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汗滴里的感动

来源: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心得体会
------汗滴里的感动
回忆里有那么一段短暂且深刻的三下乡之旅,短暂中带着丝丝的离别不舍,深刻中夹着缕缕的感动不减。暑期“三下乡”,这过程的点点滴滴,仍历历在目,却无法用笔一一记录。每次,想起大伙在会上激烈讨论的情景,想起在每次活动中大伙忙碌的身影,我满怀感动;想起学生纯纯的笑容时,我满盈开心。成长看似是一瞬间的事情,但我知道,我是在经历中体会成长。
在江津区石门镇的短暂3天,各位队友们都载着一份责任、一份志愿者形象,这责任是我们着实为那里的村民和孩子带去的有形无形的帮助,虽然自己也在思考这3天能否带给他们帮助;爷爷那瘦小泛黄的带着多种病的身躯、小妹妹那清澈的发亮的眼眸总能反馈给我更多不一样的深刻故事。
8月20日,22个队友身着橙色院服,带着满满的期待来到了江津区石门镇,不管汗水从脸颊滑落至地。这里三清水秀,骄阳伴着空旷的蓝天、伴着纯色的白云,让我觉得无情的洒下40度的温度有些残忍。到达住的地方已经是13:00过,紧赶慢赶吃完午饭,队友们就开始准备下午的走访精确计划啦;掌握好每户的基本信息,走访组分好队友们的工作,该向孩子问哪些问题,该向村民问哪些问题,必须问哪些问题,应该避免问哪些问题,我们都仔细的斟酌着,生怕出现问题,也生怕我们的到来会给这里的村民们带来干扰,更生怕我们来到这里没有做好细节会给他们带来负面的东西。
下午的走访让我显得很拘束,但还是很成功的完成。我和一个队友来到的是蒲雨鲜家,本来打算想和他外公外婆聊聊家常,和蒲雨鲜聊聊学习;到他家了,发现他家的屋子都是用很古老的土砖砌成的,厨房那边还有一道很大的裂缝,门口一块大坝子里全是泥土和野草,还是不是走过一个两个的鸭子;一位直不起腰的瘦小如柴的头发发白的没有穿上衣的爷爷从门里出来,让我心里不知道有什么味道在蹿,连忙亲昵的喊了一声爷爷好,爷爷口音很模糊,但还是能从他的微笑里面看出他很欢迎我们的到来,我们就直接到他堂屋里,爷爷很吃力的帮我们拖出了两个板凳,连忙接过凳子说谢谢。和爷爷聊得很开心,了解到蒲雨鲜家的情况很艰苦,爷爷70多岁,年迈多病,脑梗塞、关节炎、高血压都强压在爷爷这个瘦小的身躯里,每天都得去拿药,不知道爷爷的身体是不是只有药?由于身体原因,爷爷最近两年没有做过多的农活,一年虽然能收300多斤的谷子,但是由于一年不够吃,所以还是得去镇上买米,爷爷还会种一些时令蔬菜供自己吃,就不用花钱去镇上买;爷爷还时不时的在村里走走路、散散步,为了能够多捡几个塑料瓶,多卖几毛钱。爷爷说着说着脸上时不时露出无奈的神情,也时不时的摇头。爷爷问我们要不要吹风扇,我和对于连忙说不用啦,发自真心的心疼爷爷的电,想着能给爷爷家省一点是一点,虽然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
爷爷和他老伴只有一个女儿,听到爷爷说到这个女娃其实也是捡来的,我和队友都很震惊,相互一视;这个女儿也就是蒲雨鲜的妈妈,他妈妈的文化程度只有小学,现在在成都做一些清洁和服务工作,每个月大约1400元的工资;他妈妈的经历很辛苦,蒲雨鲜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离婚了,蒲雨鲜就跟着爷爷一起生活,户口也在爷爷的名下,妈妈就外出打工赚钱,由于文化程度不高,因此打工的工资和面试都受到有形无形的限制;后来他妈妈再次结婚,又生下两个小弟弟,一个已经在读幼儿园,由外婆在继父家带着;另外一个才刚生下来,现在都由在深圳打工的继父抚养着,生活拮据且负担重,虽然自己还没有成家立业,但是我能体会到生活的那种艰苦和无奈,自己心中暗自在想蒲雨鲜的妈妈肩上扛着的担子重量。
问到蒲雨鲜的情况,爷爷脸上露出笑容,一种无比幸福的表情让我也开心的笑了,蒲雨鲜12岁,马上读小学5年级,成绩很好,一般考试都是90分左右;回到家也很懂事,在家做农活、做家务;爷爷说过生活在拮据也要给他和其他孩子一样的生活,给他买冰棍,说过不希望他和不学习的同学一起耍,说过希望他有更多的文化,说过希望他不会像他的爸爸妈妈一样只能外出打工,对蒲雨鲜寄予了很大的厚望。我也希望蒲雨鲜会有好的未来,给妈妈和外公过上好的生活,爷爷脸上幸福的模样会多一点。
和爷爷聊了4个小时左右,发现我们和爷爷的谈话已经越来越亲切,他微笑的次数越来越多,我似乎可以听出每一句话里面的无奈,我相信这是一次很真心的交谈,最后我们邀请爷爷和我们合影,爷爷忙着取下挂在堂屋里的有点泛黄的和爷爷一起合了个影,爷爷不停地说感谢,一直送我们到大门口,走时有那么一丝丝的不舍。回到宿舍,发现自己全身已经湿透了,衣服裤子都已没有干处,想着好久没有这么流过汗水,但是翻看自己写的走访记录,满满的都是爷爷的痛楚,自己的这点汗水这点累又算什么呢?
第一天的走访就这样结束了,但是自己收获很多,能深刻的去感受一个家庭、一个人、一家人的无奈。可是心想着第二天就 是进金华小学开展支教活动,我就头大了,因为自己是支教组的负责人,因为暂时还不知道明天到底会到很多孩子,因为不知道孩子们需要的是哪种活动,因为不知道应该怎样分配人员最恰当,因为还有一些细节还不确定,因为…… 太多的因为、太多的不确定。我还是硬着头皮把可以确定、能够安排的安排下来,虽然写安排到凌晨1点多,感觉做完一件事后非常轻松,也觉得认真做一件事很享受,心里想着明天应该会是很充实的一天;活动流程、人员安排、时间安排、特殊情况、注意事项都考虑完毕,2点了,睡觉吧。
早早的起床,第二天的支教正式开始了,吃过早饭,收拾好,给大家讲好安排,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忐忑,害怕支教做不好,害怕支教会出现差错,害怕会有特殊情况,害怕自己考虑得不够周到,始终在心里给自己加油。
“同学们,今天明星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有趣的数学故事好不好呀?这个故事是……”,我带着微笑和不紧不慢且亲切和蔼的语气开始讲啦,汗水从脸颊留下来,痒痒的,站在讲台上的形象告诉我不能去擦拭。自己也有些紧张,都不知道自己说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讲的故事是否能让孩子们收获一些值得学习的东西,唯一很希望那个被我喊起来回答问题的小女孩以后可以好好的对待生活中的不待见,希望她不会因为没有回答到问题而恨谁,当她坐下去时,不经意间看见了她的脸上满是仇视,我能知道她是很想被大家认可,很希望大家都可以表扬她,但是可能是我没有能很好的站在一个老师的角度去想去说话,真的有些抱歉,甚至有些觉得我喊那个小女孩起来回答问题是个错误,后来队友安慰我说,可能这是一件好事吧,因为发现了一个问题,也比没有发现这个问题要好吧。折纸活动中发现小朋友们都好会折纸,我在的那一组的一个微微胖的小姑凉一直在那折着千纸鹤、船、钱包、四方等折纸,看她那么认真那么快速的,别人似乎不能干扰到她,不由得我悄悄地把她认真的样子拍下来,后来发现她找一位队友要了一个青蛙折纸的模型,她害羞的告诉我说她要回去研究一下怎么折的,当时我好喜欢她,喜欢她的这种态度,让我心生满满的感动。最后看到小朋友们的成果,看他们上去讲折纸的意义,看他们害羞的小表情,看他们拿到奖品的喜悦,看到他们和我们合影时的笑容,我觉得自己是成功的,也觉得这一天的支教是有意义的。愿这里的孩子们都会在最美的阳光下好好学习,更多的得到类似没有在家的在外打工的爸爸妈妈的关心。
第三天的宣讲我没有参与到里面去,但是当我看到照片时,也发现很多的细节,队友们细心的和村民沟通,和村民讲解自己的亲身故事,给村民讲孩子是未来的希望,是今后的祖国栋梁,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队友们都在努力的做着,村民们也都很开心的和队友们聊起来,看到那一张张幸福的面容,心存的是不能装下的感动,已经溢出。
走时不愿回头再看一眼这里的人、这里的天、这里的孩子,不是因为舍不得,不是因为心太狠,或许是因为太深刻都藏在了心里吧。坐上车,回想起自己这三天的日子,有感动、有欢笑、有泪水、有汗水、有意义。留下了足迹,带走了怀恋,存起了记忆,且行且珍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211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东方嵎夷之地,技艺传承之始

冶制锡镶,与杯盏间相遇威海锡镶技艺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发祥于清光绪末年,二三十年代蜚声海内外,兴盛于英国租占威海卫时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度萧条,解放后开始复兴,尤其是改革开……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土火迸发讲人间瓷话,彩釉黑陶里看德州

德州市文化和旅游局高度重视非遗名录体系建设,全市现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43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61项、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地方对于非遗申请和保护传……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鸢都凝雅韵,鸢飞挟风鸣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3日电(通讯员潘宇琦)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连结民族情感、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为助力非物质文化…… 潘宇琦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

寻访黄氏烙画,感受非遗魅力中国青年网青岛7月21日电(通讯员逄文汇)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也是珍贵的重要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为…… 逄文汇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刀光剪影里,论指尖流霞

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因为入门成本低,技巧多样不拘一格,受众多为妇女老人,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人民的……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火淬琉璃光影,熔叶徐染绣芙蓉

要谈淄博,要讲太公封齐管鲍之交管晏辅国为稷下学宫成就百家争鸣的美谈盛况,他孕育了《孙子兵法》、《齐民要术》、《聊斋志异》,为中华文明留下了璀璨辉煌。陶琉文化聊斋文化黄河文化…… 梅云婷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寻访威海锡镶技艺,探析非遗媒介化生存路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保留着归属民族的根,亦是一种无形且无法代替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非遗传承方式面临着极大危机。如何在新媒……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探索锡镶传承现状,助推非遗创新传承

中国青年网威海7月31日电(通讯员张腾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促进文化建设等有着重要意义。为…… 张腾霄 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予水与田,予权与民 ——记武汉大学“酌水知源”实践队水权实践之旅
为了探索水资源确权与流转的奥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酌水知源实践队7名队员前往湖北宜都和山西清徐两个水权改革试点地,开展为期9天的实践,实地考察水权改革的兴荣与困处。…
永不褪色的记忆
永不褪色的记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心得体会今年的夏天酷热如旧,今年的阳光耀眼如夕。然而今年的夏天我们却肩负着不同的使命,拥有不同的精彩。因为我们这支名叫函来数往的三下乡志愿者队去到重庆 …
为“留守”“空巢”的天空撑起一把伞
为留守空巢的天空撑起一把伞 ——三下乡社会实践心得总结 2016年8月20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2名同学组成的函来数往爱心小分队在程伟、韩彦坤、张珍瑜三位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踏上了去江津区石门镇为期三 …
感动,感谢,感恩
感动,感谢,感恩三下乡是一段路,时而坎坷,时而沿途风景独好。她告诉了我,没有一个人的前进道路是平平稳稳的,即使是河中穿梭航行自如的船只也难免颠簸,因此生活受伤难免,失败跌倒错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因 …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三下乡社会实践总结为更好的关注留守儿童,服务青少年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农村培养新型人才打好基础,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针对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开展了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
下乡送温暖,携手铸未来
下乡送温暖,携手铸未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支教结束了8月20日的走访工作后,8月21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函来数往三下乡志愿者队伍经过短暂的车途,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金龙小学。走进校 …
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
让留守之地阳光普照——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函来数往三下乡支教授课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本该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但有这样一群少年,当同龄的孩子在家的温室中享受着父母带来的温暖时,他们却被留 …
让“留守”“空巢”的大地不再干涸
让留守空巢的大地不再干涸 ——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 青春热血当扬鞭,真情共筑爱心墙。2016年8月20日至22日,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紧紧围绕青春建功‘十三五’,携手共 …
留守不孤单,携手梦高飞
留守不孤单,携手梦高飞——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三下乡支教2016年8月21日上午8点30分,重庆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函来数往三下乡爱心小分队22名成员来到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金龙小学,开始了支教之旅。 (图 …
“好,明年再见”
好,明年再见——石门镇金龙村文家走访日志走访地点:重庆江津区石门镇走访目的:问候采访、关爱教育、引导成长走访时间:2016年8月20日走访人员:陈欣阆、刘衍秀、项小葉记录者:陈欣阆今天天很热,很热。天刚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