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锣鼓文化,“震”新华夏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启为创新团队

中国青年网杨凌7月9日电(通讯员 程栩璐)启为创新团队于七月九日踏上此次非遗之旅的第一站——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上川口村。有言道:“千年上川口,百年锣鼓村”,启为创新团队来此探寻锣鼓文化的奥秘。

一大早,队员们便来到了上川口村,沿着乡间的小道走下去,可以看到大大小小的锣鼓门面,了解后得知,这些锣鼓厂都已经集中搬去了杨凌工业园。在各位热心的村民指引下,大家找到了杨凌新声铜鼓乐器公司,受到了董事长刘松林先生的热情接待。杨凌上川口村有着300多年的锣鼓生产加工历史,刘松林先生作为村上锣鼓手艺的第四代传承人,通过技术改造,产品创新,依托杨凌的政策优势,将延续了几百年的小作坊生产发展成了声震全国的大产业。刘松林先生带领团队参观了铜锣生产的流水线车间,在这里成员们亲眼见识了一片片铜片如何成为了可以发出不同音调的锣,以及一块块木板是如何与一张张牛皮拼接成为可以发出洪亮音响的鼓。完成参观后,刘松林先生接受了队员们的采访并对问题进行了认真解答。

一个好的鼓的产生,需要八道大工艺,而在这八大工艺中,又夹杂着许多小工艺,大大小小总共二十多道工艺,如木板的浸晒烘干上漆,牛皮的剥皮晾制去油,蒙皮的松紧弹性讲究等等,一步一步的精心制作成就了一面精致的缯鼓。刘松林先生还为队员们讲述了曾经自己年轻时制鼓做锣的艰辛历程,也提出了现今锣鼓手艺面临失传的一严峻趋势:如今已是半机械半手工生产,未来难免会遇上机械完全取代的可能;制锣做鼓的工艺太过脏累,现在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去接手这一技艺,不愿意去吃这些苦;一个手艺人的培养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且才能完成基本的制作,而鉴定成品的好坏音准需要十五年的工龄才可以达到。诸多因素导致了锣鼓手艺的传承面临难题。

图为新声铜鼓乐器公司车间工人正在蒙鼓皮。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告别了刘松林先生,启为创业团队来到了上川口村的村委会了解整个村子的近来锣鼓发展情况。经采访后得知,村里会制作锣鼓的群体大多是老人,年轻人则是选择在外打工,这就导致了锣鼓制作传统工艺的失传。由于 面临的问题,当地政府近年来也在不断的作出一系列的努力来帮助锣鼓村产业的大力发展:拨款资助,出台政策扶持,促进锣鼓村经济的壮大;申报成立专门的锣鼓文化研究公司,联合周边村落,共同进行锣鼓手艺锣鼓文化的传承,弘扬锣鼓文化激昂厚实的底蕴;发展集体经济,打造电商“淘宝村”,结合线上线下同时发展。总之,上川口村和当地政府都在积极的为锣鼓文化的弘扬发展献力。

图为接受采访的上川口村委会书记。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随后,村委会带领着启为创新团,拜访了几位年龄较大的锣鼓老手艺人。在前去的路上,队员们通过村委会了解到,村里的老人大部分都会锣鼓制作的手艺,当问到村里是否还有年轻人学习锣鼓制作时,村委会委员笑了一下说:“很少,不过有。”随着路边两排绿树的阴影前进,委员带着团队来到了刘千民老人的家中,在这里,队员们了解到了详细的纯手工制鼓制锣的过程,也再一次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苦艰辛。与先前队员们参观的机械打锣相比,在老人的那个年代,一面锣的捶打需要至少七个人的同时进行,且完成一面锣至少需要三个小时的捶打。还有鼓皮的制作,是一面鼓成形过程中最脏最累的活,而现在这里的鼓的生产,都是直接从河南进货成品牛皮,手工制作的牛皮更是少见了。刘千民老人告诉队员们说:“从前这都是家传的手艺,现在都是谁愿意学就教给谁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上班不干这个,太累啦!”“也是为了锣鼓手艺能够传承下去。”

图为刘千民老人与实践队员进行交流。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程栩璐 摄

结束了一天的上川口锣鼓村之旅,启为创新团队的队员们都收获颇多,也了解到了“锣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今面临的最大传承问题:工艺太苦太累,年轻人不愿接触传承这一手艺,宁愿选择其他的工作。因此当前也亟需改变当代年轻人的看法与想法。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条道路,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启为创新,正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2414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计学院】7.17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参与“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与队员、孩子们和村民相处闲适愉快。白驹过隙,今天是三下乡的最后一天,即将离开熟悉的元坝小学,心里充斥着不舍。……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15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受益匪浅。今天是三下乡的上课的最后一天以下是我对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的心得体会:首先,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加深了我对农村的了解。通过实地走访和与农村……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12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12日,是小老师奔赴乡村的第7天,“三下乡”的进度条已经过半。通过这一日的支教经历,小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挑战和孩子们的努力,同时也展现出他们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和贡献,……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9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7月5日,一群热心的青年小老师奔赴乡村,展开了一场名为“三下乡”的支教活动。通过几日的支教经历,小老师们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教育的挑战和孩子们的活跃,同时也展现出小老师们对乡村教育……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数计学院】7.7文艺组心得——“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

三下乡支教是指大学生到农村学校进行教学支援的活动。我参加了一次三下乡支教活动,以下是我的心得体会:首先,农村教学教育和城市教学教育差距很大,我们在教学中也需要克服一些硬件设…… зЗаиы 岭南师范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心迹之旅”社会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色融水,苗乡传承

2024年7月11-7月15日广西民族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星星之火队”在负责人陈文玲带领下,赴融水苗族自治县进行暑期实践调研。…

守护成长,点亮智慧

安全是孩子们健康成长的基础。我们的支教团队深知这一点,因此在支教活动中,特别重视安全教育环节。我们邀请了专业的安全讲…

我们的支教之旅:用知识点亮孩子的未来

在广袤的祖国大地上,有一片被山水环抱的宁静小村庄,这里的孩子,纯真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2024年的夏天,一支队伍…

2024级新生军训纪实---以挺拔姿态绽放青春色彩

9月,湖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4级本科生新生军训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训练场上洋溢着青春活力与激情。同学们身着整齐的…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汉文化保护暑期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

汉文化保护实践团队抵达汉中市汉台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2024年7月1日,一支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信控学院学生组成的汉文化保护实践…

最新发布

品滇西之旅,观历史成就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滇西历史成就观察小队深入云南省贫困县、城镇、乡村、企业事业单位等,重点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山东大学“优创”社会实践团队走进李屯乡养老院
8月8日,山东大学“优创”社会实践团队赴山东省禹城市李屯乡养老院调研,了解当代乡镇养老院基本状况及经营模式,进而探究,在大健康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养老服务的改善之道。“优创”社会实践团队的…
我的第1节篮球操课
我的第1节篮球操课时光如梭,转眼间便到了我们飞粤实践队三下乡活动的第5天了,今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午的篮球操课程。在课上,小孩子们不是不听话,而是我们老师说的话,他们很快就忘记。我其实也很理解…
[建工]周村烧饼的魅力(四)
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调研成果2019年8月9日建筑工程学院2019年8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团队围绕主题“周村烧饼的魅力”继续开展调研。队长司…
高歌低吟
常言道:一路高歌,一路低吟人生如歌,时而高亢,时而低吟,时而平平无奇,平平无奇是相比之下最简单的,高亢和低吟却是难中之难,生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但也没有那么糟。在经过了5天的三下乡生活之后,…
上川口之行:探寻杨凌锣鼓文化
中国青年网杨凌7月9日电(通讯员程栩璐)启为创新团队于七月九日踏上此次非遗之旅的第一站——陕西省咸阳市杨凌示范区上川口村。有言道:“千年上川口,百年锣鼓村”,启为创新团队来此探寻锣鼓文化的奥秘。一…
我在芷寮小学教书的第五天
其实在从前的我看了“支教”一直都是,一件非常神圣但又离我无比遥远的事情。不成想我们飞粤实践队今年的支教活动,却圆了我的支教梦。我所支教的学校是位于吴川市吴阳县的芷寮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这里环…
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关爱老人,奉献爱心”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发扬时代先锋作用,表达对社区老人的关爱,让高龄老人们真正感受到来自社区大家庭的关爱,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扬帆领航理论普及宣讲团于8月8日下午3点来到了南通市…
“土楼知多少”——大鱼海棠团队福州街头采访
2019年8月9日上午10时许,大鱼海棠团队小分队成员詹立业同学于福建省福州市闽清县步行街,就福建土楼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几名年龄相仿的大学生,对土楼社会实践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此次采访的目的主要由于团队暑期…
夏天有“鹮”乐
夏天有“鹮”乐山间小路,林下溪水,蝉鸣丛间,这便是我这个夏天“旅行地”,刚到这里,便赶上一场小雨,不一会儿雨就停了,小镇显得格外安静,没有车马喧嚣,没有人声嘈杂,也许,这就是世外桃源,也许,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