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班导师主持开展了一次劳动知识快乐谈活动,引发了我的很多思考。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表明未来将构建劳动教育体系,劳动将成为必修课的一部分。可见,劳动教育日益被重视起来。
事实上,劳动教育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词汇,它是“德智体美劳”中的重要一环,是全面发展的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清楚地记得,2019年高考全国一卷的作文题,不是许多老师们押题的港珠澳大桥、五四运动一百周年等等,而是以劳动为主题的演讲稿撰写。这在当时还是挺出乎我的意料的,但现在想来,也正是劳动教育长期被忽视的一个侧面反映吧。
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赐予的,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确实,即使在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离开了劳动也寸步难行。然而,为何劳动教育被忽视呢?
首先是观念的影响。我们总能听到家长对他们的小孩说,如果你不努力学习,你将来就只能去搬砖,去扫大街。这种观念的灌输,不仅让孩子从小认为搬砖扫街这样的劳动是可耻的,还有可能让他们把歧视上升到这类职业、这类劳动者。这样在造成职业歧视的同时,也淡漠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孩子们会错误地认为,只要我分数高,成绩好,以后就不用做这些劳动,也就没有必要去了解甚至是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如果家长问起孩子的理想,孩子回答长大后想当建筑工人造漂亮的房子,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没志气没出息,甚至打压他的积极性。而如果家长支持理解鼓励他,他会继续对建筑保持热情,以后或许会成为建筑师、设计师,但他不会歧视建筑工人,毕竟这曾是他儿时的理想,又或许真的成为一名建筑工人,但至少他不会因为自己是建筑工人而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头,这份职业是他家人支持的理想,是他用双手劳动换来的,本就值得骄傲,何来耻辱一说呢?
这样的事情我曾经在公交车上遇到过类似的,一位奶奶问小孙子的理想,小孩回答想做消防员,奶奶几乎是立马反应:“消防员啊?这个官太小了,咱们宝贝要不要当个大点的官啊?”那一刻我觉得很难过,我宁愿她说:“消防员很辛苦的哦,你想清楚了吗?”而不是用所谓的地位、薪资来衡量。让我欣慰的是,小孩最后说:“我就是想当救火英雄!”可是,我不知道,在长辈观念的灌输下,这样单纯可贵的英雄梦能够做多久。
然后是劳动教育方式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家长还是有培养孩子劳动能力的意识的,不过一些方式不太合适。常见的有惩罚性劳动和酬劳型劳动。在学校里不难看到老师惩罚做错事情的学生打扫教室等现象,这种做法无疑也是让学生觉得劳动可耻,还怎么强调劳动光荣呢。还有酬劳型劳动,许多家长为了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采取金钱以及其他奖励作为报酬,久而久之,孩子把劳动和回报挂钩,劳动成了功利性的活动,虽说比惩罚性劳动稍好一些,但也没有很好地达到劳动教育的目的。
辅导员提起过,她听说有一名幼师,让他们班表现最好的小朋友来帮助她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把劳动变成一种奖励,我觉得想法很棒,这才符合劳动光荣这四个字。
“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至今依然能给我们以深刻启示。如果劳动教育一再缺位,影响的是教育的多元性,损害的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因此,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让他们在一蔬一食、一伸手一弯腰的家务劳动中提升生活技能,在学工学农等劳作中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在公益劳动、志愿服务中增进社会责任担当,才能真正培养起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良好的劳动品质,一层层夯实成长的基石。
劳动教育,或许目的不是让学生将来一定要投身某项具体的劳动,至少要让他们体验劳动的艰辛和不易,知道劳动不可耻,不劳而获才可耻,增进对劳动者的理解与尊重,学会担当和独立,学会用自己的双手生存。如今劳动教育课上升为国家顶层设计,我们有信心,《意见》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实践,青少年的劳动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能够得到一定的提高,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在各行各业发挥奋斗精神,创造辉煌。
http://www.dxsbao.com/art/33068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