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寻访红色足迹,弘扬革命信念”社会实践队伍成立了成立了。2019年7月,队伍来到了社会实践第一站山东枣庄——一个记忆里很熟悉的城市。
以后的几天里,队伍中的我们才渐渐发现对这座城市的认识竟是那样浅薄。
到站第一天,先熟悉了环境:并不那么现代化的城市,古朴的村落,温柔而热烈的乡情都是这里带给我们的直观感受,而我们也在满心期待着接下来的旅程。
有幸受到了薛城区文化旅游局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负责经理王雯的接待,跟她的聊天中,我们意外得知她是我们的直系师姐。很亲切也很惊喜,接下来的叙述中我便称她一句师姐。在跟师姐的聊天中,我们得知,铁道游击队纪念馆自从建馆以来,不仅吸引大量本地人前来缅怀先烈,也有许许多多的外地人专程赶到山东枣庄这片红色沃土、特地来到这个纪念馆感受那个年代的风浪与枪鸣。
而建馆以来最为让人喜出望外的收获是:来到纪念馆的不仅仅限于成年人,也有许许多多看起来还有些懵懂的小朋友。
这算是一个意外收获吧。
据师姐描述,许许多多当地的小学、初中都针对弘扬红色精神、深入红色文化的教育开展了各式各样的活动。而其中的大部分活动就选择在铁道游击队纪念馆举行。比如响应国家教育部号召举办的研学游,而研学的内容也是针对学生受众年龄制定了不同的内容。小学生主要是一个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结合,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书本上的内涵。比如当地开拓的新的旅游市场——小小红军成长记。孩子们来到这个景区之后,首先要到纪念碑前面宣誓,然后换上小红军的衣服,再到景区里面拓展训练。将军训这样一个开学必备项目与红色教育结合,让学生们在磨练意志的同时又不只是单纯的吃苦,还能体会到战争的苦难和胜利来之不易,是一种很新颖也很值得其他地区借鉴吸收的教育模式。而对于中学生或者高中生,他们就要涉及更加深刻的部分。在这里便不做详细的解释。
参观过程中,除了跟随带队老师来到纪念馆的小朋友,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家长带领的。他们或者悉心教导孩子要忆苦思甜、尊重先烈,或者齐齐站在展览口前驻足凝视,或者咿呀学语,磕磕巴巴地读出相关文献记载。
中央军事学院的院士总结铁道游击队精神为:不怕牺牲、机智勇敢、勇于亮剑。
他们真的能懂吗?
他们会懂的。
无土不沃血,无墙不饮弹。
这样的教育对他们来说是不是过于超前或者说太过残忍了一点。
对于我心中的这个疑虑,师姐给出了答案。
现在的孩子普遍心理承受能力太差,他们需要接受这样的教育。近几年,越来越多未成年人自杀的消息被曝光,我们的社会也开始思考这样一个问题:生活越来越好了,我的孩子为什么越来越脆弱。或许,我们可以从红色教育中找到答案。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红色教育?
总书记讲:“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
不懂历史的民族没有根,淡忘英雄的民族没有魂。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在青少年中加强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教育,把红色火种播进他们心中,用红色故事触动他们的心灵,教会青少年爱党、爱国、爱人民,将知党史、学党史、讲党史的红色教育进一步深化。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书写新时代伟大事业的“奋进之笔”需要从红色基因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今天的枣庄,红色营养正在逐步渗透进入祖国花朵的沃土之中,成为他们长大、强壮必不可少的坚实力量来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578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