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不常被看见的土地——走访塘下环卫站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

来源: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胡琼

不常被看见的土地——走访塘下环卫站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瑞安营实践活动(二)

编者按:

7月19日至25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瑞安营社会实践团在瑞安全市开展以“从垃圾处理链条看垃圾分类”的活动。作为垃圾转运链上的中心环节,环卫站的工作至关重要。但是身处城市的居民却鲜少知道环卫站的存在,仿佛这里是一片被城市隐藏的土地。为了探寻垃圾处理链条中端的工作,同时也为了寻索环卫工人们最真实的生活,我们将走近这片不常被看见的土地,为城市垃圾分类与处理的链条寻找最真实的印记。

早晨十点,季夏的塘下似乎还在沉睡,伴随滚滚热浪的是一阵阵缄默,街上鲜少有经过的行人。在这宁静中,我们走近了那片唯一发出轰鸣声的土地——塘下环卫站。

不同于我们之前走访的小区的鸟语花香,环卫站首先用一阵阵浓烈的气味来“迎接”了我们,伴随着上午正炽的阳光,一时间让我们有些难以适应。舒缓一阵后,这种不适感倒加重了我们对此地的好奇:在这里居住的人们究竟怎样工作和生活?

这是怎样的地方?

迎接我们的是塘下环卫站的站长,在他引导我们走向用于采访的会议室的途中,我们看到了沿途的环卫站的工人,他们或认真操纵着机器搬运垃圾,或对我们投来好奇的目光。好像我们的到来,给他们平静如水的生活,带去了一丝波澜。

会议室朝阳,加之空调临时出现了问题,在闷热的环境中,我们开始了采访。欠佳的采访环境并没有影响站长的受访热情,站长目光炯炯,与我们娓娓道来那些关于环卫站的故事。不同于前端的宣传和收集,也不同于后端颇具科技感的工业处理,环卫站的工作更多是一种单调的重复——从前端集中垃圾,然后转运向终端的垃圾处理公司。但他们的处理压力并不小,塘下镇仅有八个环卫站,150名工作人员,却承担着每日400吨垃圾的转运任务,而瑞安全市一天的垃圾处理量也仅有1700吨,也就是说他们承担了全市近1/4的垃圾转运量。而他们的工具仅仅只是一辆辆载荷300kg甚至更小的老旧垃圾车而已。

他们在做什么?

说到环卫工人的工作与生活时,站长告诉我们每天早上7点前环卫工人就需要将路面上成堆的生活垃圾处理好,完成他们昨晚“缺席”的工作。但由于城市居民随手扔垃圾的情况较为严重,经过短暂的休息后他们8:30就要进行路面保洁,并一直持续到11:30。午后,当整个城市都进入昏沉的睡眠时,他们需要头顶烈日,在烈日的炙烤下13:30就开始工作,一直持续到17:00。而整个过程没有多少趣味性,陪伴他们的只是单调的收集、整理与运输,还有无处躲藏的高温。

工作中的挑战为何?

在谈起目前遇到的困难时,站长也和我们语重心长地分享,由于机器的老化,目前机器的处理效率只有以前的一半,因而不得已只能采取先将收集来的垃圾倾倒在地面上,之后再由机器集中转运,而这也是我们刚到环卫站时闻到的阵阵气味的来源。似乎是来了兴致,站长带我们实地参观了他们处理餐厨垃圾的机器车间,在他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环卫站还承担了一部分处理餐厨垃圾的任务,在机器的转化下,1吨的餐厨垃圾可以转化为150kg肥料。但站长同时也和我们陈明,环卫站的工作只是垃圾分类链条上的小小一环,他们的日常工作大多是负责简单的转运工作,并没有太多复杂的工序。

他们被看见了吗?

“感谢站长抽出时间接受我们的采访。”

“不不,应该是我要感谢你们在大热天来我们这儿进行走访。”站长说这话的时候正好一滴汗从脸上流下。

结束环卫站的走访后,我们心中留下更多的不是采访所得的数据,而是一种难以言明的百感交集。身处城市整洁环境中的我们真的很难发现有这样一片远离我们的土地,在其上工作的人们无论酷暑或严寒,日日夜夜重复着单调的工作,还给我们的舒适、温馨和城市缤纷的色彩。环卫站的工作常像一泓静默的水,背后却隐藏着经年累月的忍耐和缄默。何况,他们的努力,他们的故事,往往被深埋在城市里。他们将自己一点一点埋藏,奉献的却是一个城市的整洁。

合影完准备离开的时候,我们注意到环卫站右侧的工人住房上写着几个小小的白字“向城市美容师致敬”。或许是光线的原因,白字显得格外醒目。这几个字或是外界对他们的赞赏,或是他们单调的工作中对自己的肯定。

化用一句话来说,我们之所以没有看到肮脏,是因为有一群人把肮脏挡在了我们看不见的地方。虽然不常被看见,但城市的斑斓中,处处闪烁着他们的光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2333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用爱维护童真 用心温暖梦想

因为爱,简单的事情变得有了意义。为丰富中小学生暑假文化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目标梦想的引领,改变乡村留守儿童知识贫乏的现状,从而实现乡村振兴。近日,服务团来到黑池……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深入基层牛场 理论结合实践

为了进一步了解黑池镇养殖业发展,将所学知识贯彻于实践。服务团来到了黑池镇马家庄,在和当地雷书记取得联系后,共同前往合阳县雷海艳家庭农场参观肉牛养殖场。据了解,该家庭农场属于……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绽放热土 助力乡村振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济南市章丘区双山街道三涧溪村考察时说“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服务乡村振兴 放飞青春梦想

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给华中农业大学“本禹志愿服务队”回信中“积极加入青年志愿者队伍,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用知识和爱心热情服务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坚持高扬理想、脚……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

“党员”,一个庄严又神圣的称号,它赋予了人民党魂,使得对党的使命感更加强大,以至于一些老党员离岗不忘党,退休不褪色。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重任,服务团来到了合阳县黑池镇五…… 动科学院赴陕西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2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这次下乡活动,我受益非浅,我明白到农村缺少的是教育与信息,同时这也锻炼、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这虽说是我第一次参…… 何琳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1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方面,也是现阶段我们能把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结合的一个重要媒介,在暑假时期进行的暑期实践活动,带给了我很大的感触和社会经验,让我切身的感受…… 李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西农学子赴合阳三下乡感想10

在今年暑假初期,我们进行了暑假社会实践活动,赶赴陕西省合阳县进行支教活动和关于当地留守儿童,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民情的走访调查,也对老党员进行了采访。此次社会实践中,我们需要早…… 职卓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

青春浇灌希望 爱心点亮未来—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支团支教生活纪实

在祖国西部的青山绿水间,兰州交通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青年学子们正以教育为笔,以青春为墨,在西部教育的广袤画卷上描…

追“锋”青年,志愿同行 —基础医学院2023级临床医学第五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的关于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论述与对深入开展雷锋活动的重要指示,让闪耀着时代光辉的精神火种…

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 高质量发展——湖南农大青年志愿服务

近日,湖南农业大学牛犇犇青年志愿服务团走进长沙市开福区好人馆,以“激活红色密码!沂蒙精神赋能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为主…

最新发布

以心迎新 “医”生有你
2020年7月10日,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正式发布招生章程。学校招生工作正式展开。招生工作陆续开展不仅有招生办公室的各位老师的努力,”医”生有你队的全体成员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医”生有你队由党委宣…
合肥工大学子线上地质调研,普及地质文化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主题活动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成功举办“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主题活动为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9月18日下午4:4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军训间隙在二期灯光球场开展“9·18勿忘国耻”爱国教育活动,活动由学院党…
关于垃圾分类管理层的二三事 ——走访河埭桥社区、瑞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市环卫管理中心
关于垃圾分类管理层的二三事——走访河埭桥社区、瑞安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及市环卫管理中心——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瑞安营实践活动(三)…
烈日下的热情走访——瑞安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大探秘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
烈日下的热情走访——瑞安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大探秘——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瑞安营实践活动(一)7月19日上午,绿之源瑞安营实践团队前往…
自然探索未完待续 ——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
自然探索未完待续——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自然营)实践活动(五)2020年7月29日至31日,“绿色-自然营”活动已经进入了尾声。经过多…
身边的动植物
身边的动植物2020年7月26日至28日,我们分队的成员分别在自己的家乡进行了多项调研和自然观察活动,并进行了记录和讨论,旨在提高自然素养与环保意识。一、严诗忆(含笑、浙江金华):7月26日,含笑同学来到了金…
自然观察增学识,物种统计显身手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
自然观察增学识,物种统计显身手——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剪影在7月20日至22日的三天时间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绿色-自然营”营员们积…
自然观察正当时 ——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
自然观察正当时——记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赴浙江杭州、温州等地“绽放生态之美,共筑绿色小康”暑期社会实践团(自然营)实践活动(四)2020年7月23日到25日,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继续以线上与线下结合的…
起承转合开新篇
起承转合开新篇距离开营已经过去快一周了,但大家的热情却并未退却,自然营的第五到第七天,依旧有干货满满也生动有趣的线上课堂,有独树一帜的线上自然导赏,还有令人捧腹的内建活动,但同时营员们也迎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