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焦虑。目前,同学们已经充分认识到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由于我国政府强有力的举措,疫情防控态势持续向好,境内本土的确诊和疑似病例逐日下降,很多地区开始复工复产。但与此同时,境外的疫情却情况严峻,对于输入性人员的预防到了关键时期,这使我们再度陷入对疫情的焦虑体验中。
二、抑郁。在居家防疫期间,有的人情绪低落、悲伤、容易疲劳、精神不振,学习很难集中注意力,以及身边其他人传递给的沮丧情绪,可能产生抑郁,如果持续时间长了,会导致生理紊乱,影响正常的睡眠和饮食,还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
三、强迫。一部分同学过度关注疫情信息,或者怀疑自己没有消毒干净,反复对自己的用品和接触过的物品进行消毒,如果不反复消毒,自己总是不放心。
四、盲目乐观。由于国内疫情好转,部分人可能放松预防措施,过早的开始旅行、聚餐等活动,这有可能造成疫情反扑。
五、压力。线上教学的开展,保证了同学们按时学习,但是面对新的授课方式、学习方式,各种学习软件的应用,有些同学感到力不从心。
应对方式:
一、接纳情绪。理性认识心理反应,有助于我们及时调整心态,积极应对疫情。
二、理性对待疫情的信息。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掌握流行情况,不轻信传言,认真做好防护。
三、经常与他人沟通。长时间闭门不出,会感到孤独,可以通过手机多与他人交流,互相倾听,相互鼓励,相互支持。
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虽然不能外出,但是我们也要保持原有的作息规律,按时吃饭睡觉学习。
五、掌握抗压的操作方法。例如:情绪宣泄、认知调整、积极联想以及咨询求助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678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