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关爱留守儿童,筑梦扬帆起航——河海大学调研团深入了解宝应留守儿童现状

来源:河海大学商学院 作者:hhu关爱留守儿童调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为养家糊口而远离家人辛苦工作。在广大的农村也随之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双亲生活上的看护和思想上的引导,留守儿童意外身亡、价值观崩坏、个性偏离的例子层出不穷,令人唏嘘不已……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各方关注、社会期盼。为给留守儿童送去关怀,也为详细了解宝应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2020年8月5日至8月18日,河海大学扬州宝应关爱留守儿童实践团前往宝应县黄塍镇的同心·希望村塾和宝应县民政局开展了“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

【走近留守儿童,探索水之魔力】

8月5日下午,调研团前往希望村塾,以课堂教学的方式,给孩子们送去温暖。听取了开发区团工委朱晓雯书记的建议,团队选取“水的魔力”作为本次课堂的主题。

本次课程总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分别是探究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情况,研究水的浮力的变化和探究水的张力。课堂中,团队成员鼓励小朋友们积极讨论,并在每组实验结束时进行讲解,让小朋友们更直接地体会背后的科学道理。

实验时小朋友们的表现十分踊跃,在讲到有关水的浮力时,举出了海绵和鸡蛋的例子,更联想到潜艇以及自己平时做家务洗碗时碗盆下沉的画面,课堂氛围愈加活跃起来。在研究水的浮力变化时,实验现象不是很明显,但小朋友们一直在耐心观察,在看到鸡蛋逐渐“站立”起来是脸上更是充满了喜悦。在最后研究水的张力的实验中,小朋友们小心地往盛满水的杯子中加入回形针,并通过侧面观察水面来判断水是否要溢出。

通过一下午的活动,我们真真切切地走近了留守儿童,感受到了他们的学习热情,被他们的笑容所感染,同时也为自己能为留守儿童带来温暖而深感荣幸。

【访谈了解现状,展望留守儿童未来】

8月12日上午,团队前往宝应县民政局,通过采访民政局办公室主任吴寿军先生,了解宝应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和已开展的针对留守儿童工作等重要情况。

访谈中,吴主任介绍到宝应作为有14个镇区、283个社区且以农村为主的县城,目前有农村留守儿童1587人。

本次访谈还询问了吴主任关于维护留守女孩权益和留守儿童募集资金机构等专业性问题。吴主任对此介绍到,民政局与妇联、教育局等协同合作,全力推动女童关爱,以及春蕾计划的实施。团队在访谈中了解到:为强化儿童和家长防范性侵害意识,“护蕾花开”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公益项目为超过3.5万名学生和家长开展教育讲座近700场。

本次访谈吴主任专业的分析和讲述让成员们受益匪浅,使得成员对留守儿童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在此基础上,团队能为帮助家乡留守儿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开拓留守儿童视野,携手探索水的秘密】

由与先前开展的“探索水之魔力”小课堂的反响很好,为了让希望村塾的孩子们了解更多关于水的小知识,调研团于8月18日再次前往希望村塾为孩子们上课。为体现河海特色,经调研团成员集体商讨,决定依旧采用做实验的方式,以“水”为主题,为孩子们上一堂别开生面的课。本次课程总共进行了三次实验,分别是探究压强和了解水分子的扩散作用。

实验时小朋友们的表现十分积极。在讲到有关水的压强时,小朋友们对瓶子中的水是否会流出各抒己见,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在进行水的分子扩散的现象时,小朋友们对滴入色素的水在纸上的扩散现象很感兴趣,都迫不及待地拿起道具实验,并在成员的指导下,往水中滴入各自喜欢颜色的色素进行调色。小朋友们发挥想象力,进行了各种奇妙的猜测。团队成员还将水分子比喻成小精灵,将分子扩散比喻成小精灵乱动,通过形象拟人的描述让孩子们能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知识。

我们的这次课堂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简单易懂的小实验让孩子们近距离的接触生活中的科学小知识,也拉近了生活与科学的距离。团队成员希望尽绵薄之力,为希望村塾的建设与未来助力!为留守儿童的梦想护航!

【了解村塾建设,共创美好未来】

8月18日,除为孩子们上课外,我们还对希望村塾负责人朱晓雯进行了访谈,希望了解希望村塾目前的基本情况。

在交谈中,朱晓雯书记提到,目前希望村塾经常举办的活动有心理课堂、学业辅导、兴趣培养、自护教育等,主要以公益课堂和户外参观等形式开展。除了大学生志愿者会积极参与教学以外,辖区内五老志愿者、机关青年、大学生村官、村(社区)团支部书记也为希望村塾提供过教育帮扶。

即便目前希望村塾有自己独特的优势——能利用有特色的的纪念品宣传推广,如黄塍秸秆画、芦苇画等,但依然面临着许多问题:活动周期不固定,无法保障;硬件设施不完善……

基于目前希望村塾的发展状况,朱晓雯书记认为在未来希望形成固定的宣传渠道,如官方公众号宣传、与新闻媒体合作、依托村部(社区)宣传栏等载体,让更多的人参与到希望村塾的建设中来的。

本次实践我们走近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在课堂的氛围中给他们带去温暖的同时,自己也倍感自豪。同时,通过对吴主任和朱晓雯书记的访谈,了解到了留守儿童的现状和解决问题的难处。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本地大学生们、青年志愿者们投入到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中,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出谋划策,为留守儿童的未来“筑梦扬帆”!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108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五日

7.12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五日,-今天是我们暑期社会实践队实践活动的最后一天,在经过了14天的实践活动以后,队员们终于把本次实践队的所有任务,圆满完成,因此今天的任务,主要是将实践队……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四日

7.11日。实践活动的第十四日,今天是我们实践活动的倒数第二天,经过十三天,队员们的努力与学习,终于把本次实践活动的任务全部圆满完成,从一开始的黄庄小米标志设计与包装设计,到第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第十三日

7.10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三日,讲过昨天的初步汇报和定稿以后,队员们将老师和队员们提出的建议和指导进行应用于参考,对于实践队初步设计的作品进行修改和调整,队员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二日

7.9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二日,昨天的活动中,队长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将石墨面粉的设计任务进行了分配,标志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品牌标志设计,包装设计组负责石墨面粉包装设计。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一日

7.8日。实践活动的第十一日,在实践队伍三天的努力下,黄庄小米的品牌标志设计以及黄庄小米包装设计已经完成,队员们在这三天中积极应对,用心设计,每隔一天都会整理当前阶段的成果和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十日

7.7日。实践活动的第十日,经过昨天的讨论和研究,我们实践队的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的成果汇报以及定稿的工作,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九日

7.6日。实践活动的第九日,z昨天,我们实践队的队员分成了两个小组,分别进行,黄庄小米的标志设计,以及包装设计,今天,我们两小组的成员,在工作室二,进行了初步的汇报工作,两个小组……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融入祖国山河,设计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第八日

7.5日。实践活动的第八日,经过了一周的讨论和整理以后,我们睡觉哦就队伍决定选择黄庄小米进行小微企业品牌形象设计,作为实践活动对象,因此今天的任务是进行,根据现有的实践队员进行…… 6003180103 许昌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管青衿践初心,政社携手绘新篇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社区服务项目再次开展,公共管理学院(以下简称公管院)青年学子以躬身实践诠释责任担…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和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联合举办“心聚团队 合作共进

为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团队合作的核心价值,强化集体向心力,4月20日,传媒技术学院联合数学科学学院、法学院,于聊城大学北田径…

传媒技术学院举办“传薪火以继往 怀赤忱而开来”主题升旗仪式

为传承革命先辈精神火炬,赓续红色血脉,厚植青年学生爱国情怀与责任担当,4月21日,传媒技术学院在西校区十一广场隆重举行“…

最新发布

郑财学子三下乡,“返家乡”宣讲“网络安全知识”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为普及家乡网络安全教育知识,提高家乡人民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他们对网络安全的自我保护能力。郑州财经学院电子商务学院“e时代”暑期社会实践团于2020年8月12日分别在家乡河南省焦作…
上外贸学子暑期实践——淮北榴园和乐土农场的电商致富道路
7月24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新生的芦笋”实践小组来到淮北市烈山区和杜集区的相关部门和农业基地,探访当地的农业发展情况以及新媒体在农业营销中的应用。曾荣获2007年北京国际林产品博览会金奖,被国家…
为民为国掀微澜 平凡人亦有不凡 ——浙江工商大学“百年百人话初心”专项社会实践团
为民为国掀微澜平凡人亦有不凡——浙江工商大学“百年百人话初心”专项社会实践团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只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懈的奋斗精神,脚踏实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获得不平…
易地搬迁好政策 安置居民笑开颜
2020年8月21日上午8点,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调研团赴安化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在高马二溪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罗延富的带领下,调研团一行来到了高马二溪蒋家片集中安置点。一到安置点,两栋整齐崭新的…
观非遗展馆,传非遗文化
随着时间巨轮的飞速运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需要受到人们的“怜惜”。实际上,在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非物质文化蕴含着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理念。升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我参加了青岛科技…
安徽农业大学茶食院小分队开展“走进贫困区 挖掘特色食品 助力脱贫攻坚”活动
挖掘当地特色食品,助力乡村脱贫攻坚本网讯8月17日至20日,来自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我们,开展为期四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积极围绕“挖掘当地特色食品,助力乡村脱贫攻坚”主题,走访贫困…
上外贸学子暑期实践——走访农业单位及社区问卷调查
7月21日,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作为新生的芦笋”实践小组走访淮北市濉溪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并在线上线下同时开展问卷调查,以更好地了解淮北市农业发展以及新媒体营销现状。实践小组来到单位之后…
薪火相传·让非遗活起来
2005年12月,为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我国将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设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对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护也成为了我国文化建设重要…
“品”滨州非遗展馆,忆家国乡愁
2020年八月中旬,得兴去滨州市文化馆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观,这是疫情到来之后我第一次走出家门眼望当下的祖国。去之前的一个晚上,我辗转难眠,怀揣着万分的激动踏上了这条足以令我难忘一生的路。初识时得知…
我愿知浩海,强国心不改——三下乡线上海洋知识大调查活动
我愿知浩海,强国心不改2020暑期团队调研纪实及协作心得感悟项目“调查当下网友对海洋知识了解情况并探讨解决方案”于8月3日正式启动,由来自中国海洋大学热衷志愿服务的5名同学共同参与。2013年8月3日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