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小暑节气,艳阳高照,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农谷+乡”农村金融教育调研实践团一行12人走进山西省太谷县侯城乡研泥村、东庄村、西峪村,通过入户调查、填写问卷、宣讲会等形式开启了“普惠农谷金融,志愿扶智脱贫”为主题的社会实践之旅。

研泥村地处大佛山脚下,四面环山,环境优美,又称“酥梨之乡”。初入村落,映入眼帘的是一面面墙绘与并排齐坐的老人们,志愿者们惊叹于墙绘的技艺,但也不忘此行的目的,给老人们解释、发放调查问卷,热情积极、一丝不苟。
其中,有这样一位老人,微微下陷的眼窝里有着一双坚定的眼眸,看着忙碌的志愿者,老人从家里端出一盆杏儿招待着他们,“这么热的天,尝尝自家种的杏,味道怎么样”,老人亲切的问候向一股清流抚平了志愿者们心里因为炎热而带来的躁动,一颗小小的杏儿,却充满了温柔与爱。

穿过婉转迂回的山路,来到了景色秀美,风景宜人东庄村。在这大山深处有着一位留守的乡村老师,“教育资源贫乏,思想观念落后等严重阻碍了山村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征信这些词语,我也并不是很懂。可看到家乡的山水、想到乡亲们的困难,想到那些一个个没学上的孩子,我还是咬咬牙,走过了那段艰难的日子。现在想起来,挣扎的感情着实淡了,再回首,也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 这位乡村老师痛惜的说道,他顿了一顿,又说道:“只要我在,我仍会在这个岗位上做人民的光、做人民的盐。”

已经走过两个村落的志愿者们,继续怀着蛮强的热情来到了西峪村,一样的调查问卷,不同的村落但对问题的回答却是尤为相似,入户调查、填写问卷、宣讲会,这些事先准备的实践内容对这些人来说显得极其重要,可以使一些不了解金融知识的老人们收获了一定的知识。

一双布满岁月沧桑的手引起了志愿者们的注意,“不忘初心,奋力前行”用来形容这位老人再恰当不过,他说:“我们村一部分人外出打工,另一部分在村务农,我当了六十年的会计,但当说起建设山村的时,我的心里刹那间升起了建设家乡的念头,回过去看,我的人生路似乎满是踟蹰,只有在这条路上,我走得义无反顾,也走得最为投入。”

(撰稿:赵伟摄影:朱宇轩)
http://www.dxsbao.com/news/475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弘扬身边的非遗文化,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2023年8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水浒好汉城,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维护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促进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员来到了山东省泰……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立足非遗技艺传承,为了展示传统生产场景、深入了解与保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技艺。2023年7月2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来到了中……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了解身边的非遗文化,亲身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探索传统文化与现代经济相结合的发展模式,7月20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张大庄镇……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深入了解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性、代表性和历史价值,更好的传承和保护珍贵的非遗文化,7月15日,拾遗社会实践队队员来到了宁津县长官镇,参观并学习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王家园子……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为弘扬非遗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焕发文明实践活力,2023年7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社会实践队前往曹州古城拜访曹州面人传承人进行交流学习。2008年6月7日,曹州面人经中华人民共……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手中剪纸生万物,工巧殊胜尽风华”。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国传统文化,2023年7月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社会实践队来到了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通过肥城市文化馆的介绍,……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
023年7月5日上午,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拾遗”实践队王子杰、刘欣玥于莒县古城“剪纸物语”工作室参观学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莒县过门笺的传承历程,同时有幸体验了过门笺的制作……
拾遗社会实践队 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