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折纸,似乎鲜有人认为它是一项艺术,也鲜有人了解它起源于中国。折纸大约起源于公元1世纪或者2世纪时的中国,6世纪时传入日本,再经由日本传到全世界。其正是在泱泱中华孕育、发展,并且走向世界。
每个人在年幼的时候,在闲暇时光,多多少少都有过折纸的经历。那一张张纸,由纸浆而来,经过散浆,打浆,加胶与充填,再经由一系列步骤,最终凝聚成形,在孩童的手中上下翻飞,逸散童真。纸坊的滴水声从东汉传来,至今仍断断续续,未曾断绝。而折纸艺术也追随其步伐,绵延至今。
因此,当我瞥见那一片纸艺线下活动的场地时,熟悉感与怀念感油然而生。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一班举行的纸艺活动中,参与者将现代技术与传统工艺巧妙结合,以纸质艺术的形式将对祖国的热爱与祝福表达出,在推广纸质艺术的同时,让人了解到传统现代手工业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对泱泱中华的赞美之情浓缩与纸间,却并未有丝毫流失。爱国之情从作品中喷薄而出,在纸的承载下显得朴素而深沉。在毫不吝啬地倾吐爱国深情的同时,活动中也对同学们进行了科普,对同学们进行折纸教学,让未接触过的同学也能参与其中,感受纸艺之美,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在比赛中,得票最多的两个作品引起了我的注意,第一个作品名为《盛世东方与鹤桥,万帆开尽海平潮》,作品由黄色的祥云和蓝色的波浪组成一番天地,中间一只白鹤傲然而立,唱响盛世华章。而第二个作品,名字为《厉害了我的国》,红色的剪纸呈现中国地图的形状,左上角镶嵌着五颗黄星,表达了中国一点不能少的坚定决心。两个作品,各自的作者都别出心裁,用他们独有的方法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沉爱恋。用他们的赤子之心感动了所有观众。
纸艺中华,爱国之情翻飞于指尖;情深融物,中华之魂藏匿于纸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之际,我们更应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纸艺活动虽然体裁小,易操作,却用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平静而深沉地表达了对祖国的赞美与祝福,以一纸,承载千斤爱恋,以双手,表白盛世华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487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