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高校资讯 >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大工情怀 ——采访张城老师

作者: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学部赴辽宁省大连市“红色印记寻访团”暑假实践团队

探寻红色记忆,传承大工情怀

——采访张城老师

大连理工大学运载工程学部赴辽宁省大连市“红色印记寻访团”暑假实践团队社会实践纪实

大连理工大学在新中国成立前夕由共产党亲手创立,在成立之初就与新中国在崇高理想、科学精神和价值理念上具有深度融合与共鸣,孕育了特色鲜明的红色基因。这是大工的光荣和特色,是一代代大工人砥砺前行的精神根基,是大工不断发展壮大的力量之源。这次我们采访的张城老师就是这份情怀的传承者之一。

2017年7月26日一大早,一小队人就出发了,他们的目的地是这次采访的地点——张城老师家。虽然起得很早,但每个人都打起了百分之一百二的精神,一路上都在为采访做准备,毕竟还是有一点点激动,张城老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虽然路上出现了一点小插曲,但最后还是找到了张城老师的家。值得一提的是,张城老师的妻子怕我们找不到,特意到楼下接我们,这一点让我们非常感动。

见到张城老师,一身家居休闲装,很高,有一些偏瘦,眼睛很小,但说话和蔼可亲,与我们讲话的时候都是面带微笑。在采访过程中,老师给我们分享了许多他年轻时的经历,也给了我们一些建议,让我们对择业有了一些认识。

——响应号召,投身在船舶

老师从小在海边长大,经常看到大船下水,渐渐产生了向往,于是在报考的是后就填了大连理工大学的船舶系。专业调整之后,老师被调到了内燃机班,此后,就一直与内燃机打交道。谈到学习的时候,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少了太多学习的动力,与初中、高中的学习状态根本没办法比。在他们那个年代,大学可不像现在的大学这样自由。首先,那时还生活在一个艰苦的年代,在学校都是凭粮票吃饭,男同学还都吃不饱。每个家庭的条件也不允许。再一个,学校要求比较严。我们的学习吧,我感觉就跟小学,中学都抓的很紧,我那时候大学学习不亚于现在初中高中那种严,也是一种自觉,当时都比较积极。我们是工学院培养的最听党的话的一代,我们那时候听话,是自然而然的一种状态,是那个时代的烙印。

一个时代的烙印,这便是大工的红色的基因吧!学习向来马虎不得,“差不多”就是“不及格”。大学是最幸福的,老师说的时候,脸上是着笑容的。应该是非常喜欢那时的时光吧。

(与我们谈话时的张城老师)

——报效祖国,坚守在岗位

老师毕业的时候正赶上文革,不得不去农场工作,这一段记忆很多人可能都不愿回忆,但老师说的时候还是很冷静的。老师还是乐意接受这个决定的,那个时候确实有些东西是要到农场里才能学到的。当时有一个口号:工人再教育。大家都是愿意的。文革后,老师接受分配,进入工厂工作,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文革后,有一部分人又回到学校,但老师没有离开工作岗位。在谈到择业的时候,还是应该脚踏实地的选择自己能够就业的岗位,我们那时候是干一行爱一行。实际上行行出状元,我们应该在一个地方脚踏实地的干下去再求发展。任何工作岗位都是需要一个过程,不可能一下子得到重视。有一项工作就先做好,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

踏实在一个岗位上干好,一样能有不错的成绩,这就是大工的优良传统,现在太多人对工作挑来挑去,结果什么也没有,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自身的素养。

——功成身退,蜕变在灵魂

老师将自己的大半辈子都给了发动机,退休之后也找到了自己的归宿。虽然是一个理科生,但老师对文学依旧留有热情。报了一个中国通识班,学习中国历史,平时还爱看《百家讲坛》。刚见面的时候,老师还准备了一首诗介绍老师的一生的梗概。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老师这几年也去了很多地方,云南,新疆,内蒙都有老师的足迹,今年还去了澳大利亚。

除此之外,老师还在家里弄了一个小菜园,平时养花、种菜,好不惬意!

(图为老师和妻子在澳大利亚的照片)

最后老师给了我们一句寄语,希望我们将来成为中国梦的创造者。从老师的采访中,我们收获了很多,特别是在择业方面,我们必须要提高自身的能力。

(我们与张城老师的合照)

http://www.dxsbao.com/news/528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纸盘绘画

绘画课我相信都是小朋友们喜欢上的,不出意外,小朋友们确实很喜欢上。不过可能是线上的原因,小朋友没有很活跃,但我在小朋友发过来的绘画作品中我可以看到小朋友上课的用心。绘画大家……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云支教之武侯诸葛孔明

由于疫情期间人员流动复杂、为了规避风险等不可控的原因,我们的线下三下乡活动被迫提前结束转而在线上进行支教。对此我们都感到十分遗憾,但我们也迅速整理心情开始执行云支教的计划。……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学习白求恩的精神

今天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小朋友今天提前就已经进入了课堂,这也说明了小朋友还是非常的喜欢来上课的。那么我在昨晚上课的时候,我忽然间看到了我小时候很喜欢的一篇课文,那就是《纪念……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线上游西安

今天是线上支教第二天,这次课是旅游课,主题是印象西安。我选择这节课的原因是在我看来,学生最喜欢出去玩耍了,如果每次上课都讲一些比较理论的知识,学生会觉得无聊,现在的疫情也有……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弘扬吃苦耐劳的精神

加入追希实践队伍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在追希队伍里不仅体验了线下的乡村支教还体验到了利用线上平台进行支教,无论是在线下支教还是线上支教,我都体会到了当教师的乐趣,学会了如何与同……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肩扛担当,胸怀感恩

7月17日是线上教学的第二天,今天给紫欣小朋友上一堂不一样的课程——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智慧。古人说:“滴水之恩,须当涌泉相报”。其实,感恩是人的一种道德……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防溺水的重要性

今天是线上支教的第二天,经过第一天的线上教学后,我明显可以更轻松的面对线上支教的考验,也可以很好的处理网络不顺畅的问题,也能时不时关心一下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有没有偷偷退出……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篮球基础球性训练

第一次尝试在线上授课教学,有一种说不出心酸的感觉,好好地线下三下乡活动就突然结束了。心里带着失落感开始了后几天的线上教学,只能尽我们自己最大的努力去上课,去教会小朋友需要学…… 追希社会实践队 岭南师范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环游龙湖,探究淮阳县城缺水真因”
“节约能源一起来,共创美好新未来”,如今在中国,解决水资源问题是重中之重。7月2日下午,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淮水”实践队秉着“节约能源一起来,共创美好新未来”为原则,前往龙湖,去欣赏淮阳的龙湖风光,更 …
对扬尘污染说NO
  这是一个干净的世界,充满着清新的空气,绝不允许出现任何“杂质”。近年来全国各地严重的雾霾现象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而扬尘污染正是引起雾霾现象的罪魁祸首之一。为了清洁我们的空气,我们华北水利 …
暑期夏令毕业典礼·孩子们再见了
暑期夏令毕业典礼·孩子们再见了——蓝梦莹火支教团队2017年7月9日,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生组建的蓝梦萤火支教团队在龙王庙小学组织开展的支教活动要落下帷幕了。虽然为期一周的支教但是从准备到闭幕式却是整一个 …
一辈子的怀念
一辈子的怀念 ——致龙王庙小学的学生们亲爱的同学们,这几天你们辛苦了!在这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中,同学们每天都顶着大太阳来上课,老师们真的很心疼你们!七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们这七天的陪伴不知道能带给 …
完美的结束——毕业仪式
完美的结束——毕业仪式今天是七月九号也是我们蓝梦萤火支教队在龙王庙小学进行支教的最后一天,今天上午我们上完了最后的课程也意味着孩子们的课程安排结束了,我们团队的教学任务也结束了。下午我们就剩下毕业 …
蓝梦萤火的反省与感受
蓝梦萤火的反省与感受支教过程中我知道自己的表现还不够好,还需要自己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断改进。八天的支教生活虽不能说精彩,却意义非凡。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收获。支教生活给了我一段深刻体验和感受,给自己 …
蓝梦萤火最后一天
最后一天今天是在龙王庙小学支教的最后一天,明天蓝梦萤火支教团队将踏上各自回家的旅程。我们将要和我们一起愉快度过七天的小伙伴——龙王庙小学学生说再见了,虽心中有再多不舍,但我们必须面对这个现实。今天 …
蓝梦萤火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时间的轮盘总是一刻不停,转眼间我的最后一课开始了,我不知道自己该给孩子们说点什么,我想了很久,直到上课前我都不是太清楚我的离别课究竟该给这些孩子们上点什么。时间不饶人无论我是否准备好此刻我 …
蓝梦萤火支教感想
支教感想为期七天的支教活动中,队友们走在一起,一起欢笑,一起流汗。白天认认真真做事,夜里热热闹闹的放松。下乡的日子是清苦的,但虽苦尤甜。但是我也重新了解了农村,虽然说国家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可是我知道,当 …
梧桐树下说再见
梧桐树下说再见2017年7月9号继续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桐乡探栋梁,绿色中国梦”的支教之路。今天是我们在龙王庙支教的最后一天,我们即将离开这所美丽的龙王庙小学和孩子们说再见,各自踏上旅程回到自己的家。沉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