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中石大学子走访阿拉善SEE基金会:让一亿棵梭梭成为绿洲卫士

来源:大学生网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何进友 廖达龙 李栋

  内蒙古阿拉善盟地处祖国西北,其周围分布着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面对特殊的自然环境,当地政府、公益机构和个人正在做着不懈努力,阻止沙漠的“迁移”和“握手”。8月6日至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绿洲护卫实践队前往阿拉善盟,走访了在阿拉善地区深耕多年的阿拉善SEE基金会。

  在阿拉善左旗巴彦浩特镇,实践队员见到了基金会工作人员谢军与苏日娜,并一同前往离镇中心40多公里的阿拉善SEE公益治沙示范基地。驱车前往基地的路上,实践队员们见到了路旁已经种植的行道树和成片的绿色植被。谢军告诉实践队员;“虽然大自然的力量是无尽的,但是我们相信,不断努力就能建设好美丽舒适的家园。”

  到达基地,映入实践队员眼帘的是数公里的绿色植被和远处宽广的沙漠带,沙漠与沙生植被的交接处形成了一条长长的分界线。苏日娜说道:“正是有了这些植被,流动的沙子被固定下来,沙漠才不会迁移危害周边地区人们赖以生活的土地。”苏日娜还详细介绍了这个基地的情况。基地位于腾格里沙漠东缘,这里建成了一道长五公里,宽二公里的林草锁边带。谢军指着一片低洼处说道:“以前和我们的位置一样高的沙地已经被风吹到另一处,形成了丘间土。”在沙漠边缘种植植物需要挑战严峻的自然环境,这个基地的另一个作用是作为科研平台和荒漠化防治的试验地,对腾格里沙漠边缘的风力、温湿度、降水量等进行监测。如果干旱或大风导致植被破坏和减少,那工作人员们将及时想出对策,对植被进行修复。

  接下来的行程中,绿洲护卫队随着工作人员一起来到了基地宣教中心,苏日娜在这里详细介绍了一亿棵梭梭项目与阿拉善SEE通古淖尔生态研究站——以荒漠化防治研究为主,兼顾公众科普和公益教育的服务平台。研究站的水文监测设备设在离宣教中心不远的沙地上,沿着示范基地的苁蓉大道直行,一行人很快看到了研究站的监测设备。他们走到梭梭林地里查看植物的生长情况,谢军拿起身旁的一株被风沙吹出部分根茎的梭梭,向实践队员展示梭梭树的树皮和发达的根系。“梭梭真是神奇的植物,依靠它的根不仅能吸收生长的水分,还能把周围的土壤固结起来,治理荒漠化正需要这样的植物。”绿洲护卫队队长赵婷这样说道。

  离开示范基地之前,工作人员与实践队员一起交流了荒漠化治理的现状。谢军告诉实践队员,他的家乡位于内蒙古阿拉善右旗,也是一个有沙漠的地方,他希望能为防治荒漠化做更多的事,让沙漠无法侵蚀土地。“大自然就好像在和人们做游戏,它不断为游戏增加难度,而我们也提升着自己的本领,我们要坚定地面对挑战。”谢军说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3006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水浒遗风,感受剪纸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水浒好汉城学习郓城剪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传承神农文化,传颂中医神话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梁氏骨科传承人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 ——拾遗社会实践队赴中国陶瓷琉璃馆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巧匠细雕琢,陈木焕新生 ——拾遗社会实践队寻访张氏木雕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醋香飘深巷,技艺传千年 ——拾遗社会实践队参观王家园子醋工坊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非遗文化,感受面塑魅力 ——拾遗社会实践队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纸与刃的相遇 ——拾遗社会实践队采访剪纸传承人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莒县过门笺——拾遗社会实践队赴莒县古城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湖南科技大学举行“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 引领春日青春热潮

3月29日晚,湖南科技大学田径场灯光璀璨、人潮涌动,由校团委主办、学生会承办的“夜雨樱曲·樱花音乐节”如期举办,吸引了大…

4.18公共管理学院团委青工部开展“童心依旧”活动

(通讯员:刘羿男王君青)4月18日下午,我校公共管理学院的志愿者们走进了怡智家园,陪伴心智障儿童度过了一段充满欢笑与温暖…

经管院团委竞赛指导部举办“挑战杯”宣传动员大会

为提高学生的比赛参与度,激发学生创造灵感,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在博学楼b502举办了“挑战杯”宣传动员…

经管院成功举办2025年“挑战杯”专题讲座

为进一步激发我院学生对“挑战杯”竞赛的参与热情与创新活力,2024年12月7日,经济管理学院团委竞赛指导部特邀学院教授刘波老…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志愿服务暖人心

近日,“青春政好,与社同行”主题志愿活动在岳龙社区顺利开展。五名公共管理学院青年志愿者走进社区,用实际行动传递温暖与…

最新发布

留住沙漠中的绿洲,记一位阿拉善牧民的经济转型之路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地域广阔,当地人的传统生活主要依靠农牧业。近年来,阿拉善盟政府开发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外地游客的到来。借助旅游业大环境的发展,当地农牧民开始转型,利用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增加经 …
倾听农民工之苦,愤青社会之不公
今天是爱农社会实践队外出实地访谈的最后一天,目的地是江海区高新工业园,我们每个人都精神满满,笑容灿烂,但也夹杂着要分离的感伤。 …
走进清迈农学课堂,探索中泰农业未来
7月15日-8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赴泰国暑期实践团在清迈大学进行了为期约两周的交流访学活动。实践活动以分析中泰农业人才培养模式、中泰农耕文明交流为主题,以访谈、调研、实践等形式开展,进一步了解泰国农业发 …
农民工市民化不能“踢皮球”
 今天是外出调研的第三天,我们的采访范围是麻园二区,出乎我们意料得是,同样是居民区,今日的调研效果明显下降。原因何在? …
环保折纸课,手工传真情——“青春薪火 筑梦砼心”支教团开展趣味折纸课
8月7日山东建筑大学“青春薪火 筑梦砼心”支教团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陈集镇七一小学开展了“环保折纸课”,交给孩子们多种多样的折纸手工,给他们带去新鲜事物。 …
东北大学志愿者走进凤阳小岗村,凝魂聚力关注改革开放40年成果
为深入感受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7月25日,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安徽凤阳小岗村红色足迹社会实践团来到凤阳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追溯改革源头,了解改革成果,学习改革精神,展望改革道路。…
“忆华夏峥嵘岁月,承红色革命经典”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刘智华
弘扬体育精神 共创美好未来
人们通常认为,体育精神是体育的精神面貌,贯穿于运动过程的体育精神是体育的核心和灵魂,体育精神的魅力在于它能够产生较强的鼓舞力、感染力和征服力,并使之成为体育本身所特有的因素。体育精神,可以说是多种 …
大连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以青春之我,筑美丽中国”暑期社会实践纪实
美丽中国,携手同行…
华农学子赴江西于都 用趣味课堂和樟坑孩子“再续前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