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通讯员 刘玲庆)有些人,有些事,一直存在;有些情,有些义,难以忘怀。安徽师范大学赴汶川成都公民防灾意识调研团队在21日来到了汶川县映秀镇——2008年汶川大地震震中,22日参观了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
不复往昔,那些绝望真实存在
“请向二零零八年五月十二日默哀,此日过后,所有被默哀的事物将不复往昔”,这是《请默哀》的最后一句话,在汶川大地震震中纪念馆诗歌墙上看见这句话瞬间泪流满面。参观馆内时队员们的情绪都很低迷,看到那些微型防实的废墟,看到满墙当年记实的照片,只要想到那场毁天灭地的灾难有那么多人真实经历过,心就被拧得怎么也展不开。所以“不复往昔”四个字才那么揪心,房屋可以重建,伤痛却是永远的。或许博物馆里很多物品是近几年收集的,但十年前的灾难是真的;或许那些照片已经许久了,但十年前的绝望和感动是真的。博物馆里的一切都是十年前发生过的,是几十万人亲身经历的。
十年重建,格桑在山崖开放
当队员们带着忧郁下山,猛然发现,人啊,就是这么神奇的物种,生命力之顽强无可比拟,所以“不复往昔”亦是新的解读。从山上往下看,是规整的成片房屋,像一个个小盒子在广场上等待人们认领。沿路下山,是卖花小妹妹们的欢声笑语,是小摊阿姨们的吆喝声。灾难固然伤痛,但生活仍要继续,逝者已矣,活着的人更该带着遇难亲人们的希冀好好活下去。或许映秀再也变不回震前的安逸,有些景色再也没有,有些伤疤难以抹去,有些人去了远方,再也不回。但现在——2018年的映秀,很好。
吃过晚饭,队员们在小镇溜达。入眼的是干净整洁的街道;耳朵里满是潺潺的湍急水流声;嗅着清新的空气,与当地老乡闲聊;有孩子在和家长打羽毛球,大爷们在茶楼下棋,空旷的广场上也看得见随音乐律动的阿姨们。这样的慢生活,这样的安详,让队员们这些外来客深深地喜欢上了。一路走来,乡民们热情地和队员们打招呼,“你们吃饭了吗?要不要来我们家吃点?”看到队服上“安徽师范大学”的字样都会感慨“安徽的啊,咋跑这么远来,这些娃娃们也不容易”。
阵痛已过,新生的啼叫响彻巴蜀
午间队员们访谈到了一位卖民族特色产品的阿姨,她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听到她所经历的艰难困苦,队员们想着照顾下阿姨的生意,买点东西。但阿姨说:“你们现在还在上学,花的都还是爸妈的钱,你们要真喜欢就买,为其它的就算了。党的政策好,对我们很照顾,我现在过的还行,儿子已经结婚生子了,我现在在帮他们带孙子呢,肥肥的,长得特别好。所以你们不用一定要买我的东西,一切不如意都会随时间过去的,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
看到阿姨幸福的笑脸,队员们相信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历经苦难的他们在震后一定可以重新走出来,活出自己另一番精彩的人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97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