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拾旧废为宝,今朝点绿铁成金
“天人合一”是儒家生态环保的理念。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以来本应是共存双赢。但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界的需求急剧增加,一次性生活用品被大量生产。即便当今“垃圾是可二次利用的资源”等相关环保标语被宣传甚广,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一次性物品被浪费,这些物品在经过一次使用后便成为废品,造成资源浪费乃至环境问题。怀揣“低碳环保”的生活观念,迎合“乘科技之风,创湖城之美”的实践大主题,我们挥发想象,动手创作,将活动前期收集的废弃物制成新的生活用品。
上海世博会以“和谐城市”的理念来回应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诉求。在城市生活环境压力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城市街头林立的各色垃圾桶开始被投入应用,促进垃圾分类的展开。循环使用,物尽所值的观念便水到渠成,变废为宝的行为蔚然成风。蕴藏在中国古老文化之中的“和谐”理念也由此传播开来。
打开思维,增强创新,动手实践,制废成宝。铜滓堪修古器色,旧绢可点新妆颜。废弃的瓦楞纸板经过巧妙设计,竟能制成具有一定收纳能力的架子。艺术来自于创新,废旧的玻璃杯、洗衣液瓶依旧具有观赏之美,这些废品被制成了花卉草本的培养器皿。观察生活,汲取生活中蕴含的大智慧。小器具,点铁成金,以旧创新,这便是科学环保的创作。
变废为宝是环保的有效途径,科学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削竹木以为鹊,成而飞之,公输般以废竹木制木鸢成为人类征服天空的第一人。渍茧擘之,粗者为絮,古代汉人用回收的恶茧、病茧用漂絮法制取丝绵。以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为材,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享誉“纸神”美名。变废为宝的理念与行动可见一斑。如今,我们应秉承古人探索创新的思维以及环保节俭的品质,增强科技与环保理念,与自然共生共荣。
理学院
科技环保组
朱驰骋
http://www.dxsbao.com/art/327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2023年8月16—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跨越千里赴井冈,分别前往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井冈山毛泽东红军学校和龙市小学开展了红色文化进课堂教育实践活动。实践队围绕《国旗法》、《国……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为讲好井冈山精神,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传承红色基因,2023年8月17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赴江西省井冈山市龙市小学,展开以“铸魂仰望——井冈山红色文化进课堂”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起来!不愿作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雄浑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响起,在场人们肃穆挺立,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齐声唱响国歌。2023年8月16日……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为弘扬井冈山精神、……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开展红色研学活动,有利于青年学生真切回顾党的光辉历史,了解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深化对革命先烈不怕牺牲、忆苦思甜的革命精神的认识。2023年8月15日,广东海洋……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奋斗新时代,奋进新征程。在井冈山这片红色的热土上,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此次伟大的实践所孕育的井冈山精神,烛照着中国革命一步步迈向成功。2023年8月12日,广东海……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内蕴家国情怀于心,外化红色精神于行。为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永不变色,代代相传。2023年8月14日,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远赴井冈山,重温故土的红色革命历史,……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
广海学子三下乡——承革命星火重温峥嵘岁月,铸精神财富探寻红军足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拥有悠久的革命传统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弘扬井冈山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体验社会课堂中的“受……
G 广东海洋大学追赤仰望队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