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馆就建在在江边,坐落于长江之滨、秦淮河口。讲解员告诉我馆内有丰富的藏品,如南京解放的照片、渡江战役时战士们用过的枪支穿过的衣物,还有一系列的表彰文书等珍贵文件。滚滚长江从远处延伸到脚下,已经恢复了平静,正如往昔激烈的战役如今已不再看出任何战争的痕迹。然而历史如这长江,绵延而来,又奔流而去,载着厚重的一切。所有的事情都会被他铭记,被后代的我们所铭记。
进了大门,首选映入眼帘的是一栋占地面积极大的砖红色建筑,这是渡江胜利纪念馆的主馆区。使用仿木结构的外立面,并做成“木船”形状,寓意“驶向胜利之船”。入口处上方镌刻邓小平同志1987年4月题写的 “渡江胜利纪念馆”馆名。在主馆区旁建有临时展厅。在身后隐隐涛声映衬下,仿佛是一座历史的雕像,沉静、肃穆,有一种与长江不相上下的雄伟与壮丽之感。我们嬉笑的面庞逐渐严肃,为这种厚重的力量所震撼。入口的左侧停着一艘船,我们很好奇,猜想一定与这次战役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一问方知这艘船身斑驳的黑色小火轮,它就是被称作“渡江第一船”的“京电号”小火轮。渡江战役期间,这艘20多米长的钢制蒸汽船,载着第一批解放军先遣部队最先渡过长江,吹响了南京解放的胜利号角。邓小平、陈毅也是乘坐这艘小火轮抵达中山码头。如今,“京电号”已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成为解放军渡江作战解放南京的珍贵见证。
像登船一样,经过一段长长的上坡,我们进了展厅。厅内人不少,入口的大厅里有刚入党的新党员在宣誓。铿锵的誓词一个个砸入胸中,激起有力的回响。我又想到了当年战场上英勇无畏的前线战士们,他们参战时大概也是我们这个年龄吧。
讲解员告诉我们,主展厅内共展示各类文物和复制品400余件,珍贵历史照片500余幅。展览共分为六部分,分别为序厅,“风雨仓皇”“天翻地覆”“人间正道”“胜利之都”和纪念厅。我们便按照历史的顺序从头看起。
右手边一面巨大的灰色墙上用金色的大字镌刻着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扎占领南京》“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已经成为千古名句,启示一代代中华儿女认识到建设伟大祖国的不易,需艰苦奋斗。
一块块图文丰富的展板和实物陈列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带我们回到了当时紧张的氛围中,我仿佛闻到了的硝烟的气息。首先第一部分是决战时期,交代了当时的社会形势和两党情况。一幅幅解放图片中的人们喜形于色,我们不难看出此时国民党大势已去,共产党已经建立起了强大的群众基础,扎根于土地,赢得了民心,二者,为此后渡江战役的奠定了强大的群众基础和后备力量。
图片中记录下了战争中不为人知的动人细节,也是这一次实践最打动我的地方。黑白色的照片记录下了北平国民党军官向人民解放军移交防务的场景:二军官在城门口面对面敬礼,不用查就可以猜出衣服厚实臃肿的和紧身干练的是哪一方了。两队士兵依次排列左右面容严肃。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不用一兵一卒,即打开了北平的城门。孙子兵法中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解放军顺应了时代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愿望,二者结合,怎能不胜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476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