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兰州交通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

来源: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作者:李家展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在观察实践中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以实际行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沿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线,追寻筑路足迹,重温红色记忆,回顾修建历史,感悟工匠精神,传承铁路基因,献礼建党百年。

“重走红色成渝,争做开路先锋”暑期社会实践团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林梦凯指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胡渊带队,队员由学院土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造价、工程力学专业的在校学生组成。7月20日下午,实践团从学校出发,沿成渝铁路,到访沿线城市,实地调研、参观考察、学习体验、访谈宣传等多种方式开展社会实践,以实际行动引导号召新时代大学生“永远跟党走,奋进新时代”。

穿越时代记忆,回顾成渝铁路历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一直梦想能打通天堑,畅游神州。1903年,四川总督锡良上书奏请自办川汉铁路,成渝铁路为其西段。川蜀民众踊跃认股。1911年,清政府宣布“铁路国有”,转而卖给英、法等国。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由此爆发,成为辛亥革命导火索。

后来,国民政府重启成渝铁路,但直到新中国成立,成渝线依旧是地图上的一条虚线,四川百姓盼了近半个世纪,也没见着一寸铁轨。共产党没有让人民继续等待。开国大典后不久,时任中共中央西南局书记邓小平主持召开西南局常委办公会,决定“兴建成渝铁路,造船修建码头”。报告得到中央批准,成渝铁路成为国家战略。

1950年6月铁路动工,四川各界群情振奋。新中国刚刚成立,百废待兴,还面临西方国家的封锁禁运,要修铁路谈何容易。“依靠地方,群策群力,就地取材,修好铁路!”党中央的指示明确有力。鞍钢的钢锭、上海的钢梁、武汉的机车,源源不断运到重庆。铁轨、螺丝钉、炸药、水泥等材料,全部自制。全川人民踊跃捐献枕木,青年献出做新床的木料,老人献出做寿棺的方材,有的人还献出了珍藏多年的樟木、楠木,全川共献枕木129万根。

不久,朝鲜战争爆发,筑路主力军北调参加抗美援朝。他们留下的任务,由从各城镇招募的失业工人和沿线动员的农民工所接替。

当时党组织没有公开,民工就看干部、指导员如何做。饭不够吃,指导员先放下碗;工棚地下回潮,指导员把稻草让给民工多铺些;发生塌方,指导员让民工先出洞口,自己最后出来……好的干部带出了好的筑路队伍。1952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只用两年就完成了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线的修建。

沿线调研访谈,汲取铁路发展力量

在前往成都途中,实践团成员对开往成都K198次列车乘客和乘务人员进行了交流采访。在谈到近几年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话题时,大家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乘客对于近几年列车提速,沿线服务质量提升等关系到旅客切身乘车体验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表示,每次乘坐火车出行,都能感受到越来越好的乘坐体验,乘务人员会贴心的为你提示行程信息,有困难时也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实践团成员还跟乘务人员进行了交谈,他们也表示,近几年,铁路设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列车行驶更加平稳了,列车上配置也变得更加人性化,旅客素质有了进一步提高,铁路能拥有这样的进步,还是从心底里感到自豪的。

当了解到实践团前往成渝线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后,乘务人员们纷纷表示支持,并将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告诉给实践团成员们。大家意识到,正是有了这些无私奉献的铁路人,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才能取得进步突破。

重温燃情岁月,弘扬成渝铁路精神

成渝线的建成,充分展现出了新中国的力量、新中国的智慧、新中国的形象,凝练着成渝铁路筑路者“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成渝精神,是他们让成渝铁路从图上存在了半个世纪的一条线,变成了实实在在能够为西南人民带去改革变化的铁路大动脉。使得一座浸润着舒适惬意的“烟火成都”,一座带有魔幻气质的“山城重庆”连接在一起。铁路人用实际行动打破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魔咒,成渝铁路在政治,经济,交通等方面改变了西南地区的格局,为区域经济腾飞发挥了巨大作用。

实践团成员们意识到,当年,新中国政府在修建成渝铁路中展现的强大组织能力,让人们相信,跟党走,生活会越来越美好。大家深信,勇敢而勤劳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完全可以用自己的力量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作为交大土木学子,我们要向成渝铁路筑路先驱们学习,将“敢为人先、艰苦奋斗、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的成渝精神融入自己的血脉之中,为我国铁路运输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4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淮师大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返乡活动

“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新闻稿为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引导和帮助广大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张才干,做……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淮师大学子暑期三下乡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

为了提高公众对法律知识的了解和意识,推动法治社会的建设,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于2023年7月1日至7月3日赴安徽省芜湖市开展普法教…… 卢芳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为先”淮师大计科普法团#近日,淮北师范大学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支由热血,具备法律基本知识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青年组成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以法律宣传…… 王雪 淮北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助爱支教行 美好进行时
清晨,万籁俱寂,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7时30分,支教队员迎着晨风,呼吸着新鲜晨气,早早地来到教室张贴事先制定好的班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规的制定有利于增强班级管理的科学性,树立学…
“与梦”结课:总结来路,前瞻去路
7月28日,岭南师范学院教科院“与梦”社会实践队在茂名化州市那务镇新屋小学为期十一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圆满结课,全体线上线下的队员们与学生一起共同话别,总结来路,前瞻去路。上午所进行的课程已经接近尾…
特色课程--绘画课
当孩子面对一张白纸,他能否画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当孩子面对一个命题时,他能否用画笔完整表达?你希望孩子画出的作品是循规蹈矩,千篇一律像复印机。还是能拥有自己的想法,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答案不言而…
育人者揣爱人之心护孩子成长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课咯!”“啊?这就下课了吗?我还想听。”两个小男孩撇了撇嘴,我无奈地笑了笑,说道:“可是已经下课了哦。”说完便关掉了课件,试探性地问了句,“你们觉得老师讲得怎…
重走先辈路,红色精神我来传——安师学子三下乡
7月31日电(通讯员林宝霞)正逢建党百年之际,为了重温党的光辉历程,瞻仰党的丰功伟绩,传承党的红色基因。2021年7月15日,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重走先辈路·红色精神我来传”红色精神讲解团队通过…
特色课程--手工课
训练营的公益课程已经开展到第三天,手工课的第一期课程(为期三天)也已经初步告一段落,手工课与孩子们平时的课程不同,所以大家上课都十分积极。手工制作,是一项非常好的活动,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动手的能…
支教提升能力 精彩未完待续
门外,是清脆美妙的鸟叫声,宿舍里,是舒缓悠扬是闹铃声,在两种声音的交错下,各位老师睁开了双眼,起床洗漱,享受着新一天的开始,也期待着小朋友的到来。“清晨入教室,初日照窗边。”暖暖的阳光照进了课…
三下乡感悟:用小我之行,传递大爱
这是人生中第一次支教,对我而言意义非凡。以前总把支教想的很神圣美好,然而,当亲身经历过后,才真正理解了个中滋味。我是怀着一颗激动的心走进西流河中小村的,支教之前在脑海中设想过很多山里的艰苦场景…
特色课程--地理常识
今天是三(1)班的小朋友与地理的第一次邂逅,地理知识对于三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是比较新鲜有吸引力的,因为在这个年纪他们很少接触地理知识,所以小龚老师不断引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孩子们热情逐渐高…
三下乡感悟:最珍贵的记忆
本来报名参加三下乡的动机十分简单,可以是当作一次乡村旅行。我以为艰苦的乡村生活是一种惬意,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有“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这种希望一直维持到我进入中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