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食誉满天下,民以食为天,时令风俗,南北各异,民间美食更是不容小觑。为了充分领略阳春特色的风土人情,了解当地美食文化特色,8月9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红蚂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阳春市合水镇黎头新村开展调研活动。
一年四季,不分早晚,在阳春的大街小巷里,四处可见大大小小的摊档,有卖发玛、蕨粉、钵仔玛、灰水糍耙等,其中,钵仔玛更是融入到阳春人的骨子中去。其它地方以甜为主的口味,而阳春的钵仔玛则是以咸为主的糕点,当然也有甜的。
当天下午,小组成员前往南粤美食重地——阳春市合水镇,探寻当地特色美食制作流程。成员们来到一家钵仔玛小吃摊,铺面简洁,美食诱人。据了解,这家摊铺的夫妇是上一辈就开始经营,至今制作砵仔(米马)已经有30多年了。
制作钵仔玛,首先得洗米、浸泡,通常都是隔夜浸泡好。然后用石磨把米磨成米浆,米浆必须达到一定的浓稠程度,这是保证口感的首要要求。如果直接把米干磨成米粉再调成糊状,则做不出那种粘腻缠绵的口感。做好米浆之后,把它分盛在一个个钵仔里,然后放到蒸笼,大火蒸煮。时辰一到,即可出锅。
对于钵仔玛吃法,阳春人也十分讲究。他们通常会先用竹片把钵仔玛纵横划成小方块,再洒上用蒜米汲取的花生油,淋上秘制的酱油,最后撒上一层炒熟的花生粉,便可大功告成。蒜的香味夹着花生的脆香味,加上米糕的软滑弹牙,真的是酱香四溢,百吃不腻。而后,小组成员又依次品尝了发玛、叶玛、灰水糍粑、土茯苓膏。发玛粘稠,口感软糯;土茯苓膏,清热解毒,酷似果冻。各种各样的糕点,不同节气有不同吃法,不同节日又有不同佳肴,中华传统的民间小吃,可谓是四季有别,风味多样。
阳春美食作为粤菜文化之一,对粤菜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民间小吃作为传统美食的一部分,它不仅是味蕾上的一点滋味,更是每个阳春人心底里挥之不去的家乡情怀。此次线下调研,深刻体会到岁月流传的家乡味道,了解了阳春美食的历史故事,深感南粤美食的文化风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29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