提升等关系到旅客切身乘车体验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表示,每次乘坐火车出行,都能感受到越来越好的乘坐体验,乘务人员会贴心的为你提示行程信息,有困难时也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实践团成员还跟乘务人员进行了交谈,他们也表示,近几年,铁路设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列车行驶更加平稳了,列车上配置也变得更加人性化,旅客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能拥有这样的进步,还是从心底里感到自豪的。

当了解到实践团前往成渝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后,乘务人员们纷纷表示支持,并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告诉给实践团成员们。大家意识到,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铁路人,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才能取得进步突破。

重温燃情岁月,弘扬成渝铁路精神

成渝线的建成,充分展现出了新中国的力量、新中国的智慧、新中国的形象,凝练着成渝铁路筑路者“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成渝精神,是他们让成渝铁路从图上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一条线,变成了实实在在能够为西南人民带去改革变化的铁路大动脉。使得一座浸润着舒适惬意的“烟火成都”,一座带有魔幻气质的“山城重庆”连接在一起。铁路人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魔咒,成渝铁路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改变了西南地区的格局,为区域经济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

实践团成员们意识到,当年,新中国政府在修建成渝铁路中展现的强大组织能力,让人们相信,跟党走,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大家深信,勇敢而勤劳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作为交大土木学子,我们要向成渝铁路筑路先驱们学习,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成渝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新晋湖师人,坚毅军训者

白露时节,秋分将至,秋风已然飒飒而临,带来丝丝凉意,但炎炎的烈日却丝毫不减仲夏之温,洒在湖州师范学院的军训场上,洒在我们新晋湖师人坚毅的面孔之上。我的面颊上是热辣的炎阳,我…… 傅烁匀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于不同中成长,于重复中历练

大学的军训和高中的非常不一样,高中的时候只需要戴上帽子,戴上手套,而大学的军训我需要穿一整套的“假军装”。开学的头几天真的非常忙,我们要体检,要参观校园,要听各样的讲座,要…… 董方舟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太阳初升时出发,繁星点点时归来

短短的三天军训,很快就过去了。今天是军训的第四天。在早上太阳刚升起的时候,同学们背着背包向篮球场走去,我们对新一天的军训充满着期待。7:20,同学们准时在操场上集合。一眼望去,操…… 于萧萧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如此的军训,如此的我们

军训是怎样的呢?是累的吗?是累的吧。汗珠爬过额头,坐上鼻梁的滑梯,蹦跳到鞋面上,最后受到灼灼阳光的召唤,变成天上无精打采往西方赶路的流云。风的缺席让云在空中静止,一样被按了…… 楼佳怡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军训一阵子,受益一辈子

还记得小时候看阅兵,最佩服的就是那些挺拔的兵哥哥,看着他们从天安门前走过,心中的荣誉感和安全感油然而生。他们是我小时候最初的偶像,他们是全国人民最坚强的后盾!长大了,我更感…… 李俊逸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教官的教诲,不灭的印记

不知不觉,军训已经是第四天了,我们与前几日一样早早的在训练场等候着教官的到来。还是和前几日一样,“调整军姿,身体向前微微倾斜”熟悉的声音在训练场中余音绕梁。教官对我们的的动…… 李星杰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振少年雄风,展少年风采

没有一场军训是轻松容易的,但军训带给我们的价值是无可比拟的。军训不仅提高了我们的身体素质,更训出了少年应有的姿态,提振少年之雄风。军训场地上,教官的指令铿锵有力,同学们的动…… 张哲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九月的迷彩,难得的考验

军训在现代的安逸中是一节不可或缺的必修课。生活的舒适已经在慢慢侵蚀现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吸取着现代人的阳刚之气,影响着现代人的三观。越来越多的人只想做舒适的工作,但是却期盼…… 石敏 湖州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举办第十二届院领导接待日活动

为搭建经济学院院领导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桥梁,促进学院工作高效开展,经济学院于3月28日在十教北201举行院领导接待日活动,学院…

学思践悟新思想,砥砺奋进新征程——管理学院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为进一步筑牢学生“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思想根基,3月23日上午10:00-12:00,曲阜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团委学生会学习…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开展第二十二届团支部风采大赛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与建设农业强国中锤炼本领、挺膺担当,同时…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承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

安财青年深植文化基因,以数智化动能驱动文旅产业迭代升级随着移动电子支付越发普遍,传统的以人民币纸票形式的购物方式逐渐…

最新发布

助爱支教行 美好进行时
清晨,万籁俱寂,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7时30分,支教队员迎着晨风,呼吸着新鲜晨气,早早地来到教室张贴事先制定好的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的制定有利于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树立学…
“与梦”结课:总结来路,前瞻去路
7月28日,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与梦”社会实践队在茂名化州市那务镇新屋小学为期十一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结课,全体线上线下的队员们与学生一起共同话别,总结来路,前瞻去路。上午所进行的课程已经接近尾…
特色课程--绘画课
当孩子面对一张白纸,他能否画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当孩子面对一个命题时,他能否用画笔完整表达?你希望孩子画出的作品是循规蹈矩,千篇一律像复印机。还是能拥有自己的想法,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答案不言而…
育人者揣爱人之心护孩子成长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咯!”“啊?这就下课了吗?我还想听。”两个小男孩撇了撇嘴,我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可是已经下课了哦。”说完便关掉了课件,试探性地问了句,“你们觉得老师讲得怎…
重走先辈路,红色精神我来传——安师学子三下乡
7月31日电(通讯员林宝霞)正逢建党百年之际,为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瞻仰党的丰功伟绩,传承党的红色基因。2021年7月15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重走先辈路·红色精神我来传”红色精神讲解团队通过…
特色课程--手工课
训练营的公益课程已经开展到第三天,手工课的第一期课程(为期三天)也已经初步告一段落,手工课与孩子们平时的课程不同,所以大家上课都十分积极。手工制作,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的能…
支教提升能力 精彩未完待续
门外,是清脆美妙的鸟叫声,宿舍里,是舒缓悠扬是闹铃声,在两种声音的交错下,各位老师睁开了双眼,起床洗漱,享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期待着小朋友的到来。“清晨入教室,初日照窗边。”暖暖的阳光照进了课…
三下乡感悟:用小我之行,传递大爱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很神圣美好,然而,当亲身经历过后,才真正理解了个中滋味。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西流河中小村的,支教之前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山里的艰苦场景…
特色课程--地理常识
今天是三(1)班的小朋友与地理的第一次邂逅,地理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新鲜有吸引力的,因为在这个年纪他们很少接触地理知识,所以小龚老师不断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热情逐渐高…
三下乡感悟:最珍贵的记忆
本来报名参加三下乡的动机十分简单,可以是当作一次乡村旅行。我以为艰苦的乡村生活是一种惬意,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种希望一直维持到我进入中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