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艺之成,尽毕生之力”,程波学长对待教育事业正是如此,不用过多漂亮的言语,用实际行动去做着自己要做的事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人间的生活,都在这大机轴中息息相关,脉脉相通。”这是李大钊先生在《布尔什维克的胜利》一文中提到的,表达了世间万物是脉脉相通的。正因如此,我们就可以理解一名教师的专业素养、思想道德素质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受教育的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还是台州师专的台州学院时,学校里到处贴着这样的一句标语:“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即身正才能师为人范。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标语,台院也是严格的按照这样的要求去培养未来的教师。程波学长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他感慨道:“在台院切切实实夯实了我们作为思政教师的素养”。尤其是在对教师的专业技能和技巧的训练上,学校十分重视“三写一说”即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和普通话,这对于教师来说是必备的专业技能。程波学长也在采访中表示十分感谢学校对这一方面的严格把关,对他的教学生涯有一个很好的保障。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遍布在整个校园,不仅指导着学院教学的方向,也让这种学院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深深的刻在每一位台师专师范生的灵魂里。正如程波学长所说的,他在台州师专所受到的教育以及台州师专所营造的教育环境,让他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职业选择、职业理想,内心也得到了充盈,获得了全方面的成长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也成为他教学之路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比起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道德素质是每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必须具备的条件。我们这些未来的教育从业者,要时刻保持自我的职业道德,守护教师的纯洁与神圣。
“五有”课堂,共创风景
思政课是引导和促进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具有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作用,它绝对不是简单的记背就可以解决问题的。程波学长认为要上好一门思政课是需要花费很多的心力,正所谓“台下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与我们分享了他眼中的一堂好的思政课的必备要素。
第一要有魂,“魂”即课堂的立意,是我们课精神支柱,体现立德树人的宗旨与追求,做到为学生的成长助力的目的。这也是在告诉我们上一堂课我们需要体现我们的价值。不能仅仅只停留在知识表面,我们需要进行深层的挖掘,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知识背后所蕴藏的。
第二要有生。我们要明确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一个引导的身份,故而学长认为应该要让学生有话语权。我们传统的教学课堂其实对学生的话语权是存在剥夺的现象的,大多数是采用灌输式的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是被教师取代的。但是我们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应当在课堂上放宽学生话语权,让学生更多的去独立思考,表达自我的想法,形成一种多向的互动关系。
第三要有情,一节没有情感的课是有缺失的,特别是思政课。思政课的内容涉及的许多方面是需要通过一些情感去传达的,是理性与感性相结合的一门课程。我们尽可能的让学生在学习较为抽象的知识时,用比较具象化的方式,让学生真情实感的感受到你所传达出的知识重点,让学生对这一门课的学习是充满兴趣的,而不是抵触与排斥。
第四是有型,我们课程设计要有一个框架。这其实是要求在备课阶段就要做好的一方面,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进行课堂设计,使设计逻辑严密、课堂简约精巧,环环相扣,条理清晰。让学生能够在你的这个课堂设计中充分的认识、理解知识,明白知识间的关系,引导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
第五要有效。思政课最后的落脚点是意和行,把道德通过道德感知转化成道德意志,再到道德行为,所谓知情意行同一。故而仅仅简单的灌输式教学说不足够,我们需要通过精心的课堂设计,去将书本上的抽象道德知识,解释、传授给学生,内化于心,并且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以及课外活动,使书本道德知识外化于行。
学长通过自己的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的思考,提出“五有”课堂,能看到他对教学的研究是深入的,他在思考该如何去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在快乐中自主学习,而不是麻木的接受学习。故而,我们可以看到“五有”课堂是通过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的交互,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终达到学生对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正如程波所说的:“思政课应该是有温度,有情感,有灵魂的,我一直追求一种情思飞扬,意行一体思政课,让思政课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心有“五镜”,促进成长
不同的疾病对应着不同的药方,不同的医者对于相同的疾病也会有不同的药方。如果把“班级管理”作为一种“教育中的一种疾病”,那么老师就是“医者”,对于“班级管理”开出自己的“药方”。程波学长为我们介绍了他的“药方”——五面镜子。
何为五面镜子呢?首先是平面镜,与学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尊重每一位学生,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增进情感;作为教师也不要刻意的去回避自己的缺点,程波学长提到自己其实更多的在课堂上会刻意的暴露自己的缺点,让学生明白人无完人。再者是广角镜,寻找共鸣点;需要教师广泛汲取、拓宽视野,走进孩子的世界,与孩子所接触的社会事物接轨。其次是放大镜,去寻找学生的闪光点,就像学长所以说的“激励欣赏是永远是对一个人的,不仅仅是对孩子,而是对所有人的一剂良药”因此需要我们去仔细的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再者是瞄准镜,直击待优点,客观的去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和不足,并且帮助他们去改正,耐心的等待他们去蜕变。最后是望远镜,探求成长点;程波学长认为“是涉及到我们做一个教育工作者的一个学生观”,事物是不断发展的,学生亦是如此,作为他们教育路上的引导着,我们要在立足当下的前提下,更要着眼未来,引导着他们制定目标,给予学生一个推力来激发其内驱力,成为更完善的自我。
五面镜子对应着五味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是班级管理的一剂良药。良药的光鲜离不开研究者背后的付出。程波学长对与自己的这份职业是专注的、全心全意付出的,无论是课题的研究还是各种比赛的参与,都是他付出的最好印证,“一生一艺”,才会对班级管理上形成自己的一套方法。
“心于一艺,良工心苦”是程波学长对思政教学的真实写照,他用行动告诉我们有收获的努力是快乐的,有目标的努力是值得的。
台州学院人文学院“你好,校友!”暑期实践队
许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784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