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樊翰林)“10,9,8,7,6,5,4,3,2,1,点火!”
2003年10月15日9时,这是一个万众瞩目的时刻,在离我们万里之外有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漠,此刻却聚焦了全国上下的目光,这就是被称为为“东风航天城”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首次执行载人任务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也将于此处起航。这次除了有“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的陪伴,它还带了一位人类朋友——杨利伟。对杨利伟而言,这是一段惊心动魄的旅程,也是一段铭记终生的经历。“神舟五号”和宇航员杨利伟一起度过了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旅行,圆满完成了此次任务,而身处返回舱的杨利伟也平安返回地面。
“这是祖国历史上辉煌的一页,也是我生命中最伟大一天。”——杨利伟迈出舱门,面对欢呼的迎接人群时自豪的说道。人们为成功升天的“神舟五号”而欢呼,也因平安归来的宇航员杨利伟欢欣鼓舞。而此次“神舟五号”的圆满成功也离不开它后面的一批中国航天人,他们激动、欣慰、也有羡慕,飞天是他们每一个人日夜为之奋斗的梦想。而现在,“神州五号”和杨利伟替他们实现了,对于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来说,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后来的采访中,主持人问他:“在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子呢?”
杨利伟这样描述着他的太空旅行经历:“之前我听别人说,在太空中可以看到我们的长城,但是我上去之后,才发现是看不到长城的,就连大城市,也只能看到一点微红色的光……但是,地球景色非常很美丽。”
“神舟五号”的这一次的太空航游意义重大,这意味着中国成为了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进行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而杨利伟,作为此次能与“神舟五号”共赴太空的宇航员,除了凭借他本人极强的身体素质和远超常人的耐力在层层检验中脱颖而出,跟他刻苦好学而又聪颖细致的学习精神和优秀的科学素养也脱不了干系。1965年6月21日,杨利伟出生在辽宁省绥中县一个教师家庭,十八岁那年,杨利伟考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毕业后,他成为了一名强击机飞行员。后来,因为表现突出,他又成为一名优秀的歼击机飞行员。在空军部队10年间,他驾驶着飞机从南到北,飞过了祖国大好河山,于万里蓝天之中遨游四海,而他的梦想远不止眼前的蓝天白云,而是把目光放到了更高、更远的太空。
那里有从望远镜中可以窥到一角的星河浩荡,而宇宙对于人类来说依旧如此深邃而神秘。在童真烂漫的年纪,孩子们会在房间画出色彩各异的星球,兴奋地说“我长大想成为宇航员!”,而杨利伟也不例外,他也想成为太空中远眺地球的宇航员,所以他坚定地抓住了机会。
1996年夏,杨利伟远赴青岛疗养院,参加航天员初选体检。……经过了几个月的选拔,八百多名初选入围者只留下了凤毛麟角的几人,而杨利伟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的临床医学和航天生理功能各项检查的指标都达到优秀,评选委员都对他寄予厚望。1998年1月,作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之一,杨利伟带着他的“航天员”梦想,走进了北京航天员训练中心。
迎接他的第一道门是基础理论训练,《载人航天工程基础》《航天医学基础》《星空识别》……杨利伟再次坐在课堂里,学了三十多门课程,这时他才知道,当宇航员不仅要身体素质过硬,还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科学眼界才能胜任这项工作。而“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形式。杨利伟要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而且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一位在训练宇航员中“身经百战”,要求严格的老专家欣慰地说:“杨利伟在转椅训练上成绩最出色,他是我最得意的学生。”
经过了专家们细密严苛的训练和评估,杨利伟已经具备了上太空的条件。杨利伟随即被选为首飞航天员,拿到了这一封太空的邀请函——他获得了和“神舟五号”载人飞船一同出征太空的资格。在要进入飞船适应之前,他长久凝视着“神舟五号”,有人问他:“你想没想过真正坐上飞船去飞行,会是什么心情?”他面带微笑回答:“我想,我会比平时训练更放松。就让我平静地去飞吧!”
进入太空后,失重状态下的杨利伟看到了窗外蔚蓝的地球,内心忽然平静下来,他在自述中写道:“我深深明白,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飞行,而是代表所有中国人,甚至全人类,来到了太空中。”于是他拿出了太空笔,在工作日志背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对千千万万的中国人来说,这一封太空的邀请函,也激励着无数人对宇宙的探索,给了他们在星际中翱翔的希冀。“神舟五号”载人飞船的意义,也就远超了个人实现梦想的层次,而是从古至今,人们对于“天”的猜想与向往,到现在中华儿女“航天梦”新的开始。
http://www.dxsbao.com/art/3218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