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公益活动 >

博爱青春:穿越高墙藩篱,守望彼岸花开

来源:“穿越高墙藩篱,守望彼岸花开”盐城工学院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队 作者:曾菁 钱紫琪 龚佳庆

为帮助服刑人员走出高墙,更好地融入社会,以传承盐城工学院志愿服务精神。2019年7月3日至28日,盐城工学院经管学院开展了走进社区文艺汇演、走访服刑人员家庭等一系列鼓舞服刑人员内心、关爱服刑人员家属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热血鼓舞,“博爱”出征势必得

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响应省红十字会与省文明办等多家单位关于在高校红十字会广泛开展“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的联合号召。7月3日上午,在知行楼101举行“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项目出征仪式。学院党委书记卜树春、团委副书记张成联、项目指导老师杨阳以及项目所有志愿者共同参加。

启动仪式上团委张成联书记对志愿者们进行活动培训,针对在志愿服务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解答,其次志愿者代表龚佳庆带领全体志愿者庄严宣誓,行志愿礼。最后卜树春书记勉励志愿者们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为服刑人员的洗心革面和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贡献青春的力量。

图为志愿者出征仪式合影

烈日炎炎,似水亲情润人心

在盐城市亭湖区龙桥村有这样一位特殊的留守儿童,他叫小伟(化名)。他的父亲在南通监狱服刑,至少再过七年才能出狱,母亲改嫁他人,目前只剩小伟留在爷爷奶奶身边。

7月4日上午8点,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共九名大学生走进盐城市亭湖区龙桥村服刑人员家庭——刘爷爷的家里进行走访。志愿者们通过交谈了解到,家里生活虽然拮据,平时老两口十分节俭。但在小伟的教育上。他们倾其所有。刘爷爷含着泪和我们说道“不管多难,花在孩子教育上的钱一分也不能少。在其他地方省,也得省出来!”。浓浓的亲情流淌在他们的心田,也感动了每一位志愿者。自从小伟的父亲进去服刑之后,他们竭尽所能给小伟一个温馨的家庭,给他创造最基本的保障,让他能享受和其他孩子一样同等的权利。每次期末小伟拿回来的奖状是他们这么辛劳的慰藉同时也是他们对未来的希望。

图为志愿者与刘爷爷交谈

图为志愿者为小伟赠送学习用品

时隔二十多天,志愿者团队于7月28日下午再次来到盐城市亭湖区龙桥村拜访刘爷爷一家。与第一次不同,原本害羞的小伟,这次主动出来迎对于志愿者的到来。对于二十多天为他答疑解惑的付出,小伟表示十分感谢。爱在延续,我们也在成长。志愿者们以青春活力,给他们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给予他们对未来的美好信念。

图为志愿者“暖心留言”

汇演——众生百态拟人生

7月25日下午两点,盐城工学院“博爱青春”志愿服务队的15名志愿者来到了新民社区的社区服务中心,为这里的居民们送上了一场别样的文艺汇演。汇演节目包括京剧《沙家浜》、舞蹈《白毛女》和舞台剧《我的救赎》等

抗战时期,依靠以沙奶奶为代表的进步抗日群众的阿庆嫂,巧妙掩护了新四军伤病归队,最终消灭了盘踞在沙家浜的日伪武装,为解放事业奋战;“白毛仙姑”——喜儿被地主霸占后,逃进深山最终被丈夫解救,在全村公审会上申了冤,报了仇,与大春美满的生活在了一起;舞台剧《我的救赎》生动展示了服刑人员返回社会求职的艰辛历程。每一个节目的背后我们都想传达一个积极向上的内涵。我们希望通过艺术节目的形式引导社区居民关爱服刑人员家庭子女,消除对他们的歧视。引导居民自觉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共同营造和谐文明的社区。

图为志愿者表演京剧《沙家浜》

“你们将红十字精神以艺术表演的形式传递给了我们,给我们带来了青春的朝气,感染我们的居民,真的很棒!”新民社区居委会负责人陈康辉给予我们肯定的评价。

图为“博爱青春”志愿队合影留念,汇演圆满完成

盐城工学院“博爱青春”项目自2007年起,已连续开展了13年,这是个不容易的数字。从“铁窗信使,希望接力”,到近两年的“爱穿高墙,圆梦回归”“习语寄梦十九心”,再到今年的“穿越高墙藩篱,守望彼岸花开”,每一次“博爱青春”暑期志愿服务活动的成功举办,都源自每一位志愿服务者的坚持与付出,更少不了学校的帮助和社会的支持。

本次志愿服务活动继续秉承红十字运动原则,发扬红十字志愿精神,以“戏拟人生”的人文关怀助力宣传法制,以青春梦点警醒人生。我们将秉持前人的奉献“初心”,担起“使命”,将青春之爱传承延续。

http://www.dxsbao.com/gongyi/2201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实践纪实|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纪实

社区实践团成功举办心理健康系列活动近期,大连理工大学“聚焦心理,关爱社区”社区实践计划服务项目团队于马栏社区恒苑街道成功完成了一系列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实践项目。这次活动得到……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实践纪实|心理志愿春季自主实践纪实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AI)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然而,AI在带来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也对不同人群的心理产生了复杂影响。为了深入探寻AI与心理之间的微妙关系,帮助人们更…… 陈欣宜 大连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当数学遇见艺术与爱:返乡大学生为小学生带来别样趣味课堂

近日,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公益课在长沙市浏阳市永安镇一托管所的教室里展开。这是一堂由湘潭大学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主办的返…

河海大学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

机电学院中华队回访母校讲河海故事在寒假期间,河海大学的三名学子怀揣着对母校的思念与对未来生活的期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母…

数字长征,数据背后的苦难与传承

“数说万物,用数字解读伟大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于2025年2月14日星期五在青罕中学圆满举行。(一)数说万物,用数据勾勒长征…

最新发布

【暑期三下乡】走进文化站 了解豫剧基层发展状况
2019年8月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赴临颖豫剧传播调研服务队来到了临颍县文化站,采访了相关负责人刘站长,对豫剧在基层群众中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队员们在认真聆听刘站长的回答队员们到达文化站后…
品文化之美--“鎏金铜蚕”
品文化之美——“鎏金铜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阐释好中国精神,中国智慧。为学习贯彻习近…
走进洛阳三彩作坊 考察三彩艺术新发展
“洛阳三彩艺术“是陶瓷史上的创举,是中国历史文化之瑰宝。为考察现今三彩的发展,洛阳师范学院文学院团委第七实践小组来到洛阳唐三彩发源发现地——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南石山村。工厂环绕在村子外围,道路…
惜阳实践队|访问史杭生老兵——戈壁滩上的勇士,国防科技的英雄
我们都记得1964年一朵蘑菇云,在这片土地的罗布泊上空升起的那刻,中国真正地站了起来。中国的核武器研发之路的困难艰辛,不是我们用几个字就可以真正体会的,在这身后,离不开千千万万的军民,史杭生老人就…
ECG实践队举办第一次社区科普与筛查活动
8月1日上午,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ECG”社会实践队联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房颤中心赴历下区山东大学趵突泉校区东村开展心血管健康科普和免费房颤筛查活动。上午8时,ECG实践队员们已提前到达趵突泉校区东门集合,…
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 孔楼第十三天
筑梦.千村行动”菏泽支教第十三天8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的全体成员开始了在菏泽市牡丹区都司镇孔楼村第十三天的支教。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成员们早早地来到了孔楼村的支…
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 焦庄第十三天
“筑梦.千村行动”菏泽支教第十三天作者:尚琨为践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贫困农村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同时,增长自己的社会阅历。至8月1日,“筑梦·千村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已在焦庄进行了十三天的社会实…
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 焦庄第十二天
“筑梦.千村行动”菏泽支教第十二天作者:尚琨为践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为贫困农村贡献出自己微薄之力,。同时,增长自己的社会阅历。至7月31日,“筑梦·千村行动”社会实践团队已在焦庄进行了十二天的社会…
安徽大学生与孩子们开展爱国之间的对话
“时光如水,岁月如梭,但那些伟大的瞬间,总是被人们铭记。”当这句出自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中的经典文案,回荡在古沟太平回民小学的教室时,安徽师范大学“一缕阳光”赴淮南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民族…
山东理工大学“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 纸坊第十二天
“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支教活动为践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行动,为农村教育贡献微薄力量,同时增加社会实践团成员的社会经历,山东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筑梦.千村行动”实践团到达菏泽支教,7月31日,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