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安徽农业大学茶食院小分队开展“走进贫困区 挖掘特色食品 助力脱贫攻坚”活动

来源:安徽农业大学 作者:朱艺娜 卢思捷 纵

挖掘当地特色食品,助力乡村脱贫攻坚

本网讯8月17日至20日,来自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我们,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积极围绕“挖掘当地特色食品,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主题,走访贫困地区实地调研当地贫困原因,帮助贫困户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努力发掘当地特色食品,农业企业生产实践学习考察等活动。

1.实践初心

为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青年的时代任务。我们需要知道农业生产中的很多现实问题,只有深入农村、深入基层才能明白。走进贫困区、农村地区,学习艰苦奋斗精神,感知作为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这对于身处象牙塔中的我们,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名共青团员,我们深知担负的责任和使命,不但要行于己,还要行于人,展现出共青团员严谨、认真、朴实、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在假期里,我们积极投身家乡的脱贫攻坚工作,希望能够贡献出属于自己的那份微薄之力。

2.实地调研

由于疫情原因,身处各地的的小队员无法聚集,于是决定到自己所在地区的附近贫困区分别走访。我们队员分别选择到附近的寿县,萧县及颍上县进行了实地调研。似火的骄阳抵挡不住团队成员们和当地居民干部的热情,来自不同年龄段乡村居民对调研工作给予了积极的配合,调研的课题也引发了村民们自身对关于脱贫攻坚方法的热烈讨论。

(1)8月17日至18日上午,我们小组队员在不同贫困区开始了各自调研之旅第一程:询问当地村干部来了解当地贫困的具体原因及脱贫困难所在。

为此,小组成员来到了各个贫困地区的村支部,简单说明来意后,村干部们表达出对我们调研的大力支持,他们热情地们对他们的日常工作进行了简单介绍,我们看到了基层干部们在基层扶贫工作的付出与辛苦。

8月17日上午小组成员在寿县迎河镇大店村村委会调研

8月18上午小组成员在萧县杜楼镇马阁村民委员会调研

小组成员询问当地村干部关于扶贫攻坚的建议看法,调研当地贫困的具体原因

(2)8月18日下午我们进行了调研之旅的第二程:通过到贫困户的实地走访,参观当地贫困户,询问当地居民来了解当地贫困的具体原因及目前已经对脱贫目标已经做出了哪些努力,让“三下乡”活动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乡村居民。

小组成员认真询问村民关于扶贫工作的意见及建议

小组成员走访贫困户,为贫困户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通过对当地居民的实地走访调研,我们小组成员采访了大多数贫困户的贫困原因:由于身体疾病导致家庭长时间缺乏劳动力从而导致贫困。

2020作为脱贫攻坚战的最后一年,这些问题也在逐步被解决着,当地政府通过为贫困户贷款和产业扶贫项目补贴帮助贫困户发展大棚蔬菜,在当地政府的帮扶下,贫困户们也逐渐实现了健康脱贫,获得了社保养老。现如今,随着相关扶贫政策的优化,许多人都可以实现在家乡创业,借助家乡已有的资源和政策背景,可以做到事业有成的同时家人团聚。(3)8月19日上午,我们小组开始了调研之旅的第三步:发掘当地特色食品,并用自己的专业对其提出相关建议。

8月19日上午,小组成员拜访了寿县当地特色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李大哥热情地向我们介绍道,该合作社是联合当地贫困户一起成立的企业,是帮扶项目的主力军。

8月19日下午小组成员寻找了当地特色食品——八里河咸鸭蛋,并向其店长询问八里河咸鸭蛋作为特色食品的发展背景。店长介绍道八里河作为鱼米之乡,盛产鸭蛋,把鸭蛋进行腌制,可以配合当地的旅游景点作为景点特色销售。从而达到助力脱贫的目的。

参观当地微小型食品企业

8月20日上午,小组成员参观了当地的寿县迎淮豆制品有限公司,在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豆制品的全动化加工工厂,并就公司的企业文化、运营管理、机构人员等进行了学习交流。成员们了解到公司拥有全自动化豆制品加工的技术,为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为脱贫攻坚贡献出了一己之力。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阶段,乡村振兴的号角也已经嘹亮吹响,广大陇原青年凝心聚力,埋头苦干,以奋斗的姿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以昂扬的斗志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中书写青春华章。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更加清楚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在未来将如何应用到各个环节上,我们也更希望此次实践活动能够影响周围大学生对于社会实践的看法,吸引更多人投身于祖国的建设事业,汇集青春之力,共同创建幸福中国!(卢思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8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

假期期间,我来到了“九一八纪念馆’,使我这个没有机会去亲身经历这些事变的幸运儿,有机会去亲眼目睹革命先烈的不屈与侵略者的狰狞面孔。那些革命烈士,为了革命,不怕严刑拷打,不怕…… 丰淑娜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参观沈阳918历史纪念馆,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2024年1月27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花园宝宝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沈阳市九一八历史纪念馆参观。此次参观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学习红色故事、红色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并向社会传递红色火…… 杨雪怡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积米崖码头进行渔业调研

导语:2023年7月21日上午,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积米崖码头进行社会调研,深入了解当地渔民生活和收入水平、渔业现状和发展趋势。此次调研旨在为调研……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筑梦“蓝色粮仓”:探索青岛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青岛的优势。为探索青岛渔业发展和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渔业渔民…… 杨丽婷 李悦铭 石一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走进渔村码头 调研青岛渔业建设

为了解青岛市渔业发展现状,正确认识渔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于7月20日和21日前往积米崖、台西头村进行实地调研,并走访了当地海洋局,与各科室人员进行…… 孙小涵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深入“蓝色粮仓”——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之路

靠海吃“渔”,资源使然。海洋自古以来就是我们重要的食物资源宝库,作为沿海城市,渔业是西海岸新区的优势。为探索琅琊镇渔业发展及渔民生活,了解海洋传统产业改革和升级,提高社会对…… 杨丽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渔石俱进实践队赴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进行渔业调研

2023年7月21日下午,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青岛西海岸海洋发展局开展渔业调研活动。该活动旨在促进渔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强与海洋发展局的交流合作,为优化渔业生产模式和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参考…… 李悦铭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琅琊台台西头村渔业蓬勃发展,展望光明未来

2023年7月20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渔石俱进实践队前往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琅琊台台西头村进行采访。此次采访旨在了解当地渔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实践队队员与台西头村的村长…… 郭子源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为民为国掀微澜 平凡人亦有不凡 ——浙江工商大学“百年百人话初心”专项社会实践团
为民为国掀微澜平凡人亦有不凡——浙江工商大学“百年百人话初心”专项社会实践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
易地搬迁好政策 安置居民笑开颜
2020年8月21日上午8点,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调研团赴安化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高马二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延富的带领下,调研团一行来到了高马二溪蒋家片集中安置点。一到安置点,两栋整齐崭新的…
关爱留守儿童,筑梦扬帆起航——河海大学调研团深入了解宝应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养家糊口而远离家人辛苦工作。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
观非遗展馆,传非遗文化
随着时间巨轮的飞速运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需要受到人们的“怜惜”。实际上,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念。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青岛科技…
上外贸学子暑期实践——走访农业单位及社区问卷调查
7月2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新生的芦笋”实践小组走访淮北市濉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并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以更好地了解淮北市农业发展以及新媒体营销现状。实践小组来到单位之后…
薪火相传·让非遗活起来
2005年12月,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重要…
“品”滨州非遗展馆,忆家国乡愁
2020年八月中旬,得兴去滨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这是疫情到来之后我第一次走出家门眼望当下的祖国。去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辗转难眠,怀揣着万分的激动踏上了这条足以令我难忘一生的路。初识时得知…
我愿知浩海,强国心不改——三下乡线上海洋知识大调查活动
我愿知浩海,强国心不改2020暑期团队调研纪实及协作心得感悟项目“调查当下网友对海洋知识了解情况并探讨解决方案”于8月3日正式启动,由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热衷志愿服务的5名同学共同参与。2013年8月3日人民日报…
品滨州非遗,忆家国乡愁
2020年八月中旬,得兴去滨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这是疫情到来之后我第一次走出家门眼望当下的祖国。去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辗转难眠,怀揣着万分的激动踏上了这条足以令我难忘一生的路。初识时得知…
感受非遗魅力,弘扬传统文化
为创新文化现代化,促进滨州市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推广。2020年8月15日,我有幸参加青岛科技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调研团赴滨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馆开展调研活动。本次活动先后观看了民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