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上午,枣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开启第二站,国情观察实践团来到济南市天桥区臧家屯小区,深入访谈外来务工人员郭可轩、张学琴一家。
张学琴夫妻俩五十多岁了,有三个儿子,均来自菏泽单县曹庄乡一个农村,2013年张学琴身患糖尿病并发症,前来济南调养身体,后三个儿子陆续来济南打6工。8年来,从最初跟随亲戚打工、租房住,到父子三人集体创业干建材装修,现在张学琴一家已经在济南市里买了两套房,从外来人变成了“本地人”,从农民工变为了创业成功的市民。创业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谈起创业的经历,郭传明说:”我们不仅仅是把这份工作干完,还得做出口碑,做好服务”。为此,父子三人严把质量关,工作中精雕细琢,不放过一个角落,不漏涂一罐原料。“有时候承接一个楼层,客户三天就让交工,我们只能连夜赶工,经常是睡在工地,连饭也顾不上吃。”郭传明说。
工作逐渐稳定后,两个儿子也到了找对象的年纪了,这可把张学琴愁坏了,“干装修,又是外地人,好找对象吗?”。春节期间,郭可轩一家回到农村,经媒人介绍,小儿子找了媳妇,转过年来,大儿子也结了婚。“两个儿子结婚后也一直在济南租房住,一直是外地户口,转眼间孙女出生了,我们得考虑小孩的教育问题了。”张学琴说,家底薄,又刚刚娶完两个儿媳妇,单靠大儿子一人根本无力承担在济南买房的支出。家族创业有其利弊点,在访谈中得知,他们也经历过吵闹、金钱等问题,但都妥善解决。他们之所以成功主要原因:一、传统家庭模式,男主外,女主内,女人在家做“善女”;二、父母经常给家人灌输亲情至上,大于金钱名利的思想;三、重孝道、重团结、懂感恩;四、一家有难,全家齐帮,劲往一处使;五、亲人间有问题及时说开,不在心里存芥蒂。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826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