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校内新闻 >

祥泰柴庖探脱贫昔景,凤城街巷品革迁新风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作者:校园通讯社

中国青年网泰州7月7日电(通讯员顾佳柠)2021年6月26日至6月30日,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校园通讯社“凤城不知名美食鉴赏团”在学校党委指导老师李宁的带领下,于泰州街巷、姜堰乡村开展“祥泰柴庖探脱贫昔景,凤城街巷品革迁新风”活动。在此期间,团队成员通过探访传统美食的前世今生,以小见大研究泰州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变迁,深入姜堰溱潼镇采访村民和溱东村村委会观察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伟大历史成就,进一步向年轻人宣传本地传统美食文化。

民以食为天,美食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一座城市的缩影,更是一座城市无法磨灭的记忆。6月26日,为聚焦建党百年给泰州人民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团队成员走向街头巷尾,来到老泰州吃货都认可的税务桥东街进行采访。

油端子曾是不少泰州人的童年记忆,而如今大家追求健康饮食,油腻的油端子便渐渐淡出年轻人的视野了。店主奶奶自二十多年前下岗后便制作油端子维持生计,如今一家四口都依靠这间店铺创收,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在马路还没拓宽的年代,摊子是支在街边的,为响应政府“整治市容市貌,营造优美环境”的号召,一家人将店面搬进了家里,倒也干净雅致。她说:“年轻人也就图个新鲜,主要都是中老年人还爱吃,我开着铺子让他们留点念想。”当人们与故乡渐行渐远,有些味道却在街巷阡陌处历久弥香。

同是制作传统美食,隔壁的赤豆元宵铺人来人往,显然更受青年学生的喜爱。店主丁女士师承自己的母亲,在传统赤豆元宵的制作方式上加以创新,配以酒酿,或点缀桂花,同时出售桃胶银耳和南瓜羹绿豆汤等,精致的卖相引得青年男女纷纷拍照打卡。传统赤豆元宵的内核没变,改善了口感,在夏天搭配清凉的绿豆汤食用,符合现代人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受到一众热捧。

团队成员范炫辰在实践日记中写道:“古旧与新鲜交织,阡陌与水泥相连,许许多多的美食制作者靠着自己创造的指尖美味适应大时代的变革。一代代手艺人成为了城市的味觉时光机,而美食,也为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生活手法。”

6月27日至活动结束,团队成员前往姜堰溱潼镇,深入乡村,借宿当地人家中,切身感受乡村发展变化。家中仍保留着旧式灶台的村民热情地介绍这些传统厨具,并露了一手在老灶上烹饪荞面饼。她认为尽管荞面饼已经搬上泰州最好的饭店的餐桌上,生于老灶之中的美食才叫真正地道。尽管近年来生活日渐富足,他们一家也仍然保留这老灶。

而村民孙爷爷的家中已是一派现代模样,年初开起了农家乐,用集成灶做起各色美食来也轻车熟路。他家菜园种着薄荷,就地取材制作早饭薄荷饼、大麦粥。他的妻子将淀粉糊熬至透明以备第二天制作炒凉粉,在一旁抽烟旁观的孙爷爷表示,如果还用老灶他就得负责控制火候,如今的集成灶很是方便。炒凉粉出炉后,孙爷爷更是打开了话匣子:“这就是我们祭祖的时候用的,小时候穷啊,一年只有除夕清明中元小冬四个祭祀的时候做,都舍不得倒掉,就一直吃……”我们如今唾手可得的食物也曾是一些人童年的渴望,承载着一段段特定的历史。

6月30日,团队走访了溱东村村委会,以期对该村的振兴规划有更深刻了解。工作人员介绍,溱东村想要创成姜堰区“强富美高”乡村,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以“富民强村”为宗旨,抢抓“建设小城市、发展大旅游”机遇,充分发挥(溱潼)古镇东大门优势,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经济,加大基础实施配套投入,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全力打造“民主、文明、富裕、和谐”新农村。

农村的致富之路,乡村的振兴之道,需要每一个人去努力开创。善于发现身边普通美食背后的故事,将商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开陈出新、革故鼎新,让以传统美食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是每一个新时代青年人的应尽之责——正如丁女士和孙爷爷一样,千千万万农村创业者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相信在国家和社会的支持下,即使在创业道路上有着重重险阻,他们也能走得更高、更远。

http://www.dxsbao.com/xiaonei/3810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丰盈科普之翼,筑牢创新根基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顺利举办为调动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活跃湖南科技大学科普活动氛围,6月6日15:30,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届大学生科普知识竞赛决赛(以下简称…… 文明 莫飘遥 匡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青年铁肩担责任,赤诚丹心谱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演讲面试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湖南科技大学团委、学生会换届工作,遴选出优秀学生代表,组建一支思想觉悟高、综合素质好的学生干部…… 陈碧瑶 李泳霖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奋楫笃定勇担当,栉风沐雨展新篇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十一届团委、学生会主要学生干部候选人第二轮竞选无领导小组讨论顺利进行为吸引广大优秀学生干部投身校园建设,组建一支思想品德好、工作素养高的学生干部队伍,6月3日…… 文明 李泳霖 蒋慧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名师妙传中医奥道,群才深悟中华文化

湖南科技大学第十二期青马讲坛第三讲暨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系列讲座之“走近中医”顺利举办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广大青马学子清晰认识到中医这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性,6月…… 邱慧祺 李泳霖 匡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非遗文化进校园,纸影翩飞庆六一

湖南科技大学定名二十周年系列活动之6·1“薪火相传·文化润童心”——湘潭非遗纸影戏进校园展活动顺利举行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持续发展,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同时为庆祝六…… 邱慧祺 莫飘遥 张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英才巧拟声形,齐力演绎经典

湖南科技大学第二届信文杯“声承薪火·心映征途”配音大赛决赛成功举办为号召湖南科技大学学子在语言表达中拓宽知识面,提高人文、艺术等方面修养,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5月23日…… 刘乐 李泳霖 谢芬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激情拼搏勇竞技 勉力奋斗燃青春

湖南科技大学2023年首届“袁记云饺杯”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暨体育专业羽毛球单项赛顺利举行为进一步提升科大学子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弘扬健体精神,形成尚体风气,5月21日15:00,湖南科技大学…… 曹淑祥 蒋慧颖 高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科研汇聚涓涓情意,青春传递熊熊火炬

第十五届“挑战杯”湖南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顺利举办为鼓励大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方法,努力培养科学精神,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5月22日,由共青团湖南省委、省…… 文明 李泳霖 张云 湖南科技大学青年融媒体中心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探秘园科院绿色驿站,共织生态梦

在春意渐浓的二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数学学院齐心协“绿”队再次踏上了探索绿色空间之旅。2月22日,实践队前往武汉市首…

【寒假实践】学思践悟新思想 · “智医引领,律定责明”——医疗人工智能侵

实践背景随着医疗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在提高诊疗效率、精准度和可及性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

瑶乡有教语,网教书新篇: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团队赴富川高级中学,

2025年1月下旬,广西师范大学“瑶乡师心”调研团队抵达富川瑶族自治县,为调研采访当地教坛楷模做前期准备。2月6日至2月17日,…

寒假“返家乡” |返家乡助力家乡发展,尽显青春活力——交通运输学院2025寒

姓名:杨萍专业班级:物流管理2401班实践感悟:在当今社会,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大学生…

寒期践行情系母校,桂工薪火照亮高三逐梦路

大学生网报2月22日讯(通讯员黄秋霞)岁序更替,在2025年寒假,“情系母校,相约桂林理工大学”社会实践团队踏上征程,走进广…

最新发布

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赴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调研民情
7月27日,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在淄博市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开展民情调研。实践团深入了解黄安村产业发展和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并对黄安村扶贫工作的影响进行深入调查,以成功脱贫的黄安村为样本,回顾百年目标下…
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与爱
名人比尔盖茨曾说:“团队合作是成功的,保证不重视团队合作的企业是无法取得成功的。”是的,在修真国学精英夏令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我深感团队力量的强大,也深感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团队精神是大局意识…
三下乡| 青岛理工大学实践团队深入革命旧址,感悟延安精神
延安是万里长征的终点,是中国革命的圣地,是红色精神的象征。无产阶级革命者们曾经在这西北的黄土地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国内外敌对势力展开了艰苦斗争,最终取得伟大胜利。过去贫瘠荒芜的延安,如今…
禁毒势在必行,我们携手共进。
西安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7月22日讯(通讯员:梁云)2021年7月22日,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枫火志愿者队项目一小组成员来到延安市公安局禁毒支队与延安市公安局经侦支队,开展以“防范毒品滥用,共享健康人生…
强身健体,磨练意志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古代剑术”习这门课程。习武可以强健身体,改善精神面貌。同时,这也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在晁师父的细致指导和团队队长陆泽华的示范下,孩子们持剑,…
个体利益暂置,民族利益至上
今天我的采访已经基本结束,就跟大家谈一谈民族企业吧。什么是民族企业?我认为,民族企业就是认认真真的做专业的、安全的产品,为国人带来真正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产品,同时在面临民族危难时能够迅速伸出…
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走进黄安村并开展民意调研工作
7月27日,山东理工大学E路先行社会实践团进入走进沂源县石桥镇黄安村并开展民意调研工作。实践团深入了解黄安村的民情民风、村里孩子的学习情况以及利用直播平台卖出滞销苹果等方面的情况,并与村民进行亲切…
微风徐徐,秧苗青青
2021年7月18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运河小镇看振兴”实践团队来到了淮安市清江浦区杨庙村进行实地走访。在杨庙村党群服务中心,我们与徐穗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海进行了…
以国学思想筑人生之基石
梁启超先生曾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儿童时期正是人生中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成长道路上的基石,是国家强盛的潜在力量。此时,孩子的三观还未发展成熟,易受到外界的刺激影响。国学…
打通矛盾调解“最后一公里”
7月11日上午,法学院携法熠行实践队成员走访了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通过实地调研,深刻认识了社会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室“最多跑一地”的创新实践。据悉,这是全国首个设在代表联络站的“诉调对接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