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走进产业扶贫基地,感受“造血”式扶贫力量

来源: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作者:李雪倩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清远市连江口镇连樟村考察时说,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为了解家乡产业扶贫的政策和具体实施情况,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李雪倩走进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上堡乡竹溪村产业扶贫基地,通过实地调研,切身感受产业扶贫在脱贫攻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竹溪村产业扶贫基地

因地制宜+特色农产品=产业振兴

基地种植区种有多种农作物,包括水稻、红薯、花生、大豆、柑橘等,其中最主要的还是水稻。水稻是喜温喜水作物,对光照的要求也比较高,而竹溪村早春温暖多雨,夏秋季节光照充足,再加上修建的梯田具有十分显著的蓄水、保土和增产作用,通风透光条件也比较好,使得水稻种植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之一。此外,村中成立的竹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在耕作生态水稻,打造梯田景色的同时,结合上堡梯田客家农耕文化景区特点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品牌影响力,生产销售具有上堡地方特色的深山梯田优质大米,开发经营上堡黄年米果、客家梯田上堡水酒等产品,使得竹溪村的水稻种植产业不断振兴。

村民收割早稻

双季稻+稻田养鱼=探增产路

据水稻种植合作社发起人之一郭名红介绍,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今年竹溪村将近60亩的耕地由种植单季稻改为了种植双季稻,同时还复垦了150多亩的荒芜耕地。此外,今年还在稻田中放入了小鱼苗,比起在普通的池塘中养殖,鱼苗的生长速度大大加快,同时鱼儿会吃掉稻田中的害虫和杂草,排泄粪肥,翻动泥土从而促进肥料分解,为水稻的生长创造良好条件,一般可使水稻增产一成左右。但由于鱼苗的加入,今年稻田中除草剂和除虫剂的用量都比较少,使得稻子的长势和产量并不乐观,而许多鱼苗也被持续的大雨冲击到河里而损失。双季稻的种植以及稻田养鱼技术的创新,都是村民在增产路上的努力尝试,但要实现增产,仍然需要更多的探究和实践。

竹溪村稻田养鱼基地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脱贫增收

据郭名红介绍,产业扶贫基地的农作物都是由村中成立的竹溪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发起种植的,合作社的发起人中有5户属于村中的精准扶贫户。合作社最初通过发起荒芜耕地的种植业,引领村中的贫困户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一些收入。为了全力配合精准脱贫工作,合作社自成立以来,始终认真做好带贫益贫工作:2017年为11户贫困户增收113200元;2018年为14户贫困户增收64660元;2019年为16户贫困户增收91450元,3年共带贫益贫269310元。在合作社的引领和贫困户自己的努力下,不仅解决了部分村民的临时务工就业问题,更使得不少贫困户走上脱贫之路。“在村子里干活,一个月大概能赚到3000块钱,还能照顾到家里,真的很不错了。”李亦芳是村中的贫困户,每天干完自己家里的农活就到基地参与劳作,不仅挣了一份工资,还照顾了家庭。

李雪倩采访正在稻田里忙碌的村民

产业是脱贫的根基,要真正实现贫困人口增收并稳定脱贫,首先必须立足于产业:挖掘地方特色,壮大优势产业;结合地方实际,不断探究寻求产业发展;其次必须紧密结合贫困人口的利益,提高贫困人口的自主脱贫能力,真正实现由“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开发式”扶贫到“参与式”扶贫的转变;此外,扶贫还需扶智,目前竹溪村的生产种植仍然采用比较传统的方式,缺乏先进的技术,需要耗费大量的劳动力和成本,因此必须结合科技的力量,引入更加现代的农业技术,开拓更加先进的发展思路。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一把利器,为贫困地区的发展不断注入着强大的动力,只有用好这把利器,才能真正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84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心得】感伤从何而来

最近不知为何,总是莫名的感伤?是因为何由?是因为要离开这群脏兮兮却又可爱活泼的孩子们,还是因为离开我们在这里将就住了十天的地方而感伤?而不知名的感伤从心底里升腾起来,似烟似…… 刘晓燕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素昧平生的我们

7月8日,33个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的人因为支教,为了同一个梦想而相聚在一起。8号,我们从岭师出发,从心出发,只为那一片天地带去我们的心。即使我们不曾相识,但我们拥有同一个梦想,……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最美的遇见

在这十天的日子里,我遇见最美的队友,就是你们。但看着孩子们的笑脸,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每一位队员的工作不论大小,都是为了西坡的孩子,所有的一切都值得。 因为有了这样的队员,……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遇见你们,好幸运

孩子们,我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你们。既然来到这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为孩子们做出一点有价值有意义的事情去改变孩子们。当我们将要离开的时候,那一瞬,好想大声歌唱,“与你相遇,好幸…… 董剑丽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期待相逢之日

十天的三下乡活动已经告一段落,而我最不舍的是那群孩子,最期待的就是我们能有相逢之日。…… 龚杏兰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离开之后记

下乡结束的第一天,昨天和同学们挥手说再见,心中是不舍,是郁闷,是想重来一遍的感觉。但是人生离别的场景很多,我们只能怀着对以往的感激和怀念之情不断的往前走,所以我在分别时只和……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为这落泪的时刻歌唱

下乡的日子悄悄地接近了尾声,所有的活动就只剩下最大型的文艺晚会这一项了。尽管再不舍,时间还是从我们指尖悄悄溜走。脑海中浮现着以往的我们相处的时刻,泪,已经不知不觉的为你们流……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实践心得】屡教不改是否该体罚

在我来教学的前六天,我都是认真持行队长的话,必须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严肃、刻板、恪守职责的形象。免得学生以为老师好欺负,便变本加厉的肆意在课堂动荡。但是对于体罚他们这一制度,…… 张秀玲 岭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守望心田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干中学——通过学习不断提升自我

走访校友记录陈兰,毕业于宁波财经学院,经济系14级,毕业后曾任班级文艺委员,宿舍楼长,杭州湾校区图书馆管理员,电脑社团…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探寻家乡致富经
为了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西南石油大学青志协“小品牌”实践队在全国两省三地的农村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8月3日,实践队员周志豪来到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肉鸭养殖基地进行走访,探寻乡村致富经。…
探寻乡村致富经
为了响应大学生“三下乡”的号召,西南石油大学青志协“小品牌”实践队在全国两省三地的农村开展了一系列的调研活动。8月3日,实践队员周志豪来到四川省德阳市广汉市肉鸭养殖基地进行走访,探寻乡村致富经。…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乡村脱贫小分队团队实践
乡村脱贫小分队队伍总结—赴柘城县胡襄镇唐楼实践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过去,农民只能依靠土地劳作,虽面朝黄土背朝天,却得不到基本的生活保障,而现在的农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不少农民…
疫情期间调研感悟:成长
大学生网报襄阳9月1日电(通讯员黎思静刘佳敏)调研进入了尾声,16天的忙碌快要结束了,还有点难过。回想起刚开始的筹备期,一天不知道响了多少次的语音通话铃声,现在静谧无声的房间空旷得可怕。我们的团队…
安徽学子三下乡:新冠背景下,皖北地区地摊经济现状调查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全国经济受到了一定影响,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局面,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指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目前,安徽…
安徽学子三下乡:新冠背景下,地摊经济现状调查
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全国经济受到了一定影响,为适应常态化疫情防控的新局面,中央文明办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已明确指出:不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目前,安徽…
湖北学子三下乡活动总结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也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更是全民战“疫”的重要一年。从2020年初的疫情肆虐,到部分地区洪水的泛滥,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所有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正常生活秩序受…
湖北学子三下乡:赴襄阳疫情后民生调研组——关于老年生活的调研报告
中国大学生网报襄阳8月1号电(通讯员侯诗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赴襄阳疫情后民生调研组走访调研农民在疫情期间和疫情后的生活状况以及农作物收入情况,能够更好的了解到国家发展状况对于民生生活的…
安徽学子.云实践:维护生命安全,调研大学生学车情况
中国青年网滁州9月1号电(通讯员吕强)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我们见到的太多,也失去的太多。我们明白生命是多么的脆弱,所以生命安全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
乡约锦秋实践团-寻乡村新景,探富强之路
乡约锦秋实践团-寻乡村新景,探振兴之路“五汶萦洄一脉深,巡崖转壑下千寻”,近年来,坐落于汶河古渡口周边的马庄镇吴新村从支部建设入手,整治村内道路环境,完善村级场所规范化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