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姚的盈盈红光
——云峰学园“乘红船各抒己见,访旧址忆苦思甜”暑期社会实践团
关于“余姚”地名的由来,《风土记》这样记载:“舜后支庶所封之地,舜姓姚,故曰余姚。” 7月17日,我们继续着调研余姚的红色足迹,来到离纪念碑不远的四明山革命烈士纪念馆。在漫长的时间里,余姚的水土不仅养育出了严光、王守仁、黄宗羲等士人大家,也诞生了一代又一代的革命志士,“余姚”二字,在中国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擦拭不去的哀伤与难以诉说的功绩。
纪念馆位于四明山间,17日上午,我们乘车到山下,登上级级石阶,见到了这座灰白四方的建筑。距此地不远的横坎头村,就是当年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的驻扎地。当时的浙东抗日根据地正是以余姚梁弄镇为中心,我们无法想象,在那个国仇家恨交织的年代,战士们在这白山黑水之间的生活,究竟是爽朗热闹的红色,还是紧张肃然的黑色? 不过,我们可以猜测,能够让浙东儿女不畏艰苦、不畏生死,年年月月游击在浙东的白山黑水之间的,肯定是一种崇高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之所以崇高,常常在于其崇高的理想(而崇高的理想,往往又是纯粹的,因而常显得朴实或不切实际),在土地革命期间是为中国共产党的保全,在抗日战争期间是为浙东百姓的安身。
走近主厅,陈列在眼前的是当年的各种新闻报纸对余姚革命历史的记载,其中既有对浙东父老的含泪告别,也有对抗日形势的分析。在主厅的左侧,悬挂着一块写着“浩气长存”四个朱字的匾额。1938年,日军五路包围海盐,国民党军队主力溃逃,势单力薄的守军于8月1日凌晨2时,下船退往通元,途中遭日军拦击,陈忆姜所乘大船被四面包围后,他选择了纵身跳海,宁死不作俘虏,余姚政工部追赠了此块牌匾。从护法运动、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不同的主人公在浙东的不同城市、不同乡镇上演着不同的故事。然而相近的是,万万千千的主人公大多没有得到善终,他们或光荣战死,或在艰难的生活条件下病死饿死,他们所对抗的不公实在强大,然而,他们所守护的理想也很伟大,伟大到足够支撑着一副副缺衣少食的躯干,挨过恶劣的环境,等到黎明的来临。
在近百年的革命斗争中,浙东数以万计的优秀儿女,为了民族独立、人民幸福和祖国繁荣昌盛,敝衣褴褛、前仆后继,他们像中国近现代史中的一群过客,风尘仆仆的走在里巷中,走在田野上,走在山野里。许多人的尸骨已化为尘埃,散于清风;许多的名字已为后人所遗忘,只留下纪念馆中的一块展牌、陈列室中的一份遗物。然而,他们的鲜血依然流淌在神州的大地上,许许多多的后人身体里跳动的,是同一个频率。
烈士尸迹失八方,余姚风骨常四明。
(通讯员:章宇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776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