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蚕桑为底 赋云龙新生
——东方学院大学生赴云龙村开展“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服务活动
为响应省农办和省团委的号召,7月15日,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赴嘉兴“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服务团奔赴海宁市周王庙镇云龙村开展了村庄调研活动。
这次调研活动中,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的实践服务团深入了解了这个拥有悠久的蚕桑文化村落,体验蚕桑文化的魅力。并且对村庄中的村委、村民和企业家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在调研过程中,调研团队在村中的蚕桑记忆馆了解到了从桑树品种的甄选到桑地的平整,从蚕具的使用到产品的加工收购,这样完整的蚕桑养殖到成品销售的整体流程。
1963年,云龙大队亩产“千斤桑百斤茧”的成绩扬名中国。然而在时代的更替中,越来越少的年轻人选择蚕桑业,转而选择进城务工或种植其他经济作物。2018年的今天,云龙村通过建设蚕桑文化园、智能蚕室等方式,打造了一个蚕桑生产文化休闲体验区,注重传承蚕桑文化和发展文化背后带有的潜力产业。在对村民的采访过程中,实践服务团成员以乡村产业、乡村生态、乡风文明、乡村治理、乡村民风这五方面出发,让村民对乡村有一个全面的评价,让他们说出真心话,以此来体现问卷的有效性和专业性。村民在访谈中强调村庄环境整治的成功,并且自身在其中广泛受益。村庄整体治安显著改善,对村里蚕桑文化的保护及发展给予了更多的肯定与认可。但同时也希望村里能发展新产业,以此来补给桑蚕业如今所造成的村中产业空白。实践服务团之后有幸与当地的龙头企业,海宁市百思卡无纺制品有限公司的经营者进行沟通。在他的家中,成员与其同坐一桌,倾听其多年以来企业的发展史和他对家乡建设的感受。他认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身为企业经营者,也应该为村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他感叹目前环境治理的成功,并很欣赏这一届村委的努力。在对村中党委书记的访谈中实践队了解到,在整个适合发展蚕桑产业的周王庙镇乃至整个海宁市中,云龙村的历年蚕桑养殖产量占比很高。拥有悠久的蚕桑养殖历史和成熟的蚕桑养殖技术,是云龙村拥有深厚蚕桑文化底蕴的前提基础。在这样深厚的蚕桑文化的基础上,云龙村从原有的以蚕桑养殖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农业,逐渐转型到以现在的蚕桑文化来发展独特旅游业。例如,以云龙村的蚕桑文化建设蚕桑记忆馆,征用当地企业用地发展旅游民宿,运用传统的缫丝扎染的手工艺技术开展手工艺课堂等。虽然完整的产业链还没有完全成型,但是云龙村在旅游业、服务业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已探索出自己将会坚定贯彻落实的前进方向。
在为期两天的调研过程中,实践服务团对蚕桑产业在云龙村的定位有了一个巨大的改观。蚕桑产业从支柱产业转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和新型旅游业的载体。以此来构建特色乡村,打造独特乡村定位。在十九大的背景下,浙江省高举乡村振兴大旗,积极打造美丽乡村。嘉兴在建设乡村方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发展转型,构建了一个又一个美丽乡村。云龙村今天的巨大改变绝不是一朝一夕而成,而是从每一代云龙村村民持之以恒的逐渐累积。这更深层的精神原因则来自云龙村百姓的艰苦奋斗精神和他们浓厚的故土情怀,每个人都在为这个乡村付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实践服务团从这两天的实践活动中明白了政府政策和民众力量对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赴嘉兴
“百名学子寻访百美乡村”实践服务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1197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