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重水复,墨香氤氲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东源村木活字印刷馆
为充分了解木活字印刷发展的历史,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团六团九队,以“古县瑞安,风骨犹存”为主题,于7月18日来到瑞安东源村的木活字印刷馆探寻木活字的艺术。
前往东源村的路上,因为东源村三面环山,道路略微狭窄,道路两旁各种说不出名的植物绿意盎然,让人的心情感受到非常清新。而远山云雾缭绕,道路蜿蜒曲折,忽见一村庄,使人瞬间有了进入桃花源的感觉,令从小生活在北方四周全是平原的同学莫名惊喜,且能暗暗体会到欧阳修诗人桃花源记初入桃花源的那种感觉。快到了木活字印刷村,道路由蜿蜒转入笔直,可以感觉到应该是为了便于游客来此参观学习,不过沿途车辆并不是很多,可能是因为天气的原因。
在下午快1点的时候,我们终于进入了中国木活字印刷展示馆新馆,整个馆的外部用木建制而成,细细闻去,甚至有一些清香。以木建馆,应是为了继承与发扬木活字文化。在馆内,我们在讲解人的带领下了解了木活字印刷村的发展历史,了解了这个村子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为这个村子发展做出贡献的家族。随后我们参观了保留下来的木活字,这些木活字好似一个个无声诉说历史的活化石,使人心生敬畏之情。通过展示牌的介绍,我们了解了木活字印刷的流程:开丁、誊清(理稿)、排版、校对、刷印、打圈、划支、填字、分谱、草订、切谱、装线、封面、装订15道工序,以及制字模、写字、刻字等基础工作。在作坊里,还存放了从民间收集了两套印刷磨具和许多线装木活字印刷的家谱、书籍,充实展品内容。当我们看到摆列整齐的一个个古色古香的老宋体字模,闻到用宣纸印成族谱上飘着淡淡的墨香,时光仿佛一刹那间倒流八百年,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人民的先进智慧。
随后我们看到了中国木活字印刷文化村展示馆老馆,这个建筑类似于古代的寨子,围墙以大块石头堆砌而成,在这些石头身上可以看到岁月以及风吹雨打的痕迹。就正如在饱经战火以及发展变革中的木活字,坚韧而又沉默无声,但力量却无比强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85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