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3日,在牛庄乡扶贫办欧阳主任的陪同下,大连理工大学助力脱贫攻坚暑期实践团来到了沙河村实地参观易地搬迁安置点、精准扶贫产业后扶和新农业种植基地。
易地搬迁,精准扶贫“不掉队”
早在去年,牛庄乡就已经建成落实了两处集中安置点,我们走访的沙河村安置点设计了100人的安置规模。居住偏远的家庭、无儿无女需要照料的老人、身体残疾无力支撑生活所需的贫困户,政府一一出资搬迁至集中安置点,做到精准扶贫,一人不掉队。在沙河村安置点,这里已经俨然成为了一个其乐融融的居民社区,大家种着自己的小菜园,或开着小卖部,或是养殖高山蜜蜂,亦或是加入后扶产业务工,每一个人都切实感受到了政府和政策带来的翻天覆地的生活质量变化。

大棚冷库,后扶产业齐创收
为了给安置点贫困户提供稳定的经济来源,推进精准扶贫落实处,近年来,牛庄乡政府在沙河村建立42个蔬菜大棚,凌云村87个,横茅湖村22个,牛庄村17个,另有社区大棚32个,蔬菜大棚和冷库联合运作,拥有8个大型储藏间的新冷库,每天足够流动几百吨高山蔬菜,在农业旺季,仅沙河村一处安置点+大棚+冷库的产业生态链便足以提供150余人的就业岗位。
在路上,我们见到了正在田间劳作的胡大叔,除去他正在打理的地膜露天种植地外,这片合作社种植园还有17座辣椒大棚和2座莴苣大棚。尽管太阳很辣,但大叔脸上幸福的微笑却是对政府精准扶贫成果的最好肯定。


满怀希望,脱贫之后致富梦想再启航
作为牛庄脱贫致富路上的先行者,聚鑫源家庭农场的赵叔叔在高山上定居,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基地,主要种植马尔科高山土豆和众多优良原生品种作物,在政府政策的帮助下,他的蔬菜和土豆种植园有了稳定的销路,土豆甚至能卖到1.6元/斤以上,扎根深山,日复一日的劳作是因为他有一个农民致富的梦想。在牛庄,有很多赵叔叔一样的农民,他们发扬着“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牛庄精神。正是这一批人,会成为牛庄乡精准扶贫胜利后全乡致富的新方向。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1020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