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上午9时,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学前教育质量评价与提升学术论坛分论坛一“创造美好童年生活——新时代学前教育质量观再认”在温州大学岩松堂步青厅正式召开。分论坛由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会副理事长李召存主持。在线上线下共同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华北师范大学严仲连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曹能秀教授,温州大学李娟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系课程与教法教研室主任柳倩,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博士生熊灿灿,温州大学教育学院讲师刘育光,中国儿童中心杨印教师。本次分论坛聚焦“学前教育质量观”,开展了多方面、全方位的研讨与交流。
图: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会副理事长李召存主持论坛
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仲连教授作了题为《儿童关爱——基于美好社会的诉求》的主旨报告。严仲连老师从这五个问题开展他的汇报:第一,儿童关爱,它的意义是什么?第二,儿童关爱的含义,它的种类又是什么?第三,儿童观看有哪些典型的特征?第四,目前的儿童关爱存在哪些问题?第五,怎么样让我们这个儿童关爱达到的理想状态,它的路径又是什么?深入分析并阐述了儿童关爱的本质、意义以及实现儿童关爱、建立友好社会的最佳途径。最后,严仲连教授发出倡议: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发挥我们制度的优越性,对儿童友好,对老人友好,那么对我们每个人都友好的社会肯定会来到!
图:东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严仲连教授作报告
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能秀教授作了题为《多措并举——当前日本提升幼儿园教育质量的路径及启示》的主旨报告。曹能秀教授通过分享个人的学习经历以及作为访问学者两次留学日本的所见所闻,对日本幼儿教育机构和教育内容的特色进行了详细讲解,从国际的比较视野来分析课程改革,教师专业发展以及评价改革在幼儿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曹能秀教授首先从相关法令、主管部门、机构创建目的、入园条件、保育时间、儿童年龄、课程标准等多个方面分析了日本幼儿园与保育所两者间的区别,并就两者之间的差异阐述了这种“二元制”机构的利弊与相关对策,同时延伸讲述了日本的第三种幼教机构——认定幼儿园及其类型与相关入园条件。随后,曹能秀教授从健康、人际关系、环境、语言和表现五个领域详细阐述了日本幼儿教育内容的特色。她着重强调,在日本的幼儿园里,这五个领域的教育都是通过游戏综合进行的,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主性。此次分享使在场师生加深了对日本幼儿园的机构创设以及教育特色的了解,增长了幼儿教育的相关知识,扩大了学术视野。
图:云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曹能秀教授作报告
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李娟教授作了题为《心系儿童幸福,科学幼小衔接》的主旨报告。近年来,随着我国多项指向幼儿园去小学化和做好科学幼小衔接文件的陆续出台,李娟教授以此为契机带领团队对科学做好幼小衔接做了相关研究。在报告中,李娟教授的团队基于她本人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做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跨学段的角度对幼小衔接展开了基于儿童和大众等不同利益相关者视角的考察,得出了以下建议:第一,有效开展教育政策的普及化工作。第二,营造积极的教育舆论的氛围,鼓励科研工作者走向与大众沟通的平台。第三,发挥利益主体的有效合力。李娟教授的发言特别具有政治的实效性,当前我国家提出的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教育发展远景规划,需要从跨学段的角度,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角度思考相应的质量建设。相信李教授的报告能推动我们在这方面的深入思考。
图:温州大学硕士生导师李娟教授作报告
来自中国基础教育质量监测协同创新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分中心的硕士生导师柳倩副教授作了题为《大肌肉动作发展测验重庆市常模的建立》的主旨报告。此研究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团队和重庆教科研团队共同完成的,柳倩老师从课题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讨论四个部分来进行分享。儿童期的动作发展和儿童的认知、心理、智力、社会性发展息息相关,从定义上,对儿童大肌肉动作发展情况的评价非常重要。此研究采用Payne(2008)关于动作概念的定义:动作发展是研究人类一生中动作行为的变化、构成这些变化的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的科学。此研究不仅能丰富我国和世界动作发展研究体系,也为我国学前教育及体育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标准,为评价儿童动作发展提供一定指导,同时也展示了国内学者在对国际成熟的质量评价工具进行本土化方面的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图: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硕士生导师柳倩副教授作报告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熊灿灿作了题为《学前儿童观察记录量表(COR)中国本土化研究》的主旨报告。COR已经成为美国开端计划项目当中使用最为广泛的儿童评估工具之一,并且推广到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熊灿灿博士重点探讨了COR的评估理念、为何鼓励使用此评估工具、COR的评估内容和我国学前儿童三到六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有什么不同以及为什么会对COR这个量表进行一个中国本土化的研究。此报告既为中国学前教育提供了创新,也对我国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效能评估提供有益借鉴。同时,熊灿灿博士也提出希望广大教师群体不断专研、熟练掌握和使用COR,从“行动者”走向“研究者”,进而成为一名“反思者”。此研究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好的助推作用,也有利于我们以此为参照去建构更合理,全面的教育质量观。
图: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熊灿灿作报告
温州大学教师刘育光作了题为《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台湾托育服务改革研究》的主旨报告。近几年,随着我国人口政策变化,针对零到三岁婴幼儿这一最柔软群体的托育服务也受到政策的充分关注。刘育光博士主要从中国台湾托育服务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现况以及对中国大陆恢复改革的建议四大部分进行汇报,帮助与会者对当前低生育率背景下中国台湾托育服务改革的现状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刘育光博士表示观念真正改变还是需要很漫长的一个时间,要不断的这个加以宣传并逐步的落实。回顾并分析中国台湾的托育服务发展之路,对于今天我们大陆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供给体系、政策体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也希望我们可以吸取“过来人”的经验,让内地托育产业越来越好。
图:温州大学教育学院刘育光作报告
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托育主管杨印作了题为《全国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研制过程及结果的主旨报告。杨印老师指出自2019年8月,中国儿童中心成功中标《托育服务机构质量评估标准研究》项目以来,项目得到了中心领导的高度重视,党委书记丛中笑、主任苑立新多次参与专题研讨会,指导项目研究方向,提出具体研究建议。在中心的大力支持下,项目组建立了一支来自高校、科研单位、托育机构和评估机构的综合性的专家团队,早期儿童发展部和学前教育部的有关人员共同参与项目研究。
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项目组实地调研了6省市20个托育机构,访谈地方相关部门管理者、专家、一线实践人员等100余人次,形成《当前托育机构质量建设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基于6城市20所托育机构的调研》的调研报告。组织10余次专家研讨会研制形成《托育服务机构质量评估标准》(初稿),包括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与定义、总则,以及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和87个三级指标的。杨印老师说,项目组将持续推进《托育机构质量评估标准》项目,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研制配套的评估工具,积极推动我国托育机构质量评估工作的开展,促进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朝着专业化、规范化、高质量方向发展,不断地完善我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图:中国儿童中心早期儿童发展部托育主管杨印作报告
本次分会坛从新时代学前教育质量观再认的角度探索了学前教育的发展。
在七位专家的报告中,既有对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也有对操作性测评工具开发的研究;既有对国内学前教育质量现象的思考,也有对国际学前教育质量提升实践的研究借鉴;既有涉及到三到六岁幼儿园教育的讨论,也有涉及到零到三岁托育的研究。相信这些多维度多视角的报告,能对我们构建美好童年生活的新时代学前教育质量观再认提供深入思考的源泉。
通讯员:刘信义 董晓雨 黄叶蕾
http://www.dxsbao.com/news/4234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