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便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其后数十年,危机越演越烈。而国人千年来受封建君主专制的压榨剥削、受封建礼教的束缚蚕食,在此外敌入侵,国弱力衰,亡国灭种之际,竟将灭亡与传统的改朝换代的概念划上了等号,大多保持着“看客”的漠不关心的态度。由此,国民性的麻木等劣根被凸现。
俗言:乱世出英雄。在备受屈辱的时代,自有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奔走呼号。拿鲁迅先生来说,他最初决心走“医学救国”道路,立志使中国人摆脱“东亚病夫”的蔑称,却在经历“幻灯片事件”之后,深刻的认识到了国民只是“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毅然弃医从文。鲁迅先生决心以为“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 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鲁迅先生以墨为锋、以字为刃的觉醒国民意识之路从此开启。
一:看客们麻木的旁观
对“看客”的憎恶、批判是鲁迅最重要的思想或心理情结。“看客”也是鲁迅主要的书写对象之一。例如《孔乙己》一文中咸亨酒店的“看客”,他们在剥孔已己的皮肉,看他科举失败的精神创伤,看他可笑的自命不凡“穿长衫而站着喝酒”的贫困境遇,并加之以挖苦、哂笑,向孔乙己施加精神暴力。再如《明天》一文中宝儿生病时周围人看似关心实则冷酷的问候。“看客”们冷眼旁观世事,将别人的苦痛当成乐子或者谈资。单四嫂子在寒冷的社会里等不到明天,只有客观的天明而已。
鲁迅先生说:“人类是喜欢看戏的, 文学家自己来做戏给人家看, 或者绑出去砍头, 或是在最近墙脚下枪毙, 都可以热闹一下子。”这种与“血腥”有关的看与被看的关系也出现在《呐喊》的篇目中,往往与前驱者的战斗、牺牲并行,它以鲜红的血的冲击,无力地揭露了人性的麻木和世态炎凉,表现为对国民性的批判。在鲁迅众多的“看客书写” 中, 《药》中“看客”的愚昧体现了他们政治理性的缺失, 他们根本就不理解辛亥革命与自身的关系,不在意夏瑜被“砍头”的原因,毫无怜悯同情。在这场“夏”的牺牲里,他母亲不理解他,华家不同情他,刑场上的看客不敬重他,茶客们更是指责他,说他是“发了疯”,仅仅只是为“华”提供了救命的假药。麻木的“看者”默许华吃了夏,华夏的未来又在哪里呢?
二:先觉者孤独的清醒
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或为“铁屋子”中的昏睡者,或为先觉者。在《呐喊》一书中,鲁迅先生塑造了一些敢于向世俗社会挑战的反封建的民主主义者。一如《狂人日记》中的狂人。他是从四千年的封建礼教中醒悟过来的,他认识到了“仁义道德”背后的“吃人”的真正内涵。纵然寡不敌众,但他“有的是义勇和正气”,大声呼喊“你们可以改了,从真心改起,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即使被关进黑屋子,周身“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也遏制不住狂人呐喊的喉咙。再如《药》中的夏瑜,他是一个热衷革命的志士,认为“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却不被众人理解,认为夏瑜的革命举动只是造反。这些狂人将自己与旧社会割裂开来,在狭小的自我天地里呐喊,别人选择性听不见他们的声音,或者是不理解他们的声音。作为不被理解的孤独者,狂人最后隐忍退让又恢复了正常,夏瑜最后被全然麻木的愚昧吸尽了鲜血。
毋庸置疑,先觉者的存在对于先觉者自身而言是可悲的,在大社会里,不被理解的孤独是可怕的。从书里跳到书外来,鲁迅本人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先觉者,以他或可佐证先觉者的孤独。鲁迅的个人经历让他认识到他绝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而这种荒原的寂寞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先生闭门抄碑的行为和对于希望“我之必无的证明”的偏消极的态度。但是先觉者的存在又是必要的,没有先觉者,没有唤醒人们的声音,人们又怎么能从黑暗中醒过来呢?
三:后来者希望的存在
在《狂人日记》最后一个章节,总共就只有两句话: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子……“孩子”象征着中华民族的未来希望,他们的心灵纯洁天真,具有极大的现实可塑性,他们也是一种现代启蒙思想的接受主体。“救救孩子”就是在保留希望,保存火种。而在另一篇小说《故乡》对于“希望”的表述中,“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更是以哲理化的语言给人以鼓舞和激励。在迅哥和闰土的友情由于等级制度、阶级观念而产生了永恒的隔膜的时候,宏儿与水生又产生了和上一辈人之间一样的友情,这或可看成一种别样的延续。“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小辈们的人生还有很大的可能,鲁迅先生留下了空白让读者去想象,他们是存在着希望的少年人。
放诸现实,希望之火似乎也从点点烧成了燎原之势。鲁迅先生于一九一八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狂人日记》一文(它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本白话文小说),此后文学运动的发展得到了加快。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以鲁迅为代表的文人以笔为矛抨击了封建腐朽的思想,以尖锐锋利的笔锋在旧思想旧观念上开了口子,形成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其中以青年学生为主体,青年人身上的光与热汇聚在一起,似乎凝成了希望的模样。“此后若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鲁迅先生与新文化运动乃至以后的革命活动中的一些文化主将一起,一步一步地解放了国人思想,一步一步地改造国人麻木不仁、冷漠无情等劣根性,为找寻到中国的明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总而言之,在鲁迅的《呐喊》里,有铁屋子里的沉睡者,也有铁屋子里的先觉者。先觉者用奋力的呐喊唤醒了冷眼旁观者,让他们真正成为参与者。多一个人醒来,就多一份力量,自然也就多一份希望。鲁迅正是以呐喊者的身份存在于世的,他的呐喊剥开了灰暗的天幕。
天明了,该去寻找明天了。
国民性改造了,思想解放了,希望存在了,明天自然也就快来了……
http://www.dxsbao.com/art/55053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