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湖北爆发,以突飞猛进的速度蔓延至全国。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体上曾表示,病毒没有国际,也没有边界。面对全人类的共同挑战,不同国家面对疫情做出了不同的反应,这其中反映了什么样的国际关系?3月20日15:00通识课教学部李玮莉老师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带领同学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了解疫情下的国际关系。
活动伊始,李老师以“全球抗疫进入下半场,中美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为主题展开讨论。疫情“下半场”时间为3月16日,是中国疫情得以控制的时间。随后,李老师问到“有没有同学作为志愿者,加入基层战疫?”不少同学表示有参加。这句话的关键词是“基层”和“同学”,“基层”是最小的单位,习近平曾说,只有每个基层做好防疫,那么疫情不足为惧;“同学”是象征着青春新力量,学生在抗疫战争中学生的表现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接着李老师继续为同学们讲解“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个关键词由中国提出,对其最好的诠释是“一带一路”。面对疫情,中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采取封城措施,牺牲一段时间的经济下滑,保护更多人的生命安全。随后李老师播放视频让同学们了解美国对待疫情的做法:向人民发布警示,提供便利,然后基本上就是公民自己的责任,自己采取防范措施面对。两个国家面对疫情的做法不同的做法实际上就是政治制度差异,美国所谓的民主制度就是一种程序民主。
活动最后李老师说到,中国在这次全球疫情防控中的牺牲与付出,全世界都看在眼里的,疫情后国际关系将重新洗牌,中国在世界上的威信、影响力更高,中国的朋友会更多!本期活动李老师带领同学们从基层到高层两个方面,了解到中国和美国对待疫情不同做法的同时也激发了同学们强烈的爱国情怀,令同学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骄傲自豪,为出生的国家是中国而骄傲和自豪!
(撰稿:刘心如 摄影:参加者提供)
http://www.dxsbao.com/xiaonei/25865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