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师范学院7月16日讯】(通讯员王洪崟江雯)7月16日上午9时,复兴村村主任汪加友带领数学与统计学院“寻路渝州调研队”深入复兴村四方碑组了解观察近一百多亩的特色有机水稻。
新型模式助互利共生
据悉,武隆区黄莺乡复兴村采用新型“稻田+”模式智慧农业进行生态扶贫,在传统水稻种植的基础上采用“丰优香占”、“川香优308”、“渝香203”、“神9优25”、“晶两优534”等新型品种,在稻田中放养鲫鱼、泥鳅、甲鱼、鸭与水稻共生,不仅解决了病虫害问题,三者还相互补给提供养料、共创良好生存空间,构成了一个稳定的生态结构。在水稻生育期内,利用稻田水土资源及其水草、衍生物等同步放养泥鳅、鸭、鱼、青蛙等水生动物。水产品以杂草、水生昆虫、底栖生物等作为饲料,排泄物、残饵可作为肥料肥田,促进水稻生长。水稻与共生动物产品具有绿色、生态、无公害的特点优势。
现代技术助精准发展
汪主任提到,复兴村有机水稻的种植从最初的水稻单一化产业发展过渡到相关的农副产品产业链模式,即采用了“稻田+”新型智慧农业模式。通过统一施用主要来源于专门生产有机肥的工厂以及农户的有机肥,采用武隆智慧农业物联网云平台,通过环境监控、设备控制、视频监控、数据仓库管理、平台管理以及农村VR等系统对稻田进行监测,结合农产品追溯管理系统和精细化种植管理系统中记录的作物的生长全过程的信息记录以及农业专家系统内部大量专家水平的领域知识和经验,利用温室环境下作物生长条件和农作物虚拟模型的建立,针对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种植环境,提供最为准确的针对具体作物的农业生产指导信息,提高对作物种植的土壤、水分、肥力、病虫害防治的精准控制,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的目的。
此次实地调研比较完全地了解到现代技术与传统农业的融合,产业链发展的融合,深刻意识到信息化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科学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9463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