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黄河流域古建筑的调研#我家住在黄河边##工大实践中##土建暑假实践#7月19日,河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源榭,其成员王琛对洛阳丽景门、应天门、白马寺先后展开调研,旨在了解当地古建筑的历史和保护情况,呼吁大家了解古建、保护古建。九曲黄河,古韵悠扬。在“千年帝都”洛阳这片丰田沃土之上,遗留着着许许多多的文化古迹。王琛同学保护古建的脚步也从这里迈向远方。19日上午十点,伴随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王琛同学参观调研了坐落于洛阳老城区的丽景门。丽景门原名丽京门,始建于隋朝,整个丽景门景区由城门楼、瓮城、箭楼、城墙和丽景桥(古时为吊桥),护城河等部分组成,其城垣高厚,气势磅礴,成为洛阳老城历史文化古城街区的龙头。告别丽景门,王琛同学步行来到了不远处的应天门。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阙遗址,是隋唐洛阳城宫城——紫薇城的正南门,俗称五凤楼,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等外朝大典的场所,前后沿用530余年。这座恢弘的高楼有着“隋唐第一门”、“天下第一门”之称。近年来,对于应天门的保护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2016年,应天门遗址保护工作展示工程开工,由清华大学教授郭黛垣先生主持设计。19日下午两点,王琛同学来到了洛阳白马寺进行调研。白马寺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是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现存的遗址古迹为元、明、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经过一天的参观调研,源榭团队成员王琛感触良多,古老的城楼、重建的城门以及现有的文物见证着历史的发展,细看有些文物,人为划痕明显可见,保护工作刻不容缓。传统古建承载着古时文化与繁荣的记忆,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去行动起来,护九曲黄河,守古建不朽!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985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