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8月1日电 长征壮举万世瞩目,红军精神光耀千秋,在长征85周年之际,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星火燎原”暑期社会实践团砥砺前行,来到红二十五军长征的出发地何家冲,重走长征路,聆听长征故事,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苦与汗。
忆往昔漫漫征程
8月1日上午,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星火燎原”暑期社会实践团从何家祠后山出发,重走长征路。85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工农红军战胜千难万险,胜利完成举世闻名的长征,这个伟大壮举一直铭刻在中国革命和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是全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民族精神,充分展现了革命理想的伟大精神力量,虽然现在国家已经步入社会主义新时代,但共产党人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也在一直传承着。在路途中,团队成员们看着指示牌的标记、沿途的话语,一股敬佩感油然而生,胸腔里的中国心在砰砰跳动,为伟大的中国人,为伟大的中华民族。本次团队成员们也在重走长征路的过程中体会到了吃苦耐劳、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长征精神是凝练生动的,不仅是高大上的,也是接地气的,它隐藏在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里,也会体现在每个中国人的行动上。重走长征路,回看漫漫征程,追随先烈足迹,团队成员们更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并且从中汲取无穷的力量,化为学习中的动力,用心、用情聆听和讲好中国故事,感受革命先烈们的苦与汗,用长征故事焕发出全国人民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真挚情感。
再回首峥嵘岁月
在何氏祠不远处,屹立着一株距今已800余年的银杏树。当年,红二十五军全体将士在此树下集合,出发开始长征。银杏树旁边是当年红二十五军长征的誓师广场,上面刻着长征情形的浮雕,在这些浮雕壁画的周围写着《八月桂花遍地开》这首红歌的歌词,生动形象,栩栩如生,好像当年的长征情形都浮现在团队成员们的面前。再往前走,是当年的红军医院,即使它并不对外开放,但是成员们依旧可以从它外部的斑驳印记窥见它曾经的光荣历史。为进一步了解红二十五军的故事,实践团队联系到了村里的长寿老人王全伟,老人家如今93岁了,但是身子骨依然硬朗,腰板挺直,带着精神气儿,一听团队成员们是向他询问当年的长征故事的,一边感慨一边说道:“部队在这儿,老百姓很心安,不动老百姓的一点儿东西,有时候种田收割,军队还来帮忙,可谓爱民如子,跟老百姓团结好,和亲人一样。有一次,打起仗来,我们有的伤员没跑及,被敌人抓住了,是何大妈把他救了出来,”跟团队成员们说起何大妈的救人事迹,老人家如数家珍,声音隐约有些哽咽,说:“何大妈藏了这名红军战士,说他是自己的儿子,后来被敌人刺瞎了自己的右眼。”当时红军力量薄弱,获得胜利不仅靠军队,也靠得是群众,重走长征路,体会的是军民鱼水情深、风雨同舟。可以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见证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共产党人同人民风雨同舟、血脉相通、生死与共,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兵民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
唱今朝时代赞歌
今日的何家冲千变万化,不再是昔日里那个落后的小村庄,如今已经成为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县城了,是优秀的脱贫模范村。何家冲确立了一条“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和红色资源,打造红色教学基地,推动绿色发展”的道路,连接何家冲与外界的京港澳高速公路鸡公山站口已经运行,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何家冲红色教育基地既大别山干部学院教学基地落成,吸引了大批学员,何家冲也大力发展旅游业,用何家祠、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招商引资,吸引游客,团队成员们也在当地的村委会办公室见到了“信阳市文明县城”“脱贫模范村”等荣誉。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说的一样,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理想信念和坚强革命意志,就能把一个个坎都迈过去,什么陷阱啊,什么围追堵截啊,什么封锁线啊,把它们通通抛在身后!八十五年,弹指一挥间,峥嵘岁月,历史常青。现在,时代变了,条件变了,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理想和事业没有变。在新的长征路上,我们一定要保持理想信念坚定,不论时代如何变化,不论条件如何变化,都风雨如磐不动摇。何为初心?这就是初心。何为使命?这就是使命。
回顾漫漫征程,展望红色远景,长征精神代代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英雄的人民创造英雄的历史。今天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就是从长征中走出来的。新一代的青年人更要牢记使命,为社会主义中国梦的实现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7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