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女生节,我听闻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产物,山东大学首开女生节先河,而后在中国各大高校中展开,成为当代高校校园趣味文化活动的重要部分。
女生节被定在三月七日,与三月八日只有一日之差,可以说现在有许多人更愿意接受女生节、女王节、女神节而不愿过妇女节。可能说这种过三七女生节,而拒绝过三八妇女节的心态本身就是有着不想长大还比较幼稚的心理,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s Day其实就是一个国际女性权益日,1909年3月8日美国女工游行示威罢工要求实现男女平等对待,而后在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上,三月八日正式成为国际妇女日。而不是中国所定义的仅仅属于已婚女士的节日。
我们不反对女生节,给渴望留在校园时代的孩子们设立一个节日,她们愿意的话就有这个权利。校园里的女生节主要就是为了庆祝一个节日,尽量让姑娘们开心而已,但微博上#女生节取代妇女节#说什么妇女节三个字的生理性属性太强烈,相对来说更加喜欢女生这个称呼。在大多数人看来,女性是主要的消费群体,正如双十一这个被捏造出来的购物狂欢节,对于三八这个节日,商家似乎想要找出一些理由来让人们掏出钱来为其买单,硬要用俗气的商业概念来盖住这么一个纪念日。
我记得我的高中班主任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她说:在她们那个年代,女性更注重的是自身的修养和知识的积累,但是也逐渐注重外在的打扮了,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但这也是对于自己的要求。她提到一首舒婷的诗——《致橡树》
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
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绝不学痴情的鸟儿,
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一起迎接暴风雨享受阳光雨露。
她说这首诗是被那时的女性所中意的,传统的爱情观被时代冲击,舒婷热情而又深情的爱情观,独立而自由的人格带给她们新的向往。因此无论是年龄渐大、还是外貌发生了改变都没有什么好介意的,她们从不认为年轻貌美是一种多么宝贵多么了不起的东西,难道除了青春的少女其他年龄阶段的女性就没有她们自己的魅力了吗?
做一个新时代的女性应当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女性主义不应该被爱情和购物所影响变得狭隘,就像之前女生节女生挂出来的一条横幅:“我们不需要免费的早餐,我们需要的是被尊重,被平等的对待,被认可。”若核心权力不平等,小恩小惠有何益?我们应该认识到女性主义真正的目标并不是女性的特殊化,而应该是女性的不特殊化,只要是成年人,无论性别,都是平等的人,我不希望因为自己女性的性别而得到或失去什么东西,更加不会希望因为自己的性别让别人失去什么。
愿这个世界,男性、女性、年长的、年幼的,世上所有的人都能被平等的温柔的对待。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4762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