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又是一年春风起,探访魅力春城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 作者:覃语旋 董任慧颖

大学生网昆明7月23日电(通讯员覃语旋董任慧颖)东连黔桂通沿海,西接缅甸连印巴。春城昆明是我国西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之一。2019年7月17日,为完成对古滇文化以及昆明旅游文化等科研课题的调研工作,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赴云南省昆明市文化观光团队来到昆明,开展为期十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观光队将通过游览走访滇池古迹、省博物馆、翠湖公园等地,深入了解昆明深远而神秘的地域文化。

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7月17日,抵达昆明后队员们都各自做好准备,于下午集合,共同前往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滇池。往日阳光洒落在滇池水面,波光粼粼,犹如水天相接,温庭钧也叹:“汪汪积水光连空”。可惜天公不作美,阴雨天我们无法一睹水天一色之景。但犹可见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晚间,行人开始多起来,队员们也针对滇池近年的治理情况及变化对本地市民展开了采访。一位看似中年的市民说道:“我觉得滇池近几年来治理效果很显著,好多年前滇池水都是绿的,除了海鸥来时平日来玩的人也是很少。但现在看着滇池治理的越来越好,环境变好了,我们也乐意多来这边走动……”。从相关部门我们也了解到:2018年,昆明市共实施了67个滇池保护治理项目,滇池治理完成投资23.4亿元,滇池全湖水质上升至IV类,为30余年来最好水质。可见,一切都来之不易,昆明市为保护和治理滇池所耗的巨大心血没有白费,为周围居民、更为昆明市的生态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其中一位队员从附近居民王阿姨口中了解到:“4月举办了2019年“美丽滇池我是行动者”第八届公益徒步环滇活动……”据悉该活动从2012年就已发起,今年有1500余名市民参与,分段环滇池徒步,沿途捡拾垃圾,宣传绿色环保、爱滇护滇的理念。从中可见市民的人均素质也在日益提高,环保理念愈加深入人心。

水光潋滟万柳成行

7月18日,观光队早早集合前往翠湖。碧水翠柳,许是被自然的气息萦绕,队员们纷纷被园中景色所吸引,其中一名队员说道:“果然是春城啊”。又一个阴雨天所幸并未影响队员们的积极性。但来往行人较为稀疏。因此,此行观光队分为两个小队。第一队三人向公园管理人员对公园日常及管理状况进行询问采访,另一对四人分头观察公园内概况并寻找可采访对象。通过一系列调查,队员们总结调查结果得出:翠湖曾是滇池中的一个湖湾,引水为下降而成为一弯清湖,自明朝起历任云南行政官员都曾在此修亭建楼。但却是在本世纪因其垂柳碧水的特色结构才被命名为翠湖。可见其历史悠久。最值得一提的是,每到冬季都有成千上万只红嘴鸥在翠湖越冬,于次年3-4月返回。这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逛翠湖赏海鸥更成为了昆明人和外地游客们的一大乐趣,成千上万人投食喂鸥,一片欢声笑语,成为春城最热门的一大景观之一。队员们还从管理人员和附近市民口中得知:昆明人都视鸥如友,爱护海鸥。昆明市政府为保护海鸥更是规定禁止捕捉海鸥和放爆竹惊吓海鸥。可见,人与自然的和谐都是相互尊重、相互创造出来的。另外,翠湖一直都是最受人们青睐的休闲娱乐场所之一。一年四季,老少咸宜。

有容乃大妙湛宝塔

7月19日,观光队按照行程到达古滇文化发祥地之一——官渡古镇。放眼宽阔的广场上,队员们首先就被矗立着的金色双塔吸引了目光。经寺庙人员介绍:“其为妙湛寺双塔。实践与元泰定四年,方形台基,共十三层,高17.5米。西塔于清道光十三年间地震被毁,现今西塔是于2001年重建。东西两塔对峙,每值冬秋夜晚,玉兔东升,两塔倒影似笔尖,阴影移动,就如神人大师挥动大笔,书写诗篇,赞美天地、祝福人间,故称‘笔写苍穹’”。

而另一引人注目的古老建筑则为金刚塔。据了解,其东、西、南、北四道劵门十字贯通,故又名“穿心塔”。它位于官渡古镇中心广场,正对妙湛双塔,也是当地标志性的历史建筑之一,且是我国唯一一做全部用砂石砌成的宝塔。历经百年风霜和时代变迁,古塔上的斑驳都历史是留下的印记,几经修葺,才得以完好保存至今。寺庙管理人员还和队员们讲道:“随着时代变迁,科技越来越发达,人们对历史、对古老文化的兴趣越来越低,尤其是大多数的年轻人和新一代的青少年们,但很多父母还是带着孩子从小就来认识和了解历史,属实难得可贵,希望大家能够来多了解、多学习一下家乡的历史文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在哪个地方,由于现代化这些历史遗迹、文化都在被人们逐渐淡忘。队员们也作出反思,以后要多去了解、多去感受历史留下的古韵。

忠魂烈骨英雄不朽

7月20日,观光队为追寻红色文化探访了云南陆军讲武堂旧址。来访的人出乎意料的多,但进入馆中,即使半大小孩也变得安静起来。每个成员也都开始认真“阅读”每一段故事。紧跟每一块注解,队员们了解到: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这里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以及朝鲜越南等国的将领。以云南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因其在中国近代史上的光辉历史,朱德称之为“中国革命的熔炉”。看着如今尚存的大四合院,联想到那段艰难的战争岁月,队员们对讲武堂及红色文化有了更加深入的认知和理解,忠诚于党、永不言弃的军人精神在每个成员的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每个人心中不忘历史的信念也更加坚定。据工作人员介绍,讲武堂也是国内唯一有换岗仪式表演的博物馆。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7月21日,观光队到达云南省博物馆参观。阴雨天衬托得馆内更显庄严。跟随讲解员的脚步,队员们得知云南省博物馆始建于1951年,观光队参观之处为新馆,且经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等方式,博物馆收藏了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帖、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共计20余万件,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从各类出土文物、工艺制品,考古发掘已证明了云南历史文化呈现的多样性和多民族省份是相一致的——云南省作为民族文化大省名副其实。馆内还特地设置了儿童体验中心,寓教于乐,更能激发小朋友探索历史的兴趣。队员们经观察发现,藏品中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及近现代少数民族文物精品。精致的民族服饰、手工艺品尤为令队员们称叹,这也充分展示出云南省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每一件展品都代表着一段历史,展示着历史的演变,尤其随着队员们的认真了解,这次“观光之旅”带给了我们对民族文化和民族历史的全新的认知。此外,博物馆恢弘的现代外观加之历史内涵,更是给人一种古今合璧之感。

魂牵梦萦峥嵘岁月

蓝天下,百花伴,于7月22日,观光队来到了本次昆明行的最后一站,云师校园的一隅——西南联大旧址。迈过大门,队员们纷纷表示像重回在校上课一般,校园气息格外亲切与浓烈。参观后,队员们发现校园内仍保留着许多“联大印记”,包括:冯友兰撰文、闻一多篆额、罗庸书写的西南联大纪念碑等等,每一处都记录着历史留下的那一段峥嵘岁月。尚存的老校舍虽破旧狭小,却更使队员们感受到当时的教育之难、教育精神之重。西南联大犹如一盏明灯高悬西南一隅维系着中华文明的一缕学脉,相信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学子的传承,西南联大在中国教育史上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留下的光辉一页将得以永续。

波光潋滟三千顷,莽莽群山抱古城。一江春月上昆明的美名,今此一来名不虚传。在如此美好的地方观光,十天转瞬即逝。观光队带不走的,是长街古道,十里荷花,滇国旧址;带走了的,是漾在队员们心头的淳朴民俗,百花的芳香与古老的文明。回味之久,念念不忘。

图1为7月17日晚间观光队到达滇池所摄夜景。大学生网通讯员董任慧颖摄

图2为7月18日,观光队游览翠湖。大学生网通讯员覃语旋摄

图3为“城中碧玉”翠湖一角。波光绿影,树木葱郁。漫步翠湖边,自然的气息将人们包裹,使人在浮躁的生活中享受难得的平静。大学生网通讯员覃语旋摄

图4为古镇地标建筑妙湛双塔(其一)。大学生网通讯员覃语旋摄

图5为官渡古镇金刚塔现状。大学生网通讯员覃语旋摄

图6为云南陆军讲武堂内一角,展示了多位古老军校的学员。大学生网通讯员董任慧颖摄

图7为云南省博物馆内藏品“羊角钮铜编钟”。大学生网通讯员董任慧颖摄

图8为7月21日观光队在云南省博物馆内合影留念。大学生网通讯员董任慧颖摄

图9为观光队到达西南联大旧址纪念合照。大学生网通讯员覃语旋摄

http://www.dxsbao.com/gongyi/22429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5年第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

2025年2月19日,我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会议由院党委书记缑星主持,全体专兼职班主任参加。会议伊始,缑星传达了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强调学生安全是学院工……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召开2024年度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

为加强我院团支部的组织规范化建设,完善团支部管理制度,提高基层团建工作水平,12月26日,我院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办团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与并指导活动,学生会主席……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完美落幕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艺术创造力,展示学前教育专业的舞蹈教学成果。12月24日,教育科学学院于逸夫楼报告厅举办“一生一技”儿童舞蹈编创大赛。教育科学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老师朱欲晓、……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圆满举行

12月19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希望杯”演讲比赛决赛在教科楼109会议室开展,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老师有教育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科研与研究工作秘书段海岑、专职辅导员杨……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圆满结束

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在教科楼402会议室进行了2024年先进班集体评选活动。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杨艺卓、田园老师、23级班主任李慧丽、徐华伟以及22、23级班长参与此次会议,会议由团……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圆满举

为了给考研学子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鼓励,助力他们坚定信念,勇敢追梦,12月18日,教育科学学院于教科楼楼前举办2024年“研途星芒,助梦启航”信封传递活动。教育科学学院专职辅导员杨艺卓参……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教育科学学院在信阳师范大学2024年“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中喜获佳绩

12月17日,信阳师范大学谭山校区2024“阳光冬季”校园马拉松在校园内激情开跑,教育科学学院的师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展现坚忍不拔的体育精神与昂扬向上的青春风采。比赛开始前,学校于北门举……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圆满结业

12月12日下午,教育科学学院第一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结业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学工部副部长王忠磊、院党委书记房加帅、党委副书记缑星、副院长孙天义,2022级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教科院新闻部 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返家乡” | 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学子

姓名:史佳航班级:计算机科学于技术2303班实践感悟:作为大学生,为响应学校号召,提升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以及解决身边问题的…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最新发布

淬炼成长—一场触及灵魂的旅行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么?“张爱玲的这句话一字不差地描绘了我和孩子们的相遇:我们只…
少年特种军事夏令营第六天
少年特种军事夏令营第六天8月7日,启晨教育少年特种兵军事夏令营第六在湖北崇阳基地拉开了帷幕。早上5:30,伴随着微微雾气,小士兵们便起床开始了早训,晨跑、做游戏,一步一步挖掘了小士兵们的潜能,培养了…
访兰考基础建设 感人民人文情怀
一个城市,最重要的是就是它的基础设施,我们访问兰考最大的感受,就是人文情怀的整体提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兰考的经济发展飞速,上层建筑也随之完善,教育水平也不断提升,为兰考广大的青少年提供了…
山东理工大学赴济宁暑期社会实践团:人民公园与文化广场调研
“医”路有你实践团赴济宁人民公园与文化广场开展调研活动为了使本次调研的数据更加真实有效,“医”路有你实践团成员于8月8日前往当地人民公园及附近的文化广场,主要针对60岁以上的老年群体进行简单采访,…
离别天马,岭师相聚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第十一天,我们的三下乡活动结束啦。本以为十一天很长,但一路走过来才发现真的很短,我由于私人原因迟了一天回去,当我看着队友一个接着一个离开时,我心中竟有些落寞了。当我们唱《再见》…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探访民族村,领悟民族风情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三下乡:探访民族村,领悟民族风情——“滇西历史成就观察团”社会实践队中国青年网昆明7月24日电(通讯员刘隽能)为了响应党发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团结起来”的伟大号召并深入了解学…
中国矿业大学蓝色地球队赴大同开展“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实践活动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号召,2019年7月17日,中国矿业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部蓝色地球队前往山西省大同市,…
金秋助学 圆梦大学
金秋助学圆梦大学来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作者:程蕊任龙德金秋时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阳光团工委“赴西宁市资助中心志愿服务队”按照国家政策,高校资助政策,在8月8号于西宁市资助中心展开了如火如荼的生源…
大学生法治情景剧走进三河古镇:变“生涩法条”为“生动戏剧”
以情景剧为题,使法律走进居民身边,为三河镇的特色旅游业建设活动制定具有高度可行性及创新性的方法,7月14日下午,巢湖学院特色旅游业开发与志愿服务发展调研团在三河古镇举办“法制情景剧进古镇”活动。期…
中国矿业大学蓝色地球队赴大同市气象局气象站开展“学习天文地理,守护绿水青山”活动
大同市作为我国最大的煤炭资源城市之一,大气监测与防治无疑成为“大同蓝”攻坚战的重中之重。为了解大同市大气成分的特点,气象部门对于大气成分的监测分析情况及大同市气象环境的变化趋势,7月26日,中国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